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面向东亚地区汉语国际推广的新思路

2016-07-16谭惠敏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大连东亚一带一路

谭惠敏

(大连民族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5)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面向东亚地区汉语国际推广的新思路

谭惠敏

(大连民族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5)

摘要:立足大连的区位优势,通过历史的、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大连与东亚发展的契合点,认为大连面向东亚地区进行汉语国际推广应与“一带一路”战略相融合,大连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发展并创新汉语国际推广模式。提出了扩宽国际化办学方向、充分利用大连的国际“品牌”等发展思路。

关键词:一带一路;汉语推广;大连;东亚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汉语作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政府及民众的喜爱甚至追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的同时也意味着是在学习一种文化。在“一带一路”战略格局下,大连发挥经济文化发展的区位优势,面向东亚国家进行汉语国际推广,将推动汉语国际推广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一、汉语国际推广与“一带一路”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中首倡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正顺应了创新合作的趋势。

回顾历史,在秦汉以前,中原文明的触角已开始向西域地区延伸。早期的交通线可谓丝绸之路的雏形。汉武一统,盛况空前,从此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东西贸易之路,更是千百年来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交融互动之路。

而汉语国际推广早在两千五六百年前的《周礼》及《礼记》中就能初见端倪。外国人或外族人大批到中原学习汉语兴盛于唐代,而来华学习的真正热潮则出现在明、清两代。新中国成立以来,汉语国际推广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直到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汉语国际推广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十二五”期间汉语国际推广所依托的教育教学机构及学科的发展可谓卓越,汉语与其所承载的中华传统文化,随着祖国的强大,在世界的舞台大放异彩。

二、汉语国际推广的现状

人们交流思想,语言是最重要的媒介,其对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所产生的作用是重大而深远的。语言这种文化现象是不断发展的,其现今的空间分布也是过去扩散、变化和发展的结果。

1.国外的汉语推广

2004年开始,中国在借鉴英、法、德、西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了“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这一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现已成为受到各国人民欢迎的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和中国与世界各国友谊合作的桥梁。国家汉办官方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球已有134个国家、地区开办了495所孔子学院和1 00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目前仍有70多个国家200多所大学正在积极申报孔子学院。

2.国内的汉语资源

在“2015年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发布了一组数据,平均每所高校的外国留学生人数为390人,其中留学生人数在1 000人以上的高校有66所,985高校的均值是普通高校(211高校除外)的9.5倍。总体来看,参与调查的绝大多数高校重视国际化发展战略。但是,从各项指标的均值来看,中国高校的整体国际化水平仍然有待提高,未来应着重在课程与教学国际化方面进一步提升。

三、大连面向东亚地区推广汉语应与“一带一路”战略相融合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端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端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的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东亚概指亚洲东部,历史上被称为远东。主要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五国,主体民族为汉族、朝鲜族、蒙古族、和族等。从史至今无论在经济、还是文明上都有着相当多的共通之处,尤其是宗教信仰、民族习俗等方面更促进了各国间的频繁交往。

1.大连的发展优势

大连位于欧亚大陆东岸,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是京津的门户。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是大连的广大腹地,与日本、韩国、朝鲜相邻,是东北、华北的海上门户,是重要的港口、贸易、工业、旅游城市。

2.大连与东亚发展的契合点

汉语国际推广需充分考虑地缘政治和国境安全。大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作为中国既沿海又沿边的对外开放前沿城市,其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有着更为优越的地缘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日趋缓和,区域经济合作提到日程。21世纪初,韩国汉城在全球最先建立了孔子学院。就东亚的总体发展格局而言,大连在空间上处于枢纽位置;在经济技术水平上,处于中间层次,这为大连参与整个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等东亚国家历史渊源深厚,各国历史上就有使用汉字的传统,其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认同也较为充分,汉字(汉字词)至今都是这些国家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些年来中韩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汉语在韩国更是逐渐替代了日语,成为了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外语。

