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运用体育教学语言出现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2016-07-18鄞州区实验小学浙江宁波315191

运动 2016年9期
关键词:跳绳要点案例

邵 辉(鄞州区实验小学,浙江 宁波 315191)



实验与调查

简析运用体育教学语言出现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邵 辉
(鄞州区实验小学,浙江 宁波 315191)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常常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讲得那么仔细,学生还不明白?为什么我按照某教师的教学流程在执教,上课的效果却没有某教师好?为什么同样的一句话,他讲的学生就有共鸣,我说孩子就没反应……”殊不知,同样的一段话,其声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音调的高低都会达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一句话多一个字,所表达的意思可能就完全不同,同样的一句话,说的时机不对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在课堂中怎么说、说什么、在何时说,这都需要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摸索积累,并在课后多进行反思,争取说最恰当的话,以期达到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通过案例来列举出我们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些语言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与大家共勉。

1 照本宣科,教材要点提炼不清

1.1案例与分析

教师在上《肩肘倒立》一课时,在自己示范的同时,讲解又非常仔细:大家由直腿坐开始,上体前屈,迅速后倒,腰、背、肩依次着垫后倒,两腿向后伸翻臀,做到肩部着垫,然后两腿上举,脚尖绷直,带动身体向上,两手、两肘向内夹紧及时叉腰,同时伸髋展腹,脚尖用力向上绷直。动作要领讲解得那么仔细了,该教师还深怕学生不明白,又着重讲解了如何夹肘撑腰。就这样,学生在教师讲解的七八分钟时间里,学生没练习过1次,一直站着,对动作的理解也是云里雾里。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的练习密度达不到要求,而且使学生对要点的理解还是很模糊,练习的效果非常不理想。

1.2改进策略

对动作难度大且复杂的技术动作,在教授时可用把整个技术动作拆分成几个要点进行讲解,且做到讲得少,练得多。例如,在上课前的游戏环节渗透叉腰动作。在基本部分中,首先教后倒翻臀,其次教举腿,最后教叉腰。要点拆分后,教师可以讲得更简短,学生在每个环节中需要理解的内容也少了,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完整的技术要点。掌握这3个技术要点后,完成肩肘倒立的完整动作就变得水到渠成了。

2 术语讲析,教学语言不够通俗

2.1案例与分析

在上二年级的《正面投掷》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做好正面投掷的准备姿势,且想锻炼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教师提示学生,要求做到:持球,肩上屈肘,且手肘要朝前。因为二年级的学生还无法清楚掌握自身的生理结构,根本不知道手肘是哪个部位,所以学生很茫然地站在原地,根本不知道动作该怎么做。

2.2改进策略

教师可以在课前渗透手肘的概念,使学生明白手肘是身体的哪个部位。接下去在教师教授学生准备姿势时,要求学生做到:手稍微弯曲,把球放在头的前上方。这样一来,动作要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使绝大多数学生能领悟教师的意图。如果还有学生是直臂持球,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我们要做到手肘微微弯曲。这样一提醒,相信学生都能达到教师的要求。整个环节的练习效果肯定会提高一个档次。

3 囫囵吞枣,教学指令过于笼统

3.1案例与分析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是跳绳,我们每个人要跳得认真,不能偷懒。”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学生就拿了绳子练习跳绳。跳绳的形式很多:有双人的,有单人的,还有的把绳子接起来跳长绳的。一开始,学生的兴致还比较高,但是过了一会,由于累,就有很多学生站在原地停止跳绳,有的甚至互相打闹,注意力完全不在跳绳上面了。教师虽然在课堂上布置了本次课的教学任务,但是布置的任务目标不够明确。大家知道,跳绳有很多种方法,是2人合作,还是单人并脚跳,教师没有交代清楚,以至于学生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最后的学习效果肯定达不到教师的预期。

3.2改进策略

对于这个跳绳任务我们可以这样安排: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是单人并脚跳绳,教师的要求是2人1组,一人跳另一人数,跳的同学要求连续跳到60个算成功,每跳1次互换,连续完成2次,数的同学要认真负责。教师布置具体任务后,学生练习更有目标性,知道在这堂课自己要做到何种程度,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

