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6-07-14康淑芝

中国市场 2016年49期
关键词:成品油信息系统石油

康淑芝

(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 矿区服务事业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康淑芝

(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 矿区服务事业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4)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企业信息化,而推进企业信息化必将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在大量采用信息技术之后,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相融合,就可以强化和改进企业的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成管理,对企业的固有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产生强烈冲击,带来根本性的变革,使企业竞争性战略管理不断创新,提高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石油天然气运输;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

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以下简称运输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直属的最大的专业运输队伍,主要为中国石油各油气田、炼油化工和销售企业提供专业化运输、成品油及化工产品配送和其他综合配套服务。经过大规模的市场合并、空间拓展和领域扩大,如何在面临激烈市场竞争的局面中生产和发展,将其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作为一种资源集成起来支持企业进行战略性运营管理,将是其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

1 现状及问题

运输公司为适应疆外成品油配送业务发展的需要,在西北、西南、华北、内蒙古、山东、陕西、东北等地成立了分公司,与西南、陕西、吉林、华南、华东、内蒙古等大区和省区销售公司签订了成品油配送协议,承接了云南、贵州等31个省市的成品油配送工作,建立了依托和服务于区内外石油销售企业和遍布全国大多数省市的成品油公路配送网络。在向外迅速扩张的同时,随着管理幅度的逐步扩大,管理空间的不断延伸,管理难度也逐步增大,公司也存在着不少运营管理问题。

1.1 被动配送

运输公司各地的配送中心一般是通过电话或传真方式获得当地各加油站的配送请求,而且,根据加油站的要求,申请多少就给配送多少,这是一个被动等待的过程,缺乏主动性和全局性。而且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也容易造成空车返回,高的空驶率对物流成本来说几乎是一个致命的威胁,不仅导致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会使得第三方物流的利润源消耗殆尽。配送过程部分仍然处于盲区。

虽然目前运输公司率先在国内购置了按欧洲标准设计、具有事故防范应急保护成套技术的各类油罐车,在新疆、北京两地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卫星定位车辆管理系统,有效拓展了油品安全运输管理的范围,规范了司机的驾驶行为,堵住了运输途中的管理漏洞,为销售企业提供了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的环境。但现在问题是车载GPS系统安装率没有达到100%,配送监控盲区依然存在,而且目前公司在GPS建设中由于当地运管部门限制,监控平台多近34个,且各自为营,小、散、低现象严重,比较混乱,总监控中心对车辆统一管理根本无法实现。

与油库、油站具有固定场所不同,配送时配送车处于流动状态,目前公司对配送车离库到站——离站返库的过程没有实现100%监控,容易出现偷油、未按规定路线行驶、非正常停车等问题,一方面,是容易造成甲方各销售公司投诉,影响了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对于危险品的安全运输不能进行全程100%跟踪。无法监控的过程就会有高的事故发生率,尤其是对于高危险物品运送来讲,如果存在安全风险,它的后果是不言而喻的,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社会影响也是巨大的,当前公司已经承担了近70%的中油系统成品油二次配送任务。化工运输也已从新疆、西北全面铺开。每一辆车都时刻牵涉重大安全生产责任。如果这种缺少监控的局面继续下去,对公司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1.2 配送资源缺乏整合、配送路线缺乏优化

优化配送路线对物流企业运营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加油站的需求量、油罐车的容载量吨位、库存量三者之间往往相互矛盾、相互影响。目前,石油企业主要通过就近满足、就近匹配,调配相应资源较为容易,但很容易出现运输总里程多,满载率不高,油罐车数量需求较多等问题,但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从而导致配送成本较高。

产生如此多的问题,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往往与企业的成本紧紧相连。纵观物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可以看出真正促进物流业向高水平发展的是现代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并最终促进物流的信息化过程。从这个角度讲,运输公司实现在其新战略的运营管理中的最重要的问题无疑是信息化问题了。要想成为一个全国乃至跨国的运输物流企业,如果没有相应的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其战略目标的实现基本上是不可想象的。

2 建立运输公司信息化物流网络

运输公司目前的信息化手段仅仅是停留在静态数据统计和文字处理等初级阶段,部分车辆安装了GPS卫星监控系统,初步建立了各二级单位的门户信息网站,经营管理手段科技含量还比较低,尚未进入利用计算机进行动态管理和自动化控制阶段。此外,成品油物流活动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长鞭效应”。作为物流活动流程上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一级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各种决策制定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整个流程逆流而上,并且逐级放大。“长鞭效应”的出现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它会无形中增加上游公司的工作量,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同时,还会延长成品油物流活动的时间,降低效益。成品油物流中长鞭效应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企业成品油物流信息化程度低所导致的。

成品油配送制的建立,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有利于物流运动的合理化,从而能够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必然要进行系统化的信息化建设,要加强运输公司物流信息化建设,首先应该从成品油物流信息系统的建立入手。

由于运输公司成品油物流范围遍及全国31个省市,且运输公司的配送就是围绕销售公司开展,因此,运输公司配送信息系统应该以销售公司炼油厂、省级油库、地市级油库为核心,建立物流信息系统;然后再逐步深入到较小范围内,构建各分系统,如在地市级范围内构建以县级油库为核心的物流信息系统;最后形成从炼油厂到加油站的成品油物流配送信息体系。

因为相关的信息来源已经涉及销售企业,因此,在更高层面上的规划而言,应当以集团总部作为物流信息系统的中心来制定战略意义上的决策。首先,对于中石油集团公司,由于其规模空前的庞大,想一次性建立覆盖整个集团的物流信息系统是不现实的,因此先建立起一级成品油物流信息系统,也就是在各大炼油厂和销售大区(省和直辖市)建立成品油物流信息系统。初步建成后由总部根据各销售大区的销售情况调控各大炼油厂的生产,并制定由炼油厂到各销售大区的调配方案。其次,随着一级系统的成熟,可逐步建立更为细致和复杂的系统,主要包括市级公司、县级公司和加油站的二级成品油物流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应该是运输公司处于集团公司的二级配送信息系统。之所以复杂和细致,是因为二级物流信息系统所涵盖的范围更广,考虑的因素也更多。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建成的各级物流信息系统和分系统相互匹配,力求做到“无缝连接”,保持它们之间相一致的系统标准,系统建成后将实现与其他应用系统整合以及资源共享。实现石油行业物流信息化管理意义十分重大,通过以上循序渐进的努力和措施,必将大大促进整个石油行业物流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进程,从目前的为甲方服务角度转变为合作紧密的战略伙伴,高质量地实现石油行业物流流程最优化和决策科学化之目的。

总之,运输公司作为一家物流企业要在市场激烈竞争和高油价环境下,实现自己的新战略,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要构筑一个有竞争力的成品油物流配送网络,要提高整体核心竞争力,需要也必须构筑起强有力的信息系统来指导日常运营管理,应用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知识,对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和组织,从而实现物流信息化管理,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1]冯耕中.现代物流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姚城.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运作管理[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3]王兵.现代物流理论在成品油配送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15(11).

[4]王海茵.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4(22).

10.13939/j.cnki.zgsc.2016.49.110

康淑芝(1975—),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矿区服务事业部,经济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猜你喜欢

成品油信息系统石油
石油石化展会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成品油出口下降19%
成品油管道运行优化的研究进展
奇妙的石油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石油成品油销售业务发展的一些思考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