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肺论治分泌性中耳炎文献的中药分布规律*

2016-07-11王秉权

中医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频数中耳炎频率

申 琪,王秉权

(1.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河南 郑州 450004)



·文献研究·

从肺论治分泌性中耳炎文献的中药分布规律*

申琪1,王秉权2

(1.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2.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河南 郑州 450004)

摘要目的:通过检索相关从肺论治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研究文献,统计分析所用药物的特点和规律。方法:以“分泌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等为现代医学主题病名词,以“耳闭”“耳胀”为中医学主题病名词,以“从肺论治”“宣肺通窍”等为主题方药词,通过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频数分析,列出药物的使用率、四气五味等频数分析表。结果:有17篇文章入选,有69种药物共使用了327次。石菖蒲、茯苓、柴胡和黄芩等药使用率最高,这些药归属于开窍药和利水药,药性大多表现为寒、凉、平性,味道多属辛、甘、苦味,所用药物大多属植物药材。结论:从肺论治分泌性中耳炎的药物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肺;分泌性中耳炎;中药分布规律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或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以传导性聋和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是小儿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现代医学采用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鼓室置管术,或用以糖皮质激素、稀化粘素药物等治疗,存在争议[1]。分泌性中耳炎属中医学“耳胀”“耳胀痛”“耳闭”范畴。《证治汇补·卷之四》载“肾开窍于耳,而能听声音,肺也,因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故也。”耳与肺关系密切,耳朵位于人体的头面部,乃清阳之气上通之处,属于清窍。《温热经纬·外感温热篇》载:“温邪上受,首先犯肺。”由此可见,耳病的发生与肺脏关系密不可分,外邪最易犯肺,肺气的宣发肃降受限往往导致耳窍疾病的发生。该病多因风邪外袭,侵袭肺脏波及耳窍,影响肺主气的功能,进而导致耳窍经气痞塞出现胀满不适及闭塞感。肺气的宣发肃降失常,通调水道功能失常引发水液停聚耳窍。笔者浏览有关文献,从肺论治SOM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的文献研究报道较多,但是纵观所用药物,大多以经验组方为主,对于谴方用药的规律和特点缺乏系统性的评价。为探索治疗SOM用药规律,总结出高效、实用的用药配伍规律,本研究通过查阅、汇总有关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SOM的相关文献,对其中所用中药建立复方数据库,统计分析复方用药种类、四气五味、归经、药用部位,以及每味中药的使用频率等,以总结中药用药的配伍规律,为治疗SOM提供可借鉴的临床用药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文献纳入标准

1.1.1文献采用随机对照试验

所有从肺论治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或为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 controlled tria1 RCTs,采用随机数字表、计算机随机排列、抛币法、抽签法等分组)或为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生日的奇偶等分组),无论是否采用盲法都被纳入。

1.1.2文献研究研究对象入选标准

按照《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2]标准:①临床症状为听力下降、耳痛、耳内闭塞感及耳鸣;纯音听阈测听检查为传导性听力损失;声导抗图为平坦型(B型)或高负压型((C型)曲线;鼓气耳镜检查显示,透过鼓膜可以看见液平面或积液征。②有明确的排除标准: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③研究结果为干预措施的疗效评价:试验组单独使用中医(传统煎剂,现代工艺制成的片剂、注射液、胶囊)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西医措施,包括药物、手术治疗。

1.2文献排除标准

①增刊、资料汇编、个案报道、经验总结、理论探讨、综述、摘要、实验研究等类型文献;②非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或随机方法明显错误或随机产生的方法描述错误者;③缺乏诊断标准,组间均衡性差,结果没有疗效指标或缺乏规范的疗效评价标准。

1.3检索方法

以“分泌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黏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胶耳”为现代医学主题病名词,以“耳闭”“耳胀”为中医学主题病名词,以“从肺论治”“宣肺通窍”“治肺通窍”“治肺”“祛痰”“化痰”“豁痰”等为主题方药词,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年1月—2014年6月);以“SOM”“OME”及“Lung function”为主题词检索PubMed(1990年1月—2014年6月);此外,辅以人工检索的方法,将其中重叠的文献整合。

