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慕课资源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以大连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2016-07-16刘秀玲黄凌宇朱瑞雪谭会萍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慕课课程体系

刘秀玲,黄凌宇,朱瑞雪,谭会萍

(大连民族大学 国际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5)



融入慕课资源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探讨
——以大连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刘秀玲,黄凌宇,朱瑞雪,谭会萍

(大连民族大学 国际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5)

摘要:慕课不仅对高等教育传统课程产生冲击,同时也给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带来契机,更给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融入丰富的在线慕课资源,对英语能力要求很高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高校要达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需要在国际化课程体系中设置国际化视野课程、国际沟通能力课程、学科基础双语课程和国际事务能力等课程。应按照“强化基础英语——开设双语学科基础课程—实施全英语的专业课程并引入慕课资源”的思路和方法来加强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

关键词:慕课;国际化课程;课程体系;课程建设

慕课(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合作分享和全球化理念。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慕课不仅对高等教育传统课程带来冲击,同时也带来提升传统课程教学的契机。慕课为中国普通高校国际化课程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和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更给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带来了新的可能。

慕课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通过利用国外名校慕课优质资源,将全球优质慕课有效地引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课程体系,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起到重要作用。人才培养的平台在专业,专业建设的核心在课程,持续优化的课程建设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要高水平的国际化课程,慕课为中国高等教育解决资源共享和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可能。因此,慕课对于推动高校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高校亦需要加强适应未来教育模式发展的国际化课程。现阶段,高校需要利用慕课资源,学习慕课理念,引进全球优质的课程资源,以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并在此基础上融入慕课资源和理念,加强中国高校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改变教学方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真正实现高等教育从认识到实践的全面国际化。

一、慕课与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

国际化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国际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提升课程国际化的各要素加以合理安排,使其统一指向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系统。其包括国际化目标的制定、课程比重的分配、课程类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建设规划和师资培养等方面[1]。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国际化人才支撑,培养国际化人才已经成为各个高校的共识。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沟通能力、获取国际信息、能够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人才[2]。要达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从学生特点出发,笔者认为需要设置四类课程。一是国际化视野课程,即在中文媒介基础上开设的了解和掌握国际知识的课程;二是国际沟通能力课程,即外语语言学习与训练课程,为后续国际化课程学习打好语言基础;三是学科基础双语课程,即使用原版教材,采用双语教学的学科基础课程;四是国际事务能力课程,即采用双语或全英语教学,充分利用国内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处理国际事务能力的专业教育课程或实训环节。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如图1。

图1 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示意图

MOOC这个术语是2008年由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网络传播与创新主任DaveCormier与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BryanAlexander联合提出来的。2011年秋是慕课发展的新起点,来自世界各地的16万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的SebastianThrun与PeterNorvig联合开发的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Udacite、Coursera及edX等在线慕课平台成立,哈佛大学等10个世界著名大学参与其中。截止2014年底,全球有250多所大学和机构免费开放了14 000多门课程[3]。

鉴于英语为国际贸易的职业语言,国际化人才的四个方面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以大连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在已经建立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基础上,不断完善国际化课程结构。利用与本专业课程相关的充足的欧美英语媒介的慕课资源,融入国际经济与与贸易专业课程教学,探索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强化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水平和质量,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从而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4]。

为了深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提升培养质量,本专业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入学英语成绩及个人自愿,从入学四个自然班中抽出一个自然班实施“全英语”教学,成为“全英班”;其余学生实施正常国际化培养,成为“国际经贸班”,从而实施模式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全英班能够做到接收外国学生入班学习,使其顺利融入课堂,并完成学业,从而扩大学生与外国学生的接触,提升其国际化沟通能力;“国际经贸班”实施更为实用的英语强化教学模式,配以必要的双语与全英语教学的专业课程,本文就全英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索展开论述。

二、融入慕课资源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思路与方法

大连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如图1,实施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如图2。

图2 大连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

1.在公共基础教育平台强化基础英语教学

基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口职业语言为英语的特点,本专业利用的是欧美名校用英语讲授的在线经贸类课程,而且已具备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为了使学生能够通过慕课实现知识和能力的提升,需要强化学生大一、大二的基础英语能力。为此,大连民族大学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置了全英班,实施大学头两年按照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强化教学,同时加大对其他学生的基础英语训练。全英班在大一和大二开设“基础英语1-4”(各64学时)、“英语阅读1-4”(24和32学时)、“英语听力1-2”(24和2学时)、“英语口语1-2”(24和32学时)、“英语写作1-2”(各32学时)、“英语视听说”(各32学时),为后续双语课程、全英语课程和引入慕课等国际化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在学科基础教育平台开设双语课程

