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控对策

2016-07-18宋道清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药害植保零售商



农作物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防控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成都市青白江区农作物药害发生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从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防控措施。在具体工作中,应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科技水平,狠抓基层农业综合站人员和农药零售商专业技能培训,提升植保专业技术指导能力,加强农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充分掌握其在本地适宜的使用技术,推行农药处方书面制和销售农药发票 (收据)制,加强对农药零售商的监督管理。

关键词:农作物药害;防控对策

成都市青白江区现有耕地20.5万余亩,全年种植农作物55万余亩。农作物因施用农药后出现药害的现象常年发生15~20次,由此产生药害损失赔偿纠纷,当购售双方不能达成赔偿协议时,每年约有一半的案件通过投诉由区农业执法大队协调处理。通过参与对该类投诉案的协调处理,笔者深感农作物药害问题在该区不仅关系着农民经济损失,还关系到农村和谐和社会稳定。

1 产生药害的原因

通过调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

1.1农药使用者方面

1.1.1务农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现在,农业适龄人员大量外出务工,老人、妇女是农事活动的主力军。近些年,农村大量的适龄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商,据2014年统计,福洪、姚渡、人和等3个乡镇外出打工经商的适龄人员占了以上三地总农业适龄人数的56%以上,这些外出务工人员总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头脑灵活、能力较强。而据实际调查,在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主要是老人和体力较差的妇女,这些人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不少人员是小学文化,还有一些为文盲。他们种田一是凭经验,二是看见别人干啥就干啥,施药防治病虫草害等需要一定专业知识的农事活动只能在购买农药时依赖农药零售商的临时指导,因此,增加了农作物药害发生的几率。如2010年,该区弥牟镇火星村一个70多岁的老年妇女,由于不识字,将家里以前用剩的百草枯加入到杀虫剂的药液中防治小麦蚜虫,造成3亩多的小麦产量绝收。

1.1.2种植大户、种植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种植大户以前从事其他行业,有的虽长期从事农业种植,但缺乏农药使用常识。如2015年2月,弥牟镇一种植大户,将购入的乙草胺使用于150余亩西瓜田的芽前除草,并在药效降解期移栽西瓜苗导致药害,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1.2农药经营者方面

1.2.1经营商户文化水平偏低。据调查统计,该区2014年共有农药经销人员91人,经对其中80人调查,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只有26人,初中文化程度50人,小学文化4人,高中以上文化仅占32.5%。由于农药经营户文化水平低,向农民推销农药时技术讲解不到位,造成使用者使用不当。

1.2.2专业技术水平差。该区的农药零售商主要来源于当地农民和原农资经销系统改制后的人员,从业人员没有专门学过植保技术,而且从事农药经营以来,除参加每年一次以法律法规为主的培训外,只有很少人参加过植保技术部门的专业培训。他们掌握的植保技术主要来源于农药经销中的实践经验以及农药批发商的宣传。如2011年,城厢镇一农药零售商将苯醚甲环唑与丙环唑复配农药推荐于近500亩西瓜小苗期使用,导致严重经济损失。

1.2.3服务意识欠缺。农药是特殊商品,只有正确使用才能发挥杀虫防病除草的作用,指导农民正确使用农药是农药零售商的应尽职责。但有部分农药零售商认为只要将农药卖出收钱就没责任了,要求农户自己看说明使用,因此不认真仔细地向购买农药(特别是容易出现药害的除草剂)的群众介绍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导致部分群众不正确使用而产生药害。如2014年,该区清泉镇一农药零售商卖出草甘磷给农户用于防除玉米苗期田间杂草,由于没有向农户说清应采取隔离措施,使近2亩的玉米苗产生药害绝收,因该药害引发了纠纷事件。

1.3基层农技服务组织方面

1.3.1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该区共有9个农业综合服务站,由于历史原因,各农业综合服务站农作物种植类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根本无法正常开展植保等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

1.3.2工作多,事务繁杂。该区各农业综合服务站承担着农业、农村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有关农、林、牧、渔、农机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种养殖业技术、农机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动植物疫情监测预报,农产品质量抽检,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及农机信息收集传递,林业技术服务和其他工作。由于人员少,整体工作繁杂,影响植保技术的宣传推广。

1.3.3服务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实际。目前,该区各农业综合服务站主要的服务方式是上传下达,即上级主管部门安排工作任务,通过农业综合服务站传达到各村、组、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农业综合服务站基本不能解决当地群众迫切需要的植保技术问题。

1.4农药质量问题。农药科学和其他科学一样,发展日新月异,新品种、新产品投入市场速度很快,有些产品在其理化性状、产品特性、适用作物及其各生育时期对该农药的敏感程度尚未完全弄清的情况下即登记入市,用于生产,埋下药害隐患。如2012年,该区弥牟镇狮子村等近500亩小麦防治条锈病导致药害,但经调查,施用的农药为属于在小麦上正式登记的农药品种。

2 农作物药害防控对策

2.1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科技素质。减少或杜绝施用农药后出现药害的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素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应在拓宽培训渠道和组织培训内容两项工作中狠下功夫。

