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并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的效果观察

2016-07-13门秀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7期
关键词:血脂异常脑梗死冠心病

门秀珍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并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的效果观察

门秀珍

【摘要】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并冠心病血脂异常患者的效果。方法 所有患者应用辛伐他汀口服降脂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常规心脑血管疾病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照两组医嘱执行效果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情况。结果 护理组医嘱总有效执行率为95.52%,高于对照组的82.09%(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改善显著(P<0.05),护理组其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脑梗死并冠心病伴发血脂异常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针对性临床护理可促进其病情的恢复,有助于疗效的提升。

【关键词】脑梗死;冠心病;血脂异常;护理

在临床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新陈代谢率的降低,肝脏的功能也会发生衰减,再加上后天如吸烟、酗酒、情志等[1]不良因素对肝脏的损伤,使得肝脏脂肪代谢能力受损,最终诱发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本身虽然对人体没有直接的影响,且不会引发症状,但是其可诱发血栓性梗塞、动脉硬化等,最终导致心血管系统及脑组织的损伤,引发一系列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在临床上,脑梗死、冠心病及血脂异常三病同时合并的病例屡见不鲜[2]。在临床上,本病患者除应接受完善的治疗之外,通过为期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也是其增强疗效、促进病情恢复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院开展了脑梗死并冠心病伴发血脂异常患者的临床护理专项研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遴选病例均为我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确诊并收治的同时合并有脑梗死、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的患者,合计134人。其中男72人、女62人。患者的年龄47~73岁,平均年龄(60.4±11.2)岁。患者的体质指数在18~35,平均体质指数为(24.3±4.5)。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67人。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比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治疗

所有患者均应用辛伐他汀实施口服治疗,每次服药剂量为10 mg,每日1次,合计服药3个月。

1.3 临床护理

1.3.1 对照组 本组在临床治疗的方案基础上,按照常规心脑血管疾病日常护理规范实施常规护理。

1.3.2 护理组 本组在临床治疗的方案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基础宣教: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应完善地沟通于其本人及家属,可通过口述讲解、赠送提示卡片、入院须知、在病房内或公共区域播放医疗科普片目进行血脂异常的疾病知识普及。其目的旨在于让患者明确血脂异常可能引发的一系列身体损伤,及这一系列身体损伤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使其在还无负面症状的时候即能够高度重视对自身血脂异常的有效控制。

(2)营养护理:血脂异常患者必须通过科学优化营养结构来限制能量的过分摄入,故需遵循低盐、低脂、低卡,高维生素、高矿物质、高膳食纤维这六大饮食原则。主食以粗细搭配的谷物为主,大量而丰富地摄入各种蔬菜水果,少量地食用牛肉、鱼肉等低脂肉类,且大量饮水。坚决避免暴饮暴食、吸烟、饮酒、禁食油炸或刺激性食物等。

(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对患者的诉求投以由衷关心的态度来倾听,向患者充分说明,血脂异常在早期是可以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的多重调节实现有效遏制的,同时对其狐疑、烦躁、恐惧等不良心态进行合理疏导,使其树立信心战胜疾病。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对其亲属实施观念灌输,嘱其有效地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宣教和疏导,并且监督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否合理。

(4)运动护理:科学的运动方案是消耗体内过剩热量、有效降低体重及血脂水平的重要非药物治疗方式。护理人员应充分评估其重要脏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而后为其制定科学的运动康复方案,为患者提供选择性强的有氧运动,如慢走、慢跑、广场舞、爬楼梯、中老年武术及功法、游泳等,每次运动1 h,每周5~7次,以患者能够适应运动强度,不会过分疲劳为宜,根据身体状态灵活增减运动量。另外,为避免独自运动的趣味性,护理人员应鼓励其前往自己所在的社区活动站,多多结交居住地相近的同龄患者群,共同进行运动康复活动,还可互相促进、互相鼓励、互相交流,避免了长期单独运动的乏味性。

(5)作息护理:科学规律的作息是保障生命生理活动的重要根基。因此,护理人员应监督患者将自身作息安排得合理化、规律化,每日入夜即及时就寝,不得熬夜,同时不饮用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并且禁止睡前剧烈运动或收听、观看导致精神兴奋影视节目等。若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失眠,可遵医嘱给予其安神药物或安眠药进行治疗。

1.4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完成后,比照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含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四个指标。

1.5 医嘱执行效果评估标准[3]

