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记》战国四公子身份特质探徼

2016-07-14刘承礼

青年时代 2016年11期
关键词:平原君孟尝君食客

刘承礼

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成百上千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孟尝、平原、信陵、春申这战国四公子作为一个“好客喜士”的群像出现,又分别有一篇列传来专门记录。战国四公子出身六国中的大国,身上有很多共同点,他们都有着皇室血统,与生而来的特殊身份为他们日后的大作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同时,他们顺应社会大潮,积极通过养士来壮大自己的力量,树立自己的威名。他们又凭借自身的贡献及才华取得高位,身居庙堂之上将自己的大作为提高到了国家民族的高度。本文拟对四公子形象的身份与贡献作具体论述。

一、皇亲国戚,出身高贵

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及春申君黄歇,四公子的第一个共同点就是同为皇亲国戚,皆出身高贵。田文是齐威王之孙,齐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之侄。其父田婴是齐国三朝元老,先后为官侍奉齐威王、宣王与滑王。宣王时官至宰相,齐滑王三年时封邑薛县。后田婴死后,田文代立于此,是为孟尝君,所以很多史料还称孟尝君为“薛公”。同样的,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少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春申君是楚顷襄王弟。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中说:“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

二、喜好养士,食客数千

明代茅坤在论述《史记》时曾说:“今人读游侠传即欲轻生,读屈原、贾生传即欲流涕,读庄周鲁仲连传即欲遗世,读李广传即欲立斗,读石建传即欲俯躬,读信陵、平原君传即欲养士也。”四公子以爱客联传,喜好养士自然是他们的共同点。孟尝君在获封太子前(先秦及两汉初期,皇帝与其他有封地的诸侯王的嫡长子都称“太子”,到后来才专指皇帝的嫡长子),就曾劝谏其父:“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可见招贤纳士的想法在其少时便深植于心。而后“代立于薛”,主事薛县后,便倾天下之士,食客达数千人,目无论贵贱一律平等相待。

魏公子无忌,为人谦逊,礼贤下士,“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以致于争相前往相投的食客达三千人。他听说市井隐士侯生是一位贤者,便三顾茅庐前去拜请,经受他一系列的考验。他能真正信任自己的宾客,听取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价值。与大多数公子养士的沽名钓誉,盲目随从不同,信陵君无忌是为数不多真正发挥食客作用的人。平原君与春申君亦好养士,家中都有食客几千人。在战国后期,各国纷争的特定历史时代,各国要自立于世,离不开智囊团与敢死队的呕心沥血与舍生忘死。有公子们的礼贤下士,舍业厚遇,就有门客们的大义凛然与生死相随,也就有冯谖弹剑而歌,侯赢北向自刎,毛遂自荐等故事流传于后,形成一幅幅流传千古的动人的主客图。

三、官至卿相,举足轻重

四公子在其生活的历史时代,或因其皇亲国戚的特殊身份为其提供了向上的平台,或因其旁人无可比拟的贡献,都曾身居高位,官至卿相,在约从他国以求保全自身,以及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孟尝君田文,承其父田婴的封地,招揽天下食客为其所用,声名远播,以至秦昭王先后两次欲请其入秦为相。后齐滑王任其为齐相,魏昭王任其为魏相……或得或不得,孟尝君一人受到秦、魏、齐三国相位的征召,可见孟尝君其人在当时的影响。

平原君赵胜,曾官拜上将军,《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载:“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在都城邯郸被强秦所围的危难境地,率门客至楚成功约从。而在楚军与魏军未至,秦军趁此加紧猛攻,邯郸危在旦夕之时,听取李同之劝牺牲自己家族的利益,将全部家财充军,将夫人以下全部编人军队一同守城,最终保住了邯鄲,保住了赵国。

魏公子也不例外,《史记·魏公子列传》载:“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以加兵谋魏十余年。”可见魏公子无忌对魏国作用之重大。魏安釐王三十年,魏公子官拜上将军,“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遂逐秦兵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慑天下。”而后,“秦闻公子死,使蒙骛攻魏,拔二十城,初置东郡,其后秦稍置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茅坤在《史记抄》中曾如此评价:“以魏亡系本传,见公子系魏之存亡。”司马迁以魏安釐王二十年、三十年、公子死三个时间为节点,先后记叙公子退秦救赵;诸侯国闻公子挂帅纷纷前来依靠及公子死后魏慢慢灭亡三件事,将公子一人的生死联系到魏国一国的存亡,足见公子之于整个魏国的作用。

春申君黄歇,曾以“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的道理力劝秦昭王放弃攻楚的计划,使楚国免于一场战乱。而后在楚顷襄王死,太子完又质于秦无法归国继位之时,舍身遣送太子完离秦返国以承王位,为太子完得以继承楚王之位立下大功。太子完被立为楚王,春申君黄歇也被立为相,在著名的信陵君窃符救赵的那场战争同样中率领楚军支援赵国,为解邯郸之围立下功劳。后来又北伐灭了鲁国,为楚增加了国土。他为相二十余年,先后侍奉楚顷襄王、考烈王两位君主,也是当时楚国显赫一时的大人物。

司马迁作七十列传,是以“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为选材标准的,四公子身为皇亲国戚、王侯将相,重士爱才的共同点集中体现了当时“养士之风”的社会新风气,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关乎着国家的命运乃至整个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进程,在战国中后期的风云变幻中发挥了自己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平原君孟尝君食客
冯谖为孟尝君“买仁义”
毛遂自荐
鲸餐厅和它的食客们
毛遂自荐
Cartoons
毛遂自荐
谭拾子调停政坛恩怨
最悲伤的字
就餐卡一下
孟尝君识人用人高明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