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016-07-14

中国市场 2016年49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用人单位目标

陈 曦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0)

简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陈 曦

(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扬州 225000)

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本文简述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以期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指明方向。

职业生涯;生涯规划;定位分析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以全面认识自我为前提,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个人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专业特长等进行自我定位,对将来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职业所做的方向性安排,以及为之所采取的措施、付出的努力,力求实现良好的入职匹配,从而为今后一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2.1 目标呈现明朗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其最根本也是最现实的目标是初次就业成功,能拥有一个与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相匹配的职业岗位。至于如何来实现这一目标,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也可以制定比较明朗的阶段性目标。

2.2 年限具有阶段性

一般来说,按时间类型来分,职业生涯规划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人生规划四种,因此,可以结合自身条件和客观环境,制定期限可长可短的职业生涯规划。而大学生活是一个完整和固定的阶段,时间跨度从进校开始到毕业离校,生涯规划的做法,往往都是少数,并不具备典型性和代表性。

2.3 措施体现摸索性

一般的职业生涯规划,通常都是围绕职业发展目标,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比如与自身职业相关的学习培训、技能提高、人际沟通等。

2.4 处于最佳准备期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大学生而言,大学是职业成长发展的“大熔炉”,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步阶段。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不论是从时间、信息、思维、身体条件等方面来看,都是处于进入职业的最佳时期。大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为将来从事的职业做好各种技能和其他必需方面的储备,从而进一步提升职业竞争力。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要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常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尽管各人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都会有各自的侧重之处。但总体来说,应该要考虑以下四大要素。

3.1 自我评估

这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第一步。只有在职业规划时进行深刻自我剖析和正确评价自我才能获得最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自我剖析评估主要包括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价值观、专业等因素。总之,要弄清楚诸如“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这样的问题可以使个人在自我剖析评价的过程中善于分析和听取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使自己能够更全面认识和了解自己。

3.2 环境分析

这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人是属于社会的,即具有社会性,所以社会的需求等外部因素直接影响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那么,大学生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就要适应或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或是趋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实际情况来扬长避短,尽量发挥自己的最大个人优势,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最终职业生涯目标。也只有这样,职业生涯规划才会具有现实和实现意义。

3.3 职业定位

这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所谓职业生涯规划,至关重要的是找准职业定位。职业生涯规划按照时间跨度可定位为短期目标、中期和长期目标。所以,大学生们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要根据不同阶段来制定相应的职业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明确前进的方向并为之努力和奋斗。

3.4 实施策略

这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行动。为了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成功得以实现,大学生们在此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研究提出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策略和落实措施,把个人的目标量化为一步步的具体行为,通过具体的措施去一点一滴地实现,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职业目标。

3.5 调整优化

这是保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最终目标实现的有力保证。在实现既定的职业目标过程中一定会有诸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并且随着自己个人职业技能的提高和认知水平的完善等因素也使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会与原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有所偏差。因此,大学生们需要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行动措施,为保证最终实现人生理想而不断努力。

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4.1 有利于提升大学生个人综合竞争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前进方向,更表现在推动大学生能力素质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一是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很多学生一旦考上大学,往往感到非常迷茫,尤其是面对高校新环境,显得不知所措。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及所承担的责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弄清优势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及奋斗目标,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二是可以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职业生涯规划,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愿景和承诺。大学生一旦确定了目标,整个大学期间必然会心无旁骛地加强学习,充实并提升自己。换句话说,就是建立一种自我激励的机制,即使遇到一些困难,也会想方设法去解决,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然会得到充分调动。三是可以自觉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估和准确的职业定位,弄清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不适合什么样的工作,逐渐厘清发展方向、形成职业意向,从而更加自觉、更有针对性地通过参加职业素质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早培养自己的职业素质。四是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学校的专业设计、教学质量,也有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有社会需求。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大学生围绕将来的就业或职业,充分利用宝贵的大学时光去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适应社会竞争,打“有准备之仗”。大学生也必然会紧扣既定职业目标,并结合社会需求,有针对地去学习知识,提升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在就业竞争中“拔得先筹”。

4.2 有利于用人单位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之所以越来越严峻,不仅仅是因为大学生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更重要的是很多大学生没有准确的自我定位,同时对用人单位的需求把握不准。这直接引起了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聘难”共存的矛盾,而且这一现象在就业市场上比较普遍。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按照人岗相适的原则择业,这样也便于用人单位招聘到更加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为大学生走进用人单位后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大大减少用人单位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成本。加之有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大学生也会根据用人单位及具体岗位的实际,及时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调整优化,以便适应岗位需求、干得更加出色。总之,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就业,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更大作用,有利于用人单位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从而为加快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和人才支撑。

4.3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的构建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顾名思义,构成社会的各要素处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中去互相包容、协调运作以及良性转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大学生合理和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是保证其充分就业的基础,而大学生充分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大学生自身和谐发展和充分就业是整个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近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直接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对高校毕业生在毕业之际可以拥有一份让他们学有所用的满意工作呢?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显然是一个有效的途径。这就要求大学生从一进校就开始着手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为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早做准备,同时高校也要更加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引导,进一步提升就业率,帮助解决“毕业即失业”的难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1]殷清.新时期经管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中国市场,2016(43).

[2]赵慧.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J].中国市场,2015(11).

[3]孙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分析[J].中国市场,2016(4).

10.13939/j.cnki.zgsc.2016.49.225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用人单位目标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及实施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
走近美国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中日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