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抗病广适国审棉花新品种冀棉169的选育及应用

2016-07-18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黄萎病抗病抗病性



高产抗病广适国审棉花新品种冀棉169的选育及应用

针对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河北省棉花生产种植的品种存在产量偏低、抗病性较差、病情指数偏高、铃重偏低、管理费工等问题,从亲本改良入手,通过阶梯式复合杂交、辅以生化指标选择和分子聚类分析等手段,在河北省科技厅、农开办等项目的支持下,历经10年育成了高产、抗病、广适的国审棉花新品种冀棉169,填补了国内该类品种选育与大面积应用的空白,在国家区试所有参试品种中平均籽棉产量第一、品种综合模糊评判第一、品种适应性第一。2015年“高产抗病广适国审棉花新品种冀棉169的选育及应用”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冀棉169于2008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冀审棉2008001号)、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棉2010001),属于转抗虫基因中熟常规棉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3 d,株高107.0 cm,株型较松散,茎秆粗壮、茸毛多,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铃卵圆形,较大,铃尖不明显,苞叶大。第一果枝节位7.0节,单株结铃17.5个,铃重6.3 g,衣分39.4%,子指10.3 g,霜前花率90.3%。该品种聚海岛、陆地棉、瑟伯氏棉优异基因于一体,其突出特点为:

1 丰产性好

冀棉169整齐度好,中后期长势强、增产潜力大,产量高,在2007~2008年国家棉花品种区试中平均籽棉产量达到254.5 kg,比对照鲁棉研21增产13.3%。达极显著水平,在所有参试品种中居第1位。

2 抗病性强

冀棉169田间表现为枯黄萎病感染轻,国家区试结果枯萎病株率3.7%,黄萎病株率53.3%,枯萎病指数2.0,黄萎病指数21.0,病株率、病情指数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最低。

3 纤维品质优良

2009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生产试验纤维品质检测结果(HVICC):上半部平均长度30.0 mm,断裂比强度30.1 cN/tex,麦克隆值5.0,伸长率5.0%,反射率78.7%,黄色深度7.7,整齐度指数85.5%,纺纱均匀性指数145。纤维品质综合指标属于Ⅱ型。

4 适应性广

冀棉169抗病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好,国家区试期间表现突出,纤维品质、产量构成、早熟性、抗病性及出苗情况等五个方面16个性状综合模糊评判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排名第1位,是国家同组区试17个试点16个参试品种中唯一两年没有显著负互作用的品种,对环境适应性最强。在区试和多年生产应用期间,冀棉169在不同的生态条件、土壤条件、气候条件表现出灾年不减产、丰年更高产,特别适宜黄河流域棉区的河北南部、中部、中南部,山东北部、西北、西南部,河南北部、东部、东南部,安徽淮河以北,江苏淮河以北,山西南部以及天津种植。

5 省工易管理

冀棉169疯杈赘芽少,田间管理省时省力;铃大、吐絮肥畅,省工易采摘;与生产上的其他品种相比,每亩管理省工3个左右。

6 推广应用效益显著

生产应用表明,冀棉169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广,且适宜棉麦套种,种植效益高。2009~2011年分别获得了河北省科技厅和河北省农开办项目资助,2010~2015年连续6年被河北省农业厅列入省主导品种、2014~2015年被农业部列入国家主推品种、2011年被列入天津市良种补贴品种,并列入邯郸市棉麦双丰工程、河北省渤海粮仓建设工程配套品种。在品种推广上通过与“中国种业第一股”合肥丰乐种业等知名种子企业产权开发合作,通过转让经营权,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同时创造性地构建了“育种家提供原种、分区分级授权、多地多点示范、公司营销网络、专家技术支持”的推广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冀棉169”的推广力度和知名品牌的打造,促进了品种产业化发展,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辐射和扩散作用,实现了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共赢。2012~2014年累计推广908.2万亩,其中河北省535.5万亩,新增社会总产值10多亿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猜你喜欢

黄萎病抗病抗病性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我国小麦基因组编辑抗病育种取得突破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bZIP转录因子在植物激素介导的抗病抗逆途径中的作用
葡萄新品种 优质又抗病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或可防治棉花黄萎病
植物免疫蛋白对有机栽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不同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防治棉花黄萎病药效试验
深翻对长期连作棉田黄萎病防治效果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