1.4统计学方法

检索出符合研究条件的相关文献后,以Excel 2003为数据库工具,建立文献中药资料数据库,录入所收录文献出现的每味药物的中药分类、四气五味、归经及药用部位。建立数据库时,注意数据的预处理,将之统一化。如橘皮与陈皮统一为橘皮,金银花与二花、双花统一为金银花,蝉蜕与蝉衣统一为蝉蜕等。为提高统计的规范与准确,中药的分类及性味等均按《中药学》[3]进行归纳,以SPSS 16.0统计软件包统计,采用频数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2结果

2.1纳入文献

从PubMed数据库中未检索出相关文献;从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共查找出相关文献37篇。最早的一篇文献报道见于1985年张顺华[4]撰写,其中11篇为综述文章或经验报道,26篇为临床文献,但临床文献中9篇文章临床观察未设立对照组,只是按照治愈、显效、好转、无效的临床改善标准简单报道。为提高文献的研究质量,将不设对照组的文献予以排除。按照文献纳入标准,有17篇文章纳入。见表1。

表1 纳入评价的文献

2.2频数分析

2.2.1所用各味中药频率分析

纳入文献共用中药69种,共用药327次。各种药相对使用频率按公式Yi=Ni/M,Yi是第i中药的使用频率(%),Ni是第i中药的使用次数(次),M是用药总次数(次),由于涉及的药物较多,只列出使用频率较高的前12味药物。见表2。

表2 前12味使用次数及频率值

2.2.2所用中药按功效分类的频数分析

所用中药按《中药学》[3]的参考标准分类,列出由高到低的使用频率,次数低于10不计。见表3。

表3 中药分类使用次数及频率值

2.2.3所用中药的四气五味频数分析

所用中药按寒热温凉平、辛酸甘苦咸分门别类,统计出所用中药的药性和药味的使用频率。所用中药的五味共出现397次,因为有些药物五味同时两种并存,如茯苓甘淡平,见表4。

表4 中药性味使用次数及频率值

2.2.4所用中药的药用部位频数分析

所用中药按取材的不同部位统计,列出中药取材部位的使用频数。中药部位共出现342次,因有些药物的药用部位有多处,如柴胡根、全草均可入药。见表5。

表5 药材部位使用次数及频率值

3讨论

从表1可以看出,有关从肺论治SOM的临床研究报道近两年较多,且有几篇是硕士论文,科研思路相对严谨,可以认为文献的整体质量是较高的,这充分论证了从肺论治SOM相对优势。从表2可以看出:开肺窍药和利水药是使用最多的药物,石菖蒲、茯苓、柴胡、黄芩、泽泻、甘草是出现频次最多的中药。从使用频率较高的前12味药物可以暂且总结出治疗SOM的经验组方,这为研究和开发治疗SOM的中药新药提供了一定的思路。从表3可以看出:解表药、化痰药、清热药、利湿药和行气药出现的频次高,这印证了SOM的中医病机,即肺气不宣,卫表郁闭,热邪郁滞,水液通条失常,水湿痰饮停聚耳窍为病,为研究中医治疗SOM病因病机提供了总的指导方向。表4总结出寒性、温性和平性中药是主流用药,说明本病很少见于大寒证,说明大多数患者的正气未损,患者体质鲜有亏虚证;同时也可以认为耳窍为清灵之窍,大寒大热峻势之药都不宜选用,为临床谴方用药提供了依据。辛味能行能散,淡味能渗能利,苦味燥湿,说明中医治疗SOM的主要原则是行气开窍、利水祛湿。从表5可以看出:根、茎或叶入药最多,说明治疗SOM大多以植物药为主,按照中医取类比象的说法,耳窍以通达为用,植物以通调为生,两者相通。

总之,中医从肺论治SOM有一定优势,通过分析文献报道所用中药的分布特点和规律,可为进一步研究从肺论治SOM和开发中药新药提供帮助。

4参考文献

[1]张志坚.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J].医学综述,2004,10(12):751-753.

[2]黄兆选,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48.

[3]颜正华.中药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张顺华.渗出性中耳炎治肺四法[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5,7(4):9-10.

(编辑陶珠)

文章编号:1001-6910(2016)06-0055-03

中图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6.06.28

作者简介

申琪(1971-),女(汉族),河南民权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耳科疾病的防治。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3810)

收稿日期:2015-11-11;修回日期:2016-03-09

猜你喜欢

频数中耳炎频率
振动与频率
儿童患感冒,小心中耳炎
无线电频率的特点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一类非线性离散动力系统的频率收敛性
学习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部曲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频数和频率
导航频率源的同步与控制
鼻内窥镜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