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背景下新生一年级跳绳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

2016-07-22刘春辉

运动 2016年20期
关键词:短绳级新生跳绳

刘春辉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江苏 常州 213000)

理论与方法探索

《标准》背景下新生一年级跳绳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

刘春辉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江苏 常州 213000)

本文从一年级新生学习跳绳项目的有效性出发,要求从有效实施的角度出发,顶层设计与规划新生跳绳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而且教师还要倡导注重学生跳绳个数评分的同时,更应重视单元知识与学习的评价,为学生今后体质健康跳绳类测试和中高年级学习多种跳绳、花样跳绳等打下扎实的基础,也为一年级体育教师提供极其重要的实践经验。

小学一年级新生;1min跳绳;有效实施;教学建议

1 问题提出

众所周知,跳绳不仅是民间体育活动的内容,也是《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南》中的限学内容,是小学生很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其中明确指出跳绳为小学阶段一年级至六年级必测的附加分项目。笔者认为,跳绳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着其独特的锻炼价值和育人价值。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年级不仅是学习跳绳这一教学内容的起始年级,而且《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规定10月15日之前完成教学、测试及数据上报国家体质健康数据库等方面工作。面对刚刚踏入小学一年级新生,如何在1个多月的时间内进行一年级新生有效跳绳教学?如何大幅度地提升一年级新生对跳绳动作的掌握和学生一分钟内跳绳的次数?这给教学一年级的体育老师带来不小的压力。于是我们成立研究小组,连续2年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了跳绳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与教学建议进行了探索, 不仅顺利完成了一年级新生跳绳内容的教学、测试、数据上报等工作,而且实施过程中教学效果明显,并积累了一些经验。

2 从有效实施的角度出发,顶层设计与规划新生跳绳主题单元整体教学

2.1 以单元整体的思路来设计跳绳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本单元是小学一年级跳绳单元,要求学生能初步做出手脚协调连续跳绳的动作。连续跳绳是一项有氧耐力运动,对于提高人体的有氧耐力和协调能力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对于一年级新生初学者来说,跳绳开始教学不能过高地追求速度和连续时间,而是应该注重正确动作方法和跳动节奏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完成一定数量的指标。

2.2 认识教材,把握跳绳主题单元总目标与分课时目标的制定,突出重点和难点,设计好教学内容。课时数:7课时。单元总目标: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本单元学习,能在练习和游戏过程中观察老师、同伴的动作;通过本单元的练习和游戏,学生可以尝试单人连续跳绳动作并且掌握该动作,能顺利通过1min跳绳考核,并能取得好成绩;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可以获得协调、灵敏等方面的素质,逐步提升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的功能;通过本单元学习,学生在掌握跳绳基本动作的基础上,愿意进行其他单跳绳动作的尝试,并能在同伴配合时展示出良好的合作精神。

第1课时:学习目标:了解跳绳相关知识,了解跳绳对身体的好处;能做出原地并脚跳短绳的动作;通过学生积极参与,体验跳绳带来的乐趣。教学内容:教绳操1~3节;“量绳”教学;跳绳:原地并脚跳短绳;游戏“小白兔,跳跳跳!”重点与难点:重点:双手摇绳与并脚跳配合;难点:学会摇绳的动作。教学建议:加强跳绳课的安全教育;认真学习绳操1~3节;根据身高丈量绳子;学会理绳和平时收绳;空手摇绳练习;分组练习原地并脚跳短绳;组织游戏“小白兔,跳跳跳”

第2课时:学习目标:知道连续并脚跳短绳的动作与方法;能做出连续并脚跳短绳10~15次以上;积极游戏活动。教学内容:教绳操4~6节;“停绳”教学;3.跳绳:原地并脚连续跳短绳;游戏“风火轮”重点与难点:重点:前脚掌着地连续跳绳;难点:连续摇绳。教学建议:加强跳绳课的安全教育;认真学习绳操4~6节;“停绳”教学;分组原地并脚连续跳短绳;组织学生进行“风火轮”游戏。

第3课时:学习目标:了解变速并脚跳绳的动作与方法;能跟着老师击掌等信号节奏跳绳;练习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积极参加“抓尾巴”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教学内容:绳操1~6节;跳绳:原地变换速度跳绳;游戏:“抓尾巴”。重点与难点:重点:手脚配合;难点:跳绳节奏尽量符合教师信号节奏,能看得出跳绳的快慢。教学建议:集体复习绳操1~6节;复习原地并脚连续跳绳;教师示范变速跳绳;组织学生集体变速跳绳,用掌声、哨声、诗歌等信号节奏变换;游戏:“抓尾巴”。

