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肌评估和训练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

2016-07-22蒋雅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呼吸功能胸外科训练

蒋雅娟, 王 月, 刘 江

(1. 陕西省西安市胸科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2. 西安交通大学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49)



呼吸肌评估和训练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

蒋雅娟1, 王月1, 刘江2

(1. 陕西省西安市胸科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2. 西安交通大学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49)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肌评估和训练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胸外科80例患者采用软件随机编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呼吸肌评估和训练,比较2组术后呼吸功能、呼吸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的p(O2)、FCV1高于对照组, p(CO2)低于对照组,胸围差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呼吸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肌评估和训练有利于改善胸外科患者术后的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呼吸肌评估; 训练; 胸外科; 呼吸功能

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可伴有肺不张、肺部感染,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等并发症,不利于术后功能的康复,因此,改善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预防术后并发症已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有研究[1]报道,呼吸肌功能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增加肺活量和吸氧量,促进术后有效咳嗽、咳痰。本院胸外科2015年1—10月对40例择期手术患者实施呼吸肌评估和训练,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80例需行开胸手术的患者,纳入标准: ①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 均行X 线、CT检查确诊; ③ 无手术禁忌证; ④ 能配合完成肺功能检查,术前均行呼吸功能检查; ⑤ 均为择期手术者; ⑥ 无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 ⑦ 临床资料完整; ⑧ 术后意识清醒,沟通能力、理解能力正常。排除标准: ① 术前合并有肺部感染、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② 严重心脑肾等系统病变无法耐受手术、麻醉者; ③ 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有胸腔积液、腹水、水肿者; ④ 广泛胸膜粘连; ⑤ 血液系统疾病、严重感染; ⑥ 老年痴呆,意识障碍,听力、沟通障碍; ⑦ 精神疾病、心理障碍;⑧术前接受过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或免疫治疗。将80例患者采用相关软件随机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18~67岁,平均(38.5±12.4)岁,受教育程度7~20年,平均(14.5±5.2)年,疾病类型为肺癌4例、肺结核24例、脓胸6例、肺大疱6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1~65岁,平均(39.2±13.6)岁,受教育程度6~21年,平均(13.6±5.5)年,疾病类型为肺癌4例、肺结核22例、肺大疱6例、脓胸8例。2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 法

2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具有均衡性,对照组围术期按照疾病种类的不同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对患者的呼吸肌情况进行评估,并进行呼吸功能训练。

1.3 呼吸肌功能评估和训练

1.3.1呼吸肌功能评估:术前采用直角尺在患者的胸骨柄、脐部测量腹式呼吸的幅度(起伏幅度值),即用力吸气末和呼气末的差值。用皮尺测量患者的吸气围、呼吸围,即胸廓起伏幅度值。评价患者呼吸肌的功能,以便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呼吸训练计划。责任护士借助图文并茂的呼吸训练手册,向患者介绍呼吸训练的重要性、方法、内容以及作用,提高患者训练的依从性。

1.3.2术前呼吸功能训练: ① 术前训练主要是深呼吸运动,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相结合。指导患者将手放在上腹部和胸口,同时放松肩部、背部肌肉,吸气时用力抬起胸廓,呼吸气收缩腹部,术前每天训练, 3次/d, 10~15 min/次(根据患者的呼吸功能调整训练时间)。该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肺的通气和换气状态,协调呼吸功能,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② 教会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深呼吸5~6次后在保持张口的状态下咳嗽,感觉痰液达到咽喉部时迅速咳出[2]。

1.3.3术后呼吸功能训练:术后根据患者不同恢复情况制定呼吸训练处方。① 术后6 h,患者清醒后,呼吸功能训练的内容主要为缩唇运动,训练内容为指导患者嘴唇半闭(缩唇)时呼气,即唇部以吹口哨的口型进行呼气,吸气时用鼻,呼气时嘴呈缩唇状施加阻力,以增加气道阻力, 2次/d, 15 min/次。同时还可指导患者进行吹气球训练,模拟吹气球动作,直至拔除胸腔引流管为止。缩唇运动后,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上半身略前倾,按照术前指导方法进行咳嗽训练,充分扩张肺泡[3]。② 术后1 d,指导患者腹式呼吸,通过鼻孔进行呼吸,吸气时鼓腹,呼气时缩腹, 3次/d, 15 min/次,要求患者由半坐卧位逐渐过渡到坐位、立位,直至拔出胸腔引流管为止。期间指导患者进行屏气训练,具体方法为深吸1口气后,屏气2~3 s,然后缓慢呼出气体,视患者情况逐渐延长屏气时间。③ 拔除胸腔引流管下床活动后,指导患者进行呼吸操锻炼及有氧耐力训练,有氧耐力训练主要采用步行方式,视患者的康复情况决定训练强度和时间,以不引起患者疲劳和疼痛为度。呼吸操锻炼[4], 是在站立的情况下进行锻炼,共分为4节,患者在站位情况下进行训练,以呼气及吸气动作配合肢体训练为主,每日均应锻炼,次数视患者的恢复情况决定。