3.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在大连的发展概况

10年来,辽宁省来华留学生工作深入贯彻 “扩大规模、优化结构、规范管理、保证质量” 方针,认真落实国家和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留学中国计划》《留学辽宁计划》,全省来华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根据辽宁省教育厅国际交流合作处发布的 《辽宁省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资料》统计数据:近5年,大连各高校的留学生人数总和分别占当年全省比例的62.9 %、58.7 %、56.7 %、49.6 %、43.6 %,年平均比例54.3 %,在辽宁省留学生人数增长过程中所占比重最高,发展情况最好。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大连汉语国际推广的新思路

东亚各国经济、文化资源相似,合作潜力和空间较大。大连扩大与东亚各国对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要加强汉语国际推广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立足于大连的区位优势,通过历史的、比较的方法分析面向东亚在省内进行汉语国际推广的相关举措,拓展其发挥政治、经济、文化作用的途径,提出以下发展思路。

1.拓宽国际化办学方向

大连各高校高度重视汉语国际教育,在充分发挥本校特色教育的同时,也在留学生语言培养发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辽宁省教育厅国际交流合作处发布的《辽宁省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到大连16所高校近5年的留学生招生情况,各高校越来越重视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在汉语国际推广中充分发挥作用,如图1。

图 2011-2015年辽宁省高校留学生

图1显示,近五年中,文学、医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是辽宁省来华留学生学习的主攻方向。大连高校各有特色,在以上学科中较为突出的有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这些高校都在东亚汉语国际推广道路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倡议成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高校的高校战略联盟,使大连在东亚地区进行汉语国际推广进程中,可以积极联合东亚各国大学不断提高学术文化交流的层次与水平, 为彼此文化的交流融合努力探索新模式[2]。发挥国家的资源优势、学校的智力优势、大连的区位优势、高校个体的特长优势,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工作。随着与国外企业、教育等行业的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拓展,适时调整高校及培训机构中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加快提升公职人员、服务行业人员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2.充分利用大连的国际“品牌”

在发挥地缘和人文优势,务实推进对韩、蒙、日、朝合作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并发挥大连“中国夏季达沃斯”的“品牌”效应,努力探索创新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大连四次成功承办了达沃斯会议,不但提升了其自身知名度和美誉度,更为它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平台。我们应该充分把握这个“品牌”效应,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在大东亚进行汉语国际推广中,实现合作共赢。

参考文献:

[1] 高彦德. 外国人学习与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报告[Z].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39-66.

[2] 李茜 .“一带一路”对地方师范院校战略发展影响分析[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5(9):39-43.

(责任编辑王莉)

PromotionofChineseLanguageinEastAsiaundertheBackgroundof“OneBeltandOneRoad”Strategy

TANHui-min

(SchoolofInternationalCulturalExchanges,DalianMinzuUniversity,DalianLiaoning116605,China)

Abstract:TakingtheadvantageouslocationofDalianintoaccount,thepaperdiscussesthesimilaritiesinthedevelopmentofDalianandEastAsiabasedonhistoricalandcomparativeapproachandproposesthatthepromotionofChineselanguageinEastAsiashouldintegrate“onebeltandoneroad”strategy,universitiesinDalianshouldgivefullplaytotheiradvantagesandfullydevelopandinnovatetheirChineselanguagepromotionmodelsinEastAsia,broadentheirinternationalschoolrunningorientationandmakethemostofDalian’sinternational“brands”,etc.

Keywords:onebeltandoneroad;Chineselanguagepromotion;Dalian;EastAsia

收稿日期:2015-12-25;最后修回日期:2015-05-03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50431)。

作者简介:谭惠敏(1979-),女,吉林白山人,讲师,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社会科学管理研究。

文章编号:2096-1383(2016)04-0401-03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志码:A

猜你喜欢

大连东亚一带一路
我校东亚研究院一行应邀访问韩国东亚大学
第7 届东亚焊接技术论坛(7th EAST- WJ)在杭州落幕
学霸“三小只”
大连市智慧旅游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措施
大连绿色食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未定的东亚多边体制与能动的中国东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