APP下载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
——驱动系统

2016-07-24王高明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异步电机普锐斯三相

文:王高明

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
——驱动系统

文:王高明

近几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也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大多都是基于传统现有车型开发出的,与传统内燃机汽车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驱动形式的不同。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有4类: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这4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其驱动系统所采用的技术也各有特色。为了便于广大维修技术人员对新能源汽车的驱动技术有清晰的了解,笔者在此以北汽新能源EV200、特斯拉Model s、宝马i3、丰田普锐斯、沃尔沃XC90混合动力车型(简称XC90混动)以及比亚迪秦等车型为例,对这些车型的驱动系统一一进行剖析。

1.北汽新能源EV200

北汽新能源EV200是一款纯电动汽车,它的动力核心部件是:蓄电池、电机控制器、三相同步电机,它的驱动原理是电机控制器MCU接收到车辆控制器(VCU)传输过来的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信号,然后控制三相同步电机进行加速、减速运转,其控制原理如图1所示。

三相同步电机的功率器件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GBT)模块的脉宽调制(PWM)波形控制原理都是类似的。通过单片机控制IGBT驱动模块,再进而控制IGBT,实现两相直流和三相交流的转换,其控制原理如图2所示。

IGBT控制端的驱动电压一般为15 V左右,而单片机GPIO管脚的电压一般为3.3 V。所以要对IGBT控制时,必须外加IGBT隔离驱动模块(M57962L),如图3所示。

2.特斯拉Model s

特斯拉Model s和北汽EV200都是纯电动汽车,其动力核心部件是:蓄电池、电机控制器和三相异步电机。由此可以看出,特斯拉与北汽新能源的EV200在动力元件组成上有一个很大区别,那就是三相电机的不同。一个采用同步电机,一个采用异步电机。同步电机有转速容易控制、能量利用高的优点,而异步电机有功率大、转矩大和耐高温的优点。

虽然异步电机有天生的“转速差”,但转速差同样是可控的,只要控制到合理范围,并不影响大局。而且,这在一定程度上跟IGBT的PWM控制程序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即使EV200也用特斯拉的三相异步电机,但是由于控制程序的不同,是无法获得特斯拉大转矩、稳定性好和转速可控性强的优点的。

另外,特斯拉所采用的三相交流异步电机,每相采用的推挽电路由28个IGBT驱动,共使用84个IGBT。加上其他部位的IGBT,特斯拉的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共使用96个晶体管,均采用分离型IGBT管,而不是常见的模块型。特斯拉使用的IGBT是IR公司(已被英飞凌收购)的AUIRGPS4067D1型IGBT单管(图4),采用了20世纪80年代初的TO-247封装。

其实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其他类电动车,他们的电机控制器MCU核心技术就是对双绝缘栅极型晶体管IGBT的控制策略,包括硬件和软件部分。特斯拉MCU内部的IGBT要比EV200的多很多。

3.宝马i3

宝马i3有2种动力配置,一种是纯电动,一种就是增程式纯电动。增程式纯电动相比纯电动多了一个2缸的小排量汽油发动机和增程式电机,其驱动系统所有的核心部件位置如图5所示。

它的驱动方式就是,当高电压蓄电池的电量消耗到一定程度后,增程式电机与发动机曲轴相连接,并充当起动机以起动发动机。当发动机起动后,增程式电机转变为发电机(这个转变过程由增程式电机控制器REME控制)。宝马i3驱动系统的控制原理如图6所示。发动机带动增程式电机发电,发出的电传输给高电压蓄电池。高电压蓄电池将两相直流电传输给驱动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控制器控制三相驱动电机工作,从而带动车轮运转。

有人会说,这样设置不是多此一举么?其实此言差矣,由于大排量发动机污染环境,而且驱动电机已经完全有能力提供足够的动力(此时大排量的发动机就是累赘)。在这样的情况下,增加小排量发动机的作用就很明显了,既可以减少尾气排放,又可以增加续航里程,还能够降低设计和制造成本。