第4课时:学习目标:了解前后左右移动跳绳的动作与方法;学习自己一边跳绳、一边能数数;积极参加“快快跳起来”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教学内容:前后左右移动跳绳;尝试自己跳自己数数;游戏:“快快跳起来”。重点与难点:重点:手脚配合跳绳;难点:移动跳绳时,学生能继续跳。教学建议:听信号“跳四方”;教师示范前后左右移动跳绳;学生在移动过程中能边跳边数数;分组快速跳绳15~20s,比谁跳得多;组织学生进行“快快跳起来”游戏。

第5课时:学习目标:知道原地单脚跳绳(或单脚交换跳)的动作与方法;能协调做出原地单脚跳绳(或单脚交换跳)的动作;积极参加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教学内容:原地单脚跳绳;原地单脚交换跳绳;尝试给对方数数;游戏:“投绳结”。重点与难点:重点:单脚(单脚交换)连续跳绳;难点:跳得多,失误少。教学建议:集体练习绳操1~6节;教师示范单脚(单脚交换)跳绳;学生练习动作;分组30s快速跳绳,看谁跳得多(单脚、双脚自选);组织游戏:投绳结。

第6课时:学习目标:知道多种形式的跳绳与方法;选择自己最拿手的跳绳方式,进行1min跳绳;敢于同伴比试跳绳,勇于挑战自己。教学内容:多种形式跳短绳;1min快速跳绳挑战赛;游戏“踩蛇尾”。重点与难点:重点:不同形式跳绳方法展示;难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跳绳方法。教学建议:集体进行绳操练习;比一比谁的跳绳方法多;赛一赛1min谁跳得多;分组1min快速跳绳,看谁跳得多;组织游戏“踩蛇尾”。

第7课时:学习目标:了解跳绳考核要求与评分标准;积极完成1min跳绳测试;通过观察,积极自评与互评;勇于挑战自己,争取跳出好成绩。教学内容:跳绳考试;男女生分组轮换测试。重点与难点:重点:跳绳动作自然协调;难点:单位时间内跳得多,失误少。教学建议:集体进行绳操练习;教师启发学生用自己最好的跳绳方式跳绳,尽量减少失误次数;有序测试,注意安全。

3 注重学生跳绳个数评分的同时,更应重视单元知识与学习的评价

单元教学设计,离不开单元教学学习评价。一个单元教学下来,总要给每一位一年级新生一个交代,一个真实有效的学习评价。以往的做法,教师单纯地看学生跳绳的个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跳得多,分数就高,反之跳得少,分数就低。实际操作中我们改变了这种单一评价的思路,我们的思路是:跳绳单元学习评价以多元的内容、多样的方法、多元的评价标准来反应学生一单元学习下来的情况。也就是说,不仅要看学生跳得多,也要看学生在整个单元学习中的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进行分别评价。我们尽量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还可以发挥多方面评价主体的作用,如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我们对一年级新生跳绳主题单元的学习评价,不仅仅是简单看学生1min跳绳的次数,简单地查个分数,打个优秀、良好、合格等就了事,我们倡导更应该科学、多元、公正地对每一位学生,对学习整个跳绳单元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这样的评价不仅促进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还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对单元内容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对今后学习跳绳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4 结 语

对于一年级新生的跳绳教学,我们认为应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倡导一年级新生跳绳教学内容应该从实效出发,顶层设计一年级新生跳绳单元教学计划,并结合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生理等特点以及跳绳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来有效实施与教学,并对一年级新生学习跳绳合理化的教学实施建议。目的就是以提高学生跳绳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跳绳能力的发展,加速一年级新生对跳绳项目的认识,突显小学民族传统类跳绳的独特的“育人价值”,这不仅为学生今后体质健康跳绳类测试和中高年级学习多种跳绳、花样跳绳等打下扎实的基础,也为众多的小学一年级体育老师提供极其重要的实践经验。

[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 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G807.2

A

1674-151X(2016)10-112-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0.060

投稿日期:2016-09-13

刘春辉(1987—),中学二级,本科。研究方向:学校体育、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短绳级新生跳绳
活用短绳 激发课堂
迷彩青春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4-2017级新生体育素质动态分析与对策研究
跳绳的起源
图说
熊猫宝宝贺中秋
教学有招:探讨教学规律 提高教学实效 妙用短绳 有效增强学生下肢力量
NO.10 跳绳
教学有招:探讨教学规律 提高教学实效 妙用短绳发展上肢力量
教学有招:探讨教学规律 提高教学实效拓展短绳功能 发展柔韧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