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机制探讨

2016-07-15闫守成张洪飞

天中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

闫守成,张洪飞

(黄淮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机制探讨

闫守成,张洪飞

(黄淮学院 电子科学与工程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 要:为了有效地促进产教融合,拉近产学之间的距离,高校在产教融合的推动层面和执行层面都要建立相应的政策保障机制。系统工程理论与TRIZ理论是驱动企业转型和核心技术升级的动力来源,系统工程理论指导人们通过不断递进的问题解决流程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而TRIZ方法则指导人们找到创新性问题解决方案。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高校与企业合作团队要通过集体努力,按照系统工程理论和TRIZ理论建构产品设计、生产与售后服务的方案。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系统工程理论;产教融合;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已经注意到大学毕业生失业率高、学非所用、职场就业力不足等问题,也出台了很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计划和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的措施[1]。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提出,要“改革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模式,推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办学”,要“改革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根据县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加强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和涉农专业建设,使农村职业教育深度融入当地产业链”[2]。《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加强行业指导、评价和服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协同育人”[3]。尽管上述两个文件针对的是我国的职业教育,但其中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要求同样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是高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其内容主要包括专题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移以及科技创新等。为有效地促进产教融合,拉近产学之间的距离,高校在产教融合的推动层面和执行层面都要建立相应的政策保障机制。本研究将以系统工程和发明问题的解决方案为视角,探讨产教融合机制的创新问题,并以实际案例说明推动产教融合的措施。

一、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系统是由许多功能不同但存在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的,每个系统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系统中任何一部分或几部分都不能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只有将系统内相关的各个次系统、模块等进行有机整合与配置,才能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作为系统科学的一个分支和实际应用,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总体需要,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方法、工具和策略,对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使系统达到最优化。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它能够使人们摆脱传统方法的束缚,为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思路,为解决庞大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开辟新的途径[4]。系统工程也是一种程序,其作用在于将各项运作需求转换成描述系统的各项参数,并整合全系统参数以达到最佳化效益[5]。系统工程理论提供的是一种系统化思维模式。系统化思维是一种从系统的角度,利用系统方法、系统理论和系统工具,思考有关现象、事件、状态等的科学性思维[6]15-18。

在产业方面,系统工程表现为一种递进式问题解决流程。按照系统工程的要求,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就要从顾客需求出发,洞察未来产品的使用情境,经模拟分析判断产品构思是否符合人性化需求,以及技术的可行性、可能存在的风险、财力负担情况等。从根据使用者需求形成产品概念,历经产品风险分析、产品设计与优化、产品的量产与部署、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直至废弃产品处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都可以从系统工程角度加以管理,如图1所示。

图1 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历程

二、产教融合机制的创新

在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着为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但是,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如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等等。为了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应用型高校应该加强产教融合教育模式研究,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机制。产教融合,是促进地方高校与企业间实现良性互动的桥梁和纽带。产教融合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高校、企业、科研单位的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的学校教育与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和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7]。

从企业角度看,创新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创新包含增进式创新、产品与技术的突破性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新事业创新等[8]32。为维持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强化开放式创新。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生产企业为维持竞争优势,必须在充分利用内部技术资源的前提下,积极通过对外合作取得外部技术支持。企业在产品研发阶段应广泛听取供应商、顾客与外部合作伙伴的意见,努力使新产品适应市场需求,同时应通过与学术研究机构的合作,将外部的知识与技术融入企业研发,寻求技术解决方案。

由此可见,产教融合有利于企业与高校的共同发展。而要实现产教融合机制的创新,首先要掌握系统化创新的核心方法。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TRIZ)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TRIZ理论的核心是指导人们根据技术的发展演化规律进行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它着力于澄清和强调系统中存在的矛盾,其目标是完全解决矛盾,获得最终的理想解。人们运用TRIZ理论,可明显加快创造发明的进程。

系统工程与TRIZ理论是驱动企业转型和核心技术升级的动力来源,系统工程理论指导人们通过不断递进的问题解决流程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提高工作效率,而TRIZ方法则指导人们找到创新性问题解决方案。产教融合机制可以采取如图2所示的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关键在于高校与企业合作团队要通过集体努力,按照系统工程和TRIZ理论建构产品设计、生产与售后服务的最佳方案(IPPD),并取得双方高级管理层的认可。

图2 产教融合运作执行模式

从提案到系统运作,产教融合计划可划分为系统自提案、可行性评估、系统开发及系统运作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与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产教融合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与目标

表1中四个阶段的工作都要有高校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参与,以确保计划的专业性和可行性。高校参与人员应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重点考虑专业技术问题,而企业管理、售后服务方面的参与人员工作的重点是搜集并提供产品需求信息,为系统提案的可行性分析提供参考。

这里通过目前已有具体成果展现的产教融合案例,介绍运用系统工程与TRIZ理论创新产教融合机制的实践。该产教融合案例的合作单位是一家提供整体性设计咨询服务的设计服务公司。此公司以材质研究、品牌策略为发展核心,产品设计的创意主要由客户厂商提出,公司主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外观等方面的设计。在工作流程中,该公司一般先初步提出设计方案,征求客户意见后,再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变更设计。该公司长期为厂商设计量产性产品,公司自身的市场开拓力明显不足。鉴于此,在产教融合中,我们将重点放在了申请创新研发计划、促进企业发展与转型上。我们根据系统工程理论和TRIZ理论,帮助该公司将业务范围由委托设计扩展到根据消费者需求直接提出产品设计方案,这有力促进了产教合作双方的相互信任,也为学生到公司参加实习、实训创造了条件。

产教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它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产教融合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政府管理部门的参与和帮助。为此,建议各级政府从宏观层面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有力地促进产教融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1):133-138.

[2]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EB/OL].(2011-11-07)[2015-08-16].http://www.edu.cn/zong_he_801/20111107/t20111107_703821.shtml.

[3]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15-08-17)[2015-08-16].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moe_953/moe_958/20 1508/t20150817_200583.html.

[4]赵恒.系统工程方法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建设[J].广东电力,2008(1):64―67.

[5]李君,习纲,郭晓潞.系统工程在汽车电控系统开发中的应用[J].上海汽车,2009(11):31―33.

[6]Hitchins D K.Systems Engineering: A 21st Century Systems Methodology[M].Hoboken:Jon Wiley & Sons,2007.

[7]黄双华,蒲利春,陈伟,等.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有效途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4):124-126.

[8][美]蓝登·莫里斯.持久创新:创新原则、创新战略和创新方法的权威性指南[M].林均烨,洪伯毅,杨文广,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朱占青〕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16)02-0136-03

收稿日期:2015-09-08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SJGLX322)

作者简介:闫守成(1985―),男,河南驻马店人,助教,硕士。

猜你喜欢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
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力提升策略研究
七项技能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创新能力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