2.1.1要努力拓宽培训渠道,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等通讯科技新成果作为载体开展培训。当下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必备用品,据调查,该区每个家庭的成年人几乎人手1台且随身携带。收发短信是手机的基本功能,因此可在防病治虫的关键时节,利用短信提出防治建议,群发至每个农户,指导种植户正确选药用药。电脑在农村虽没有手机普及范围广,但发展也很快捷,该区农村中的很多家庭都有电脑且能够上网,同时智能手机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为利用网络开展植保技术培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二是充分利用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培训,地方电视台、区电视台目前有5个频道,可结合群众喜欢的影视节目,在节目画面的下方,同步播放当前农作物田间管理关键及病虫防治技术,使农民在休闲同时获取植保技术信息。另外,该区定期出版内部报纸、期刊,可从中辟出一定的版面开设农业技术专题讲座,专门为村组干部、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等学习提供帮助,以提高他们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能力,从而能够科学地指导群众搞好防治工作。目前,该区的山区村、组保留有一定数量的有线广播,可充分利用有线广播在农作物病虫发生防治的关键时期的早、中、晚时段,编写短小精悍的防治技术对群众进行宣传,指导村民正确选购农药和使用农药等。三是充分利用传统培训方式,如举办防治专题培训会,根据不同作物(粮油、果蔬等)的分布区域及生长时期组织专题防治培训会,邀请村民参加。专题培训会应加入互动环节,请参会村民提出问题,由专业技术人员解答,提高培训效果。赶集日发放防治明白纸,该区农村集市共有9个,均为2天一个赶集日,由于赶集日人口聚集,这为利用集市开展防治咨询和发放防治明白纸提供了极大方便。进村入户,到田间现场指导,进院坝到田间,宣传指导植保技术是该区农技人员的优良传统。此方式为农技人员、农户和防治对象三者面对面,农技人员对农户的指导培训直接直观,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培训指导效果。但针对该区目前植保、种植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数量,提升在职人员植保专业技术水平尤为重要。

2.1.2精心组织培训内容。首先,内容要精简,无论采用哪种培训形式都应根据该区农村生活特点(不少人很会休闲,无事进茶馆小玩)进行,培训内容简洁明了,特别是利用手机短信、电视台、明白纸进行培训的,要一事一培训,对于某一作物发生的季节性病虫害培训内容应以此种病虫害为主,而不应掺杂其他,培训时间尽量在30分钟以内。

2.2狠抓基层农业综合站人员和农药零售商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其植保专业技术指导能力。农药零售商和农业综合服务站人员是该区农村植保技术推广的主力军。虽然农药零售商为追求利益而经销农药,但农药是需要指导使用的特殊商品,农药卖出时需要同时将农药正确的使用技术教给购买者。他们传授技术最直接,他们的植保技术能力直接关系着该区整体的植保技术推广水平。而该区各农业综合服务站植保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在目前专业人员不足的情况下,迫切需要提升在岗人员的植保技术能力。因此,需要对这两支队伍进行系统的培训。培训时间应选择在使用农药淡季及农作物非关键管理期,培训内容应包括专业技能提升和服务意识增强两个方面。

2.3加强农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充分掌握其在本地适宜的使用技术。为摸清农药新产品在该区农作物中的使用技术,区农技推广中心应向主管部门提出新农药试验示范建议,并争取足额的财政资金支持,试验应尽可能在登记作物全生育期、各气候条件下进行,在试验取得真实结果后向种植农户推荐使用。

2.4推行农药处方书面制和销售农药发票(收据)制。农作物生长出现病虫草等危害,群众到农药经销店寻求医治,零售商应根据农户描述(有时还要随农户到田间实地诊断)和自己的经验,判断问题出现的原因,选出一种或几种农药指导农户进行防治。此过程农药零售商就像为人治病的医生。开具处方是植物医生的职责,基层农药零售商是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从事合法农药经营活动的人员,其职责不仅是卖给农民农药,还应将使用技术传授给农民,为防止农民使用不当导致药害,理应对作物用药配方开具书面处方。这是基层农药经销商的从业职责,但该区农药零售商基本没有开具书面处方。开具处方的好处:首先可以提高基层农药零售商的技术水平,约束农药销售者的行为。基层农药零售商的客户主要是周边的农民,对于卖出的农药(或配方农药)防治效果如何,可以在农民再次光顾时询问了解,通过查寻农药处方存根,分析防治效果,以后遇到相似的情况可以参考选用或配出防效更理想的农药配方,从而使自己的植保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其次,可以作为购进农药品种的依据,可为零售商确定农药品种提供参考,避免农药批发商的宣传误导。第三,可以为出现药害后责任划分提供依据。农民使用零售商卖出的农药后如果出现了药害,可以将农药书面处方和销售农药发票(收据)作为划分事故责任的重要凭证,避免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调解时缺乏有力证据。第四,可以为农药的销售和使用过程追根溯源提供依据,保障农产品生产安全。

建立开具书面用药处方、售药发票(收据)的促进机制。首先,将书面用药处方和售药发票(收据)作为年终农药零售商评优的重要条件,建立经营台账;其次,将两者作为调解药害纠纷时的必备证据,对不能提供两者存根的农药零售商,农业执法大队在调解药害纠纷时应本着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原则划分责任。

2.5加强对农药零售商的监督管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应按照农药管理使用的有关规定,督促各农药零售商建好农药销售台账,并随时检查,一旦发现超登记范围销售使用记录要及时指出,要求马上整改。以此规范农药经营市场,促进经营者诚心经营,减少农作物药害产生的几率,保护农民利益。

610300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农业和林业局

宋道清

猜你喜欢

药害植保零售商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完形填空两篇
作物遭受药害的补救措施
如何辨别肥害和药害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国产品牌,零售商这样说……
零售商都在做自有品牌化妆品,如何才能脱颖而出?
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零售商:我是这样开农民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