4.丰田普锐斯

丰田普锐斯属于混合动力车型,其动力部分核心元件有:MG1(充当起动机和发电机)、MG2(驱动电机)和发动机;控制元件有:发动机控制单元、变频器总成(主要用于控制MG1和MG2)以及HVECU混合动力总控制器。其动力部分整体结构如图7所示,控制系统组成如图8所示。

车辆的“驱动力”在变速耦合机构中形成,可以是MG2单独驱动,也可以是发动机单独驱动,还可以是MG2和发动机混合驱动。

由于混合动力车型相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而言,其蓄电池较小,电压也就在200 V左右,因此会在变频器总成内设有“升压转换器”,可把电压升至500 V左右,然后经变频器变成三相交流电,如图9所示。

丰田普锐斯的变频器总成内也集成了DC-DC装置,其目的就是把HV蓄电池的高压电转变为辅助蓄电池的12 V低压电,供低压系统使用(图10)。

假设HV蓄电池由于某种原因没电了,将会导致车辆无法起动。此时可以通过诊断仪设置DC-DC从辅助蓄电池向HV蓄电池进行反向充电,由于充电电压较低(低电压充电),所以一般要充很长时间。

5.沃尔沃XC90混动

沃尔沃XC90混动车型的动力核心部件有:MG1(充当起动机和发电机)、MG2(驱动电机)和发动机(2.0T双涡轮增压,型号B4304T27),驱动系统组成如图11所示。

XC90混动在驱动方面和普锐斯最大的不同,在于MG2主要驱动后轮主减速器。所以XC90混动并没有动力耦合机构。它虽然是四驱车型但没有传动桥,电池竖立布置于底盘上。

XC90在车辆起动按钮的后方设置了驾驶模式选择开关DRIVE MODE(图13)。如果选择纯电动行驶,此时发动机关闭,车辆只有后驱行驶。但电池剩余电量SOC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强制转变为AUTO模式运行。在AUTO模式下,如果深踩加速踏板时发动机起动,此时车辆以四驱模式行驶。

6.比亚迪秦

比亚迪是国内较早研发混合动力的整车企业,但是在研发过程中遭遇丰田汽车的专利门槛。丰田汽车很早就开始发展混合动力汽车,其研发出一套采用行星齿轮动力分配机构的混合动力模式(图14)。这套模式包括2个电机、1个发动机和1套行星齿轮动力分配机构,其核心就是这套行星齿轮动力分配机构。该机构可以巧妙地让发动机和电机根据实际的运行状况,要么形成并联,即发动机和电机一起驱动车辆;或者形成串联,即发动机作功用于发电,1个电机充当发电机,另外1个电机则充当电动机驱动车辆。而这套动力分配机构是有专利的。

比亚迪秦的驱动方式与普锐斯比较相似,其动力核心部件有:MG1(充当起动机和发电机)、MG2(驱动电机)和发动机。与普锐斯的不同在于,比亚迪秦采用了一套耦合机构代替行星齿轮动力分配机构,从而实现发动机与电机共同驱动,或者纯电动驱动,这就是比亚迪对外宣称的“双模”。

另外,比亚迪秦属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它能够外接电源充电,而普锐斯则不能外接电源充电。普锐斯在变频器总成内有蓄电池升压装置,而秦的变频器总成内没有升压装置,原因是比亚迪秦的电池远比普锐斯的电池大,输出电压高达700 V,根本无需升压装置进行升压。

猜你喜欢

异步电机普锐斯三相
浅谈低压三相异步电机启动保护的选择与应用
卧式异步电机轴系支撑载荷研究
卧式37kW-2极异步电机槽特性分析
异步电机离线参数辨识方法
立式220kW两级异步三相电机冷却方案研究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设计
采用并联通用内模的三相APF重复控制策略
新一代丰田普锐斯专利图曝光
日媒担心丰田被美“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