(1)完善执行:遵医嘱按时用药,掌握血脂异常基本知识,按时返院复查,严格执行健康生活方式,乐意听从医护人员的宣教及嘱咐。(2)被动执行:需在医护人员及家属监督下按时用药、返院复诊及遵循科学生活方式,对血脂异常基本知识有些许了解但有疏漏,对医护人员的宣教及嘱咐一脱离监管即阳奉阴违。(3)消极执行:拒绝医护人员及家属监管,经常漏服、忘服治疗药品,甚至私自减量或停药,偶尔在家属的严厉警告下断断续续地遵循科学的生活方式,对疾病基本知识不了解,严重排斥任何人对其施加的健康宣教。(4)拒绝执行:态度消极而强硬,经常拒绝治疗,拒绝调整生活方式,拒绝了解疾病知识,甚至经常主张强行离院。将(1)和(2)计入总有效执行率。

1.6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卡方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医嘱执行效果比较

护理组医嘱总有效执行率为95.52%,高于对照组的82.09%(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干预血脂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TC、TG、LDL-C及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改善显著(P<0.05),护理组其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上,按照传统诊疗理念,针对血脂异常医生均采用单纯的降脂药干预[4],而护理也主要针对冠心病、脑梗塞等可诱发症状的疾病实施症状或神经缺损方面的干预[5],对血脂异常这一无症状性病理现象并无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患者在医院治疗时,均只强调单纯用药,对患者的生活方式及心态变化并无顾及。因此,患者缺乏必要的疾病知识,缺乏对疾病的认真认识,因而在并无症状时,多选择坚持自己喜好的不良生活方式,对医护人员则投以消极治疗甚至抗拒治疗的态度[6]。事实上,各种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症状,均是建立在严重的心脑血管系统病变基础上的,而究其本质还是肝脏脂肪代谢紊乱引发的血脂异常[7-8]。而临床学者近年来普遍指出,血脂异常单纯用药其疗效非常有限[9],必须同时对营养因素、运动因素及心理因素进行管控和调节,才能最终遏制血脂异常水平的攀升。为此,我院对此类患者实施了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通过对其实施基础宣教及心理疏导,使其具备了积极配合治疗、重视疾病防治的优良意识,在此基础上对其实施营养、运动、作息等生活方式的管控,并监督其按时用药。这样一来,患者其血脂异常的症状可得到遏制,其原发或衍伸的病情也可得到有效的缓解,利于其功能恢复[10]。在本次研究中,护理组通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其医嘱执行力更强,对疾病的主观重视程度及调节生活方式意识更强。因而,护理组其患者治疗结束后,其血脂水平得到了更有效的优化。综上可知,脑梗死并冠心病伴发血脂异常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针对性临床护理可促进其病情的恢复,有助于疗效的提升。

表1 2组医嘱执行效果比较

表2 2组治疗前后干预血脂指标比较(mmol/L)

参考文献

[1] 杨世展.辛伐他汀强化调脂治疗脑梗死血脂高危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19):封4.

[2] 刘晔,方雪娟.社区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遵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38-39.

[3] 沈月凤,骆雪英,蔡丽萍.持续性护理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影响的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1,10(7):563-565.

[4] 肖志英,刘晓军.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40-541.

[5] 张翠英,赵玉芹,李荣华.实施细节护理对提高急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9):65-66.

[6] 张春娥.舒适护理在中风后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16):108-109.

[7] 崔换英.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7 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7(4):241-242.

[8] 唐甜.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11):179.

[9] 徐红艳.责任护士即日沟通在提高疗养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1,20(7):626-627.

[10] 刘琳,岳淑英,李金丽,等.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恢复、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39(5):330-332.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bnormal Blood Lipid

MEN Xiuzhen Interventional Room,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Dongying City,Dongying Shandong 257335,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erebr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abnormal blood lipid.Methods All patients used oral simvastatin lipid-lowering therapy.The reference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e care of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nursing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medical orders effect and blood lipid level situation.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execution group nursing orders rate was 95.52%,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 of 82.09%(P<0.05).The treatment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serum triglyceride(TG),serum 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and serum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before treatment(P<0.05),the improvement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nursing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P<0.05).Conclusion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dyslipidemia patients for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the disease effectively,contribute to the efficacy of ascension.

【Key words】Cerebral infarction,Coronary heart disease,Hyperlipidemia,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7-0260-03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7.197

作者单位: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导管室,山东 东营 257335

猜你喜欢

血脂异常脑梗死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警惕冠心病
社区老年人血脂异常体重指数及不良生活方式与慢性病的关系
社区对血脂异常人群的干预模式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老年血脂异常112例血脂达标情况分析
北京八角社区成人血脂异常的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