4 率性而为,教学组织尚欠严谨

4.1案例与分析

教师在上技巧课时由于辅助教材安排了跑的内容,需要变换场地,让学生站到起跑线后面。教师很随意地说了句: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进行接力比赛,大家去线后面排队。紧接着,学生就一哄而上,跑着去线后面,在排队的过程中学生发生了推搡情况,差点发生安全事故。该教师赶紧跑过去指挥学生,花了很多时间才让学生按要求4路纵队排好进行比赛。

4.2改进策略

一般我们上体育课都会要求学生进行队列队形练习,这样即要求学生有组织纪律性,又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所以,当教师需要进行队列移动时,可以先严格按照队列队形的要求进行,齐步走到指定地点。然后,运用四面转法,变换到指定方向进行跑步练习。这样,整个环节就会显得更加协调一致,同时提高了上课时间的利用率,更加体现出上课教师的严格规范。

5 一成不变,教学评价缺乏生动

5.1案例与分析

教师在上三年级技巧课《跪跳起》时,当某一位学生成功完成动作后,教师简单地评价道:你很棒。第2位学生完成后,教师也只是简单地评价:很不错。以此类推,每个示范、回答问题的学生,教师也用同样的语言形式对学生进行表扬激励。虽然,教师也在积极地鼓励学生,但是由于激励性语言太过死板,根本无法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本身技巧课相对其他内容的课来说就比较枯燥,比较难吸引学生,加上教师语言激励不够到位。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的气氛不够活跃。

5.2改进策略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望强,且富有童真,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生动语言很容易煽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当某位同学成功完成动作时,教师可以把表扬的语言说得生动点,这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例如,“哇,这位同学的动作做得真标准,老师封他做我们班的体操小王子,接下去老师想看看谁能做得更棒,老师就封他做体操大王子。”学生一听,学习兴致立马就上来了,练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6 走马观花,榜样引领没有导向

6.1案例与分析

教师在上五年级的武术课时,某位学生的掌立得很直,马步动作完成得非常到位。教师马上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该同学说:“这位同学的武术动作做得很到位,掌声鼓励。”在全班同学一阵掌声后,教师提醒其他同学要向该同学学习。紧接着在教师地指挥下又练习了几次。虽然被表扬的同学一如既往,完成得很漂亮,但是其他的同学的进步却不是很明显。

6.2改进策略

我们在表扬的时候要点明为什么他会受到表扬,他哪里做得好,不能把表扬简单地视为一项任务而走过场。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表扬:这位同学他的掌立得很直,马步动作很到位,所以教师要表扬下他,掌声鼓励,并请他带领同学们来练习。这样,被表扬的学生打得更有精、气、神。其他同学学习的目标更明确了,能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大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果。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充分细化“榜样”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表扬,这样就可以更直接地让其他同学明白教师的要求,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7.1案例与分析

我们在上课时,通常会运用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但是有些口诀设置得太长,学生不宜记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例如,排球双手自垫球这一口诀:“双手夹紧插球下,手掌互握腕下压,蹬地跟腰直臂垫,控球准确又省力。”虽然相对于动作要领已经短了很多,但是仍然有28个字,短时间记忆还是相当有难度,且学习要点不够明确,学生很难提炼出排球自垫球的技术要点。所以,帮助学生提高练习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7.2改进策略

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我们可以将上面的口诀压缩成:“压腕,夹肘,直抬臂。”短短的7个字,方便学生记忆的同时,把排球双手自垫球的3个技术要点都点明了,提高了教学效率。所以,我们在设置口诀时,尽量要做到“浓缩”但不失精华。

8 结 语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教师好好地教,学生才能学得好。这其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语言中把握精、准、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所以,体育教师在日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完善、精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教学中体现自己应有的价值。

投稿日期:2016-03-22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5-115-02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9.062

作者简介:邵辉(1982—),小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跳绳要点案例
健康烹调的要点
ORACLE CINEMA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跳绳的起源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书写要点(十)
书写要点
NO.10 跳绳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