学生进入大二之后,采取以原版教材为基本要求的双语教学模式,对“统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实施双语教学。这些课程,在要求英语媒介的原版教材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制作英语的授课PPT,自行安排英语板书比例和讲授语言。

为了让学生熟悉慕课学习模式,为后续国际化专业课程学习打基础,大连民族大学设置了选修“MOOC网络课程1、2”(2个学期,每学期16学时)课程,要求学生在线学习欧美大学开设的经管类慕课课程。这类课程的开设,不仅让学生熟悉了慕课授课模式,而且还拓展了学生视野和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经过原版教材双语教学以及慕课在线学习与训练,学生基本具备了后续国际化专业课程的基本接受能力。

3.在专业教育平台实施全英语教学和引入慕课资源

全英班在专业教育平台实施专业课程全英语教学,即采用原版教材、英语课件、英语板书和全英语讲授。专业课程分两类融入慕课资源实施国际化课程建设,一是借助慕课资源,使其承担课堂部分课程的讲授任务;二是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前者是指在以吸收、引进和利用慕课资源为主,先将慕课引进来,对这些优质课程资源进行研究学习,从观念转变入手,逐渐了解慕课,从共享角度出发,优选适合课堂播出的慕课视频。利用共享课程的资源,通过在课堂上有选择地播放慕课视频,与学生共同观摩、研讨、学习,来充实完善传统课程;后者是实施融入幕课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法。

融入幕课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法是利用在线慕课对应课程资源,补充以自主开发的视频,通过布置学生自行学习与课程相关的慕课课程,掌握课程相关内容的原理或理论,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学生实施项目小组学习法,针对每个项目小组布置和安排探究性题目与要求,按进度进行课堂指导或研讨,一定时间后安排学生分项目小组就各自的题目进行展示和演讲。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掌握所学,并保持对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提升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倡导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探究性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社会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融入幕课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法不仅能够充实和完善传统课程,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对于经过5年以上的全英语教学并相对成熟的专业课程,在教师具有足够驾驭能力和水平的情况下,且已有合适在线慕课资源的专业课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引导教师实施融入慕课资源,探索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如大连民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 “国际商务”“国际商务运作”“国际经济学”“跨文化沟通”“国际货物运输”等课程,因其已有在线慕课资源,任课教师已经具有驾驭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探索实施融入慕课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凌宇,刘秀玲.商学院国际化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践——以大连民族大学国际商学院为例[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5(4):417-420.

[2]刘秀玲,王景涛,黄凌宇.国际化外经贸人才培养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6):630-633.

[3]王珺,王朋娇. 浅析MOOCs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66-68.

[4]刘秀玲,黄凌宇,朱瑞雪,等. 结合慕课资源的课程建设[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5(4):409-412.

(责任编辑张瑾燕)

ConstructionofInternationalizedCurriculumSystemIntegratedwithMOOCResources

LIUXiu-ling,HUANGLing-yu,ZHURui-xue,TANHui-ping

(InternationalBusinessSchool,DalianMinzuUniversity,DalianLiaoning116605,China)

Abstract:MOOCdoesnotonlyhaveanimpactontraditionalhighereducationcoursesbutalsooninternationalizedcoursesystemconstruction.Moreover,ithasprovidednewpossibilitiesfortheimprovementoftalenttraining.IntroducingvariantonlineMOOCresourcesisofgreatsignificancefortheconstructionofinternationalizedcurriculumsystemininternationaleconomicsandtradewhichhasahighdemandforEnglish.Toattainthegoalforthecultivationofinternationalizedtalents,universitiesshoulddesigncoursesthatcanhelpbroadenstudents’vision,developtheirabilityincommunicationandmanaginginternationalaffairsandofferthemsomebilingualconducteddiscipline-basedbasiccourses.Inordertoenhancetheconstructionofinternationalizedcurriculumsystem,thepapersuggeststhatbasicEnglishbestrengthened,somediscipline-basedcoursesconductedbilingually,specializedcoursesgiventotallyinEnglishandMOOCresourcesintroduced.

Keywords:MOOC;internationalizedcurricula;curriculumsystem;curriculumconstruction

收稿日期:2016-04-08;最后修回日期:2016-04-21

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UPRP20140347);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JG14DB099); 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5-40)。

作者简介:刘秀玲(1962-),女,吉林松原人,教授,学校优秀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

文章编号:2096-1383(2016)04-0413-0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慕课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