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07-22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12期
关键词: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延续护理

黄 蔚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内三科, 四川 自贡, 643000)



延续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黄蔚

(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内三科,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干预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条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在出院后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 延续护理; 遵医行为; 自我护理能力; 生活质量

心脏正常起搏功能严重障碍时,患者需要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以维持正常心跳,但患者本身对起搏器植入存在恐慌及担忧情绪,加上对起搏器植入后相关注意事项缺乏了解,出院后多处于情绪低落、紧张等状态,部分患者甚至因生活方式不良造成严重不适感受甚至恶性事件[1]。延续性护理是针对出院后需要持续性护理指导的患者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避免住院期间的护理信息、患者治疗信息等与出院后的一系列信息隔断,在出院后对患者生活习惯、护理能力等进行长期随访及干预,可增进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等专业知识的了解,提升生活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2]。本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延续护理对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受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9~72岁,平均(64.39±5.88)岁,单腔起搏器5例、双腔起搏器27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2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7例、其他3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48~71岁,平均(63.75±5.63)岁,单腔起搏器4例、双腔起搏器24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1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6例、其他1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起搏器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教育与出院指导,包括疾病知识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用药护理、饮食干预、出院后定期复诊等。观察组患者除了住院期间及出院前的健康指导外,出院后还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① 组建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包括心内科主任医师、主任护师、主管护士、责任护士等,聘请延续性护理专家进行培训,小组成员经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② 量化评估,出院前收集患者资料,对患者遵医行为(饮食、运动、服药、自测脉搏、复诊)、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等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延续护理方案。③ 组建“互助”QQ群、“爱心”微信群,加强患者之间、医患之间的沟通,每2个月组织1次病友联谊会,进行健康教育内容的学习,及时解决疑难问题。④ 电话随访,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床号、住院号、治疗结果、出院诊断、注意事项、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告知患者有专职护理人员在出院后对其进行电话随访,并建立电话随访本,出院后72 h内电话随访1次,第1个月每周1次,随后每月1次,连续6个月。⑤ 家庭访视,选择在心脏起搏器护理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方面随访,包括饮食、活动、心情、安全等,嘱患者发生起搏器障碍及不适感受(头晕、黑朦、心悸等)时及时联系护理人员并安排入院检查,避免进入高危磁场区域。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访视1次,嘱患者在随访期间内有明显不适感受即刻就医。

1.3观察指标

1.3.1遵医行为:出院后6个月,比较2组遵医行为,包括饮食、运动、服药、自测脉搏、复诊等。

1.3.2自我护理能力:于出院前、出院后6个月,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6]评估2组自我护理能力,包括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4个维度43个条目,采用0~4分5级评分法,满分172分,分值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好。量表经国内外专家检验,具有良好的信度,Cronbach′sα=0.756~0.867。

1.3.3生活质量:于出院前、出院后6个月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选取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条件4个维度,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遵医行为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合理饮食、运动、服药、复诊等遵医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后遵医行为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自我护理能力

出院前,2组患者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2组自我护理能力均显著高于出院前,且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比较±s) 分

与出院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生活质量

出院前,2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条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2组生活质量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条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s) 分

与出院前比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严重心脏起搏功能障碍患者需及时接受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干预是否恰当与患者最终的治疗结局关系密切[3]。传统护理干预的时间截点为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在告知患者出院注意事项后就完成护理任务,但人工心脏起搏器不同于常规手术,患者在术后较长时间内均可能出现一系列不适感受或出现起搏器故障等,加上患者本身对起搏器知识缺乏了解,因此需要专业人员在术后加以辅导。

延续性护理的内涵是向患者提供集中护理、康复、预防及保健的出院后服务,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的疾病信息和护理干预服务在出院后仍不间断[4-5]。延续护理的主要特征为护理持续性及合作性,包括专业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对其不适感受进行持续关注,对患者不良生活习惯进行规范,鼓励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术后康复及正常生活中。延续性护理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患者主动配合,按照护理人员的指导开展正常生活,积极调整自我心态和生活习惯[6]。有研究[7]显示,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而言,出院后建立相关档案并进行延续性护理,可大幅提高患者出院后服药及生活依从性,并提高患者对起搏器的专业认知度。本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观点,观察组饮食、运动、服药、复诊等遵医行为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心理状态是影响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方式的直接因素,传统护理干预缺乏对患者出院后的心理调节,而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后仍持续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身心不适并予以针对性疏导,从根本上缓解了患者的忧虑[8]。同时,延续性护理通过QQ群、微信群、病友联谊会、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各种手段,增强了患者间沟通,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家庭护理方法,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文献[9]结果类似,提示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心脏起搏异常患者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最终目的是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在术后积极有效地发挥起搏器的正常功能、减少患者因异常起搏带来的不适感受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佳方式[10]。由于患者遵医行为加强,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故生活质量随之提升,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物质条件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加强患者遵医行为,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进而可改善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威, 张春霞, 赵冰, 等.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感染患者的护理[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 15(4): 424-424.

[2]王丽丽, 郭宇. 延续护理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14): 1300-1305.

[3]Ceresa F, Calvaqna G M, Patane S, et al. Cardiac perforation of the right ventricle: a rare complication of pacemaker implantation. The importance of a collaborative vision of a 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 team[J]. Int J Cardiol, 2014, 177(2): 621-624.

[4]黄奇花, 严家嫦, 李群笑, 等. 延续护理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 31(6): 115-117.

[5]陆克琴. 延续护理在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1): 144-146.

[6]符雅明, 王海燕, 刘翠荣, 等. 社区随访对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12, 27(9): 82-84.

[7]艾力奇, 曾玉, 冯琼. 永久性以及起搏器植入病人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 全科护理, 2015, 13(29): 2886-2888.

[8]Proietti R, Porto I, Levi M, et al. Risk of pocket hematoma in patients on chronic anticoagulation with warfarin undergoing electrophysiological device implantation: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J]. Eur Rev Med Phamacol Sci, 2015, 19(8): 1461-1479.

[9]张积慧, 杜莉萍, 叶绿, 等. 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12, 11(5): 14-16.

[10]刘泽琴, 李燕, 覃刚. 延续护理对喉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12): 1103-1106.

Effects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HUANG Wei

(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ZigongFourthPeople′sHospital,Zigong,Sichuan, 6430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Methods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32) and control group (n=28).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ntinuous nursing after discharge. The self-care ability, quality of life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 scores of physical health, mental health, social function and material condi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intervention, the medical compliance behavior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Six months after discharge, self concept, self responsibility, health knowledge and self care skil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artificial 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after discharg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cardiac pacemaker implantation; ntinuous nursing; dical compliance behavior; lf-care ability; ity of life

收稿日期:2016-03-22

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12-004-04

DOI:10.7619/jcmp.201612002

猜你喜欢

自我护理能力遵医行为延续护理
社区老年糖尿病甲真菌病感染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分析
电话随访对COPD患者稳定期家庭氧疗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产后延续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生活质量的作用
全程护理干预对体检者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健康教育路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效果
延续性护理对高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永久性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在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