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胡疏肝散联合右佐匹克隆片对肝郁气滞型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2016-07-11张焕芝朱向东张静霞陈晓彤

中医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失眠症

张焕芝,朱向东,张静霞,陈晓彤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730000; 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3.临洮县中医医院脾胃病科,甘肃 临洮 730500)



·临床研究·

柴胡疏肝散联合右佐匹克隆片对肝郁气滞型失眠症的疗效观察*

张焕芝1,朱向东1,张静霞2,陈晓彤3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730000; 2.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3.临洮县中医医院脾胃病科,甘肃 临洮 730500)

摘要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右佐匹克隆(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74),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香附、陈皮、枳壳、川芎、煅龙骨、煅牡蛎、炒酸枣仁、炙甘草)加减,1 d 1剂,早、晚2次分服。治疗28 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8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5例,有效4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63.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SDRS临床表现评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症疗效确切。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治疗应用;失眠症/中西医结合疗法;肝郁气滞;右佐匹克隆片/治疗应用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时间比较长的睡眠质和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常表现为难以入睡、维持睡眠困难或者早醒等情况。持续的失眠症是抑郁患者的危险因子,也是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障碍的早期临床症状之一[1]。现代医学对失眠症多使用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物,甚则运用抗精神类药物来达到所需睡眠的生理要求。 这一类药物有会引起日间困倦和认知功能的损害等副作用,并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和依赖性。中药治疗此类疾病有明显的优势。本课题通过研究肝气郁结型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实行有效的干预和评价,探讨中医对肝郁气滞型失眠症患者的治疗作用,为该类患者提供理论和治疗依据[2]。2014年3月15日—2014年9月,笔者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疗肝郁气滞型失眠症31例,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收治的肝郁气滞型失眠症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男10例,女 21例;年龄平均(33.63±9.79)岁;病程平均(6±1)个月。对照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平均(34.59±9.92)岁;病程平均(6±1)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2.1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美国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3]中关于失眠症的标准。①主诉对睡眠数量或质量不满意,伴有下列1项(或更多)相关症状:a.入睡困难。b.维持睡眠困难。c.早醒,且不能再入睡。②该睡眠障碍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教育、学业、行为,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③每周至少出现3晚睡眠困难。④至少3个月存在睡眠困难。⑤尽管有充足的睡眠机会,仍出现睡眠困难。⑥失眠不能用其他睡眠-觉醒障碍来更好的解释,也不仅出现在其他睡眠-觉醒障碍的病程中。⑦睡眠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的生理效应。⑧共存的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不能充分解释失眠的主诉。

2.2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内科学》[4]中关于肝郁气滞型不寐的标准。主症:入睡困难,多梦早醒,情绪低落,或急躁易怒,喜太息,伴胸胁满闷,周身窜痛不适,时发时止,咽喉部异物感;头晕头痛,心悸健忘,月经不调,痛经,舌苔薄白或腻,脉弦。

3试验病例标准

3.1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以上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8~70周岁之间。③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 总分≥14分,1周内未使用过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或其他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者。

3.2排除病例标准

①严重躯体疾病,精神活性物质依赖。②既往对此类药物过敏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有严重精神疾病者。⑤器质性疾病造成的失眠者。

4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右佐匹克隆片,初始剂量3 mg/ d,1周 内视病情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 6 mg/d。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散加减,药物组成:柴胡 9 g,白芍15 g,香附9 g,陈皮9 g,枳壳9 g,川芎9 g,煅龙骨30 g,煅牡蛎30 g,炒酸枣仁15 g,炙甘草12 g。1 d 1剂,水煎浓缩至400 mL分早、晚餐后30 min服用。

两组均治疗28 d后判定疗效。治疗期间均不联用其他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以及任何具有催眠作用的药品。所有患者做到规律作息,禁止摄入茶叶、咖啡或含有兴奋性作用的酒精和咖啡因类的饮品和食物。

5观察指标及方法

①以睡眠评定量表(SDRS)总分在治疗前后的减分率作为主要疗效指标[减分率=(基线总分-治疗后总分)/基线总分],减分率≥80%为临床治愈, 50%~79%为显效,30%~49%为有效,<30%为无效[5]。②《中医诊断学》中关于肝郁气滞证的症状消失情况:入睡困难,多梦早醒,情绪低落,或急躁易怒,喜太息。

6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失眠症的疗效标准拟定。临床治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6 h,睡眠深沉,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 h,睡眠深度增加,但总睡眠时间<6 h。有效:症状减轻,睡眠较前增加不足3 h。无效:治疗后睡眠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7脱落情况

治疗期间,治疗组因出现恶心症状,脱落1例。

8统计学方法

9结果

9.1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46,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9.2两组治疗前后SDRS评分对比

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SDRS评分对比  分,±s

续表1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P<0.01。

10讨论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躯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完全成熟,也被大多数群众所熟知,而失眠这一疾病却成为广大群众最大的困扰,忧、思、恼、怒皆可导致失眠[7]。中医学认为:失眠主要与心、肝、脾3脏关系最为密切, 主要与情志内伤和肝气虚弱有关, 基本病机是气机紊乱[8],治疗应心、肝、脾同调。柴胡疏肝散出自《医学统旨》,主要功效是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主治肝气郁滞证。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兼引诸药入肝经;香附理气活血;川芳为血中气药;白芍柔肝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用;枳壳、枳实泻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动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加强疏肝理气之效,以达郁邪;煅龙骨、煅牡蛎重镇安神,平肝潜阳;炒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生津;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和胃、养心安神之效,使诸证自除。目前,用方多为个人经验,尚无对症的基础成方以供参考,且对治疗的单味药物认识、使用不多,影响了总体疗效[9]。因此,临床中应做更深入地研究,以治疗郁症患者。

11参考文献

[1]高治国,杨中高. 睡眠障碍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13,26(7):77-80.

[2]阿衣努尔·木合买提巴克,刘涛,胡晓灵. 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亚健康失眠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9):57-59.

[3]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5[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nc:3.

[4]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54-160.

[5]肖卫东,刘平,马弘,等. 睡眠障碍评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40-5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86-188.

[7]刘万枫,薛冠华,王珊娟.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6,13(3):177-179.

[8]刘述霞,王秀花,刘秀丽,等.电针治疗抑郁症118例[J].中医研究,2010,23(9):76-77.

[9]张文韬,张晓雪. 抑郁症的中医研究概况[J].中医研究,2015,28(3):72-74.

(编辑田晨辉)

文章编号:1001-6910(2016)06-0005-03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6.06.03

通信作者:张静霞,主治医师,zhangjingxia04@163.com

* 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5RJZA184)

收稿日期:2015-03-10;修回日期:2015-10-24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疗法失眠症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30例临床观察
益气活血法早期干预对冠心病陈旧心梗或支架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药结合艾灸治疗失眠症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蒙医艾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应用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