1.4观察指标

① 呼吸功能: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时的氧气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CV1)以及胸围差。血气指标和呼气容积的测试时间均为8:00—10:00, 呼气指标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检测,p(O2)、p(CO2)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胸围差=深吸气围-深呼气围。② 生活质量: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3 部分,分别为疾病对病情的影响(工作情况、心理变化、是否需要治疗及治疗的不良反应)、活动强度(上楼、穿衣、爬坡等)、症状(咳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共包括50个问题,有76 个项目,每个方面的评分为0~100分, 0分为无影响, 100分为极度影响,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调查前由专人对患者讲解调查事项,并指导填写。

2结果

2.12组患者呼吸功能比较

术前, 2组的呼吸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的p(O2)高于对照组, p(CO2)低于对照组, FCV1大于对照组,胸围差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呼吸功能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2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术后症状、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影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呼吸生活质量比较±s)分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正常情况下,人的呼吸功能受肺部组织顺应性、大小气道通畅程度、胸廓弹性、肺组织血液灌注以及呼吸肌收缩力的影响[5]。胸外科手术破坏了胸廓的完整性,损伤了胸部肌、肋间肌及膈肌,可造成呼吸肌功能不全,易诱发呼吸肌疲劳,增加机体氧耗,再加上术后疼痛、麻醉镇痛药物的应用等因素,患者术后咳嗽能力减弱,呼吸运动幅度减小,肺部潮气量和有效通气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容易出现咳嗽困难、分泌物阻塞细支气管,导致有效呼吸面积减小[6],而且细支气管极易痉挛,肺通气阻力增加、气体扩散速度下降[5],以上因素均严重影响了胸外科患者术后的呼吸功能。虽然近年来胸外科手术有了很多改进,但手术仍不可避免地会对患者的呼吸肌、肺部组织造成伤害。有研究[7]报道,对胸外科患者进行呼吸功能恢复方法的指导训练,不仅能够改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而且还能有效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常规护理,接受呼吸肌评估和训练的观察组术后的呼吸功能损失小,恢复快,呼吸生活质量的评分高。程应秀等[8]也报道,呼吸训练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提高术后适应性,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呼吸肌包括呼气肌、吸气肌还有辅助呼吸的肌肉。有研究[9]提出,术前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呼吸肌功能进行正确评估是术后恢复的关键,尤其对于择期开胸手术患者,其意义更为重要。术前,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呼吸肌及呼吸运动障碍的特点,这对个性化设计合理的呼吸功能训练方案有积极作用,制定呼吸肌训练方案时,不应该仅是患者的主动活动,还应包括对呼吸肌的被动运动以及呼吸方法的设计。

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前对患者呼吸肌情况进行评估,并介绍呼吸肌训练的重要性和方法等,可引起患者重视,让其对呼吸功能训练有大致了解,从而提高术后功能训练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施春娜, 马红映, 丁群力,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球吹摆法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5(35): 4207-4209.

[2]杜舒婷, 邢彬, 丁连明, 等. 呼吸操及肌力训练联合支气管舒张药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4, 36(2): 115-119.

[3]蔡颖娟, 周晓琴, 杨小兰, 等. 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观察[J]. 东南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2, 31(2): 208-210.

[4]赵峰. 呼吸功能护理干预在肺癌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4, 39(8): 1143-1145.

[5]金颖, 李珏, 王军. 深吸气训练在COPD患者开胸术后的临床应用[J].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 24(1): 45-47.

[6]孔轻轻, 沙永生, 赵岳. 肺康复训练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10): 880-882.

[7]彭传亮, 牛瑞, 孙启峰, 等. 呼吸助力器训练联合雾化吸人治疗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1, 33(9): 697-700.

[8]程应秀, 金玲, 贺红梅, 等. 呼吸训练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术后适应情况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2): 291-292.

[9]潘丽华. 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胸外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5, 21(6): 71-72.

[10]陈文静, 陈雪, 张卫民. 主动呼吸训练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4, 36(10): 769-773.

Effect of respiratory muscle evaluation and training on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function of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JIANG Yajuan1, WANG Yue1, LIU Jiang2

(1.Xi′anChestHospital,Xi′an,Shaanxi, 710061; 2.Hospit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49)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spiratory muscle evaluation and training on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function of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MethodsA total of 80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respiratory muscle evaluation and training based on the control group.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After 2 weeks, p(O2) and FCV1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CO2)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chest circumferenc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 of each item of breathing life qua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Respiratory muscle evaluation and training can improve postoperative respiratory function of patients in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respiratory muscle evaluation; training;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respiratory function

收稿日期:2016-03-27

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12-070-03

DOI:10.7619/jcmp.201612022

猜你喜欢

呼吸功能胸外科训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维生素D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呼吸功能分析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与未合并肺气肿患者的临床对比分析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
胸外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
呼吸康复方法对COPD气流受限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