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国梦在高校大学精神培育中的导向性

2016-07-10黄文平徐文才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导向性中国梦

黄文平 徐文才

[摘要]大学精神不仅体现着高校师生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追求,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是大学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更是大学精神培育的指南针。中国梦对高校大学精神培育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理想信念的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精神;培育;导向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6) 09-0070-02

当中国梦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我们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理应跟随时代的步伐,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落实到教育中,让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以中国梦为重要导向,对大学精神进行认同、传承与创新。

一中国梦与大学精神的培育

教育家、国学大师汤用彤先生曾说过:“大学之大,在于精神之大,大学精神之于大学,犹如人之灵魂之于身体。”大学精神是广大青年实现成才梦的动力源泉,是大学的灵魂,更是大学生的灵魂。大学需要大学精神来支撑和引领大学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的灵魂,大学精神一直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因它不仅体现着高校师生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追求,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1]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座谈会上,对广大青年提出五点希望。习近平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由此可见,大学精神的培育工作直接关系着中国人才的培养工程,关系着13亿中国人民“中国梦”的实现,因此要想早日实现这一共同的期望,大学精神需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取得大学人共同的认同、继承与创新。中国梦是大学精神的应有之义;中国梦是大学精神培育的指南针;中国梦是大学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三个必须”,其中之一就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走向未来。因此中国梦需要中国精神,而大学精神的培育,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文化建设与培养。所以中国梦和大学精神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国梦指引着大学精神的培育,大学精神促动着中国梦的实现。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在其历史、地域、传统、文化环境的影响下,经过长期积淀而成就的共同理想信念、价值标准、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大学精神支撑大学人不断前进;大学精神规范约束大学人的言行举止。大学因其历史、地域和传统等的差异,大学精神有个性差异,但也有共性。从大学“共性”的角度来看,大学精神分为两大类,一类即本源性精神或称主体性精神,一类是为实现和表达本源性精神而需要具备的保障性精神。[2]实现中国梦我们所必须弘扬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我们大学的主体性精神。“大学精神在传承和发扬中就应该包含民族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发展者。大学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推陈出新、兼容并包,在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充分凸显我国民族精神的精髓。中华民族的不甘落后、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融入了大学精神中,中国大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体现着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3]因此,大学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精神为国家精神奠定基础。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培育好大学精神。培育好大学精神是大学为实现祖国梦提供思想支撑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内化于每一位中国人民精神世界之中的灵魂。

综上所述,中国梦对高校大学精神培育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二中国梦在高校大学精神培育中导向性的体现

大学精神的培育要渗透在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中国梦对高校大学精神培育的导向性着重体现在理想信念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四个方面。

1理想信念教育方面

当代大学生人生理想的确立需要中国梦的指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所指出的:“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4]因此,大学精神的培育,理想信念的树立,需要中国梦的渗透与融合,更需要中国梦的指引。

2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常由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几部分构成。中国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主要体现在对中国梦的正确解读,让大学生真正理解中国梦的价值意蕴、深刻内涵,自觉投入到中国梦的社会大合唱中。具体体现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将中国梦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在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平台,如党团组织、社团以及学生班级,运用广播、网络、报刊、海报、学生活动等方式,将中国梦渗透与融入其中;在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各二级学院以辅导员为中国梦的形象代言人,围绕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日常管理所产生的各种具体思想问题,开展中国梦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大学生将个人梦、成才梦和国家梦结合起来。

3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方面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在高校尤其是高校大学精神培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这一载体,在高校内部大力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可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帮助大学生树立人生理想,激励他们不断成长成才。由此可见,中国梦对高校大学精神培育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

在中国各大高校,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多以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为主要载体,把“中国梦”主题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各大高校都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其中多以“我的中国梦”征文大赛、演讲大赛、摄影大赛等活动,表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梦想,以此推动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传承大学精神。

4社会实践方面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中指出,要在各地各高校扎实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及时总结宣传“走基层看变化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典型案例及工作经验,精心组织开展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部署启动“梦想中国”大学生志愿者行动计划,引导广大学生深入西部、深入农村、深入一线,开展参与式观察和服务式体验,感悟由千万个“中国梦”组成的民族梦、时代梦,采撷征集有代表性的“百姓梦想”。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践行“中国梦”的有效途径,中国梦已经成为大学生教育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标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让大学生升华中国梦的深刻意蕴和内涵,传承、创新和升华我们的大学精神。由此可见,中国梦对大学精神的培育是具有一定指引作用的。

总之,社会的发展要顺应时代的潮流,高校的发展同样如此,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需要在伟大中国梦的感召下,从理想信念的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方面,以弘扬中国精神为基调,在原有大学精神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培育工作。

参考文献

[1][4]李玉琳,许营.弘扬大学精神,共铸中国梦想[J].家教世界,2013(8):248-249.

[2]袁祖望.论大学精神[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5):7-9.

[3]徐若虹,董志静,潘丙健.大学精神渠道路径的构建与实现[J].学理论,2014(17):258-260.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导向性中国梦
任务导向性训练与冰、酸剌激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
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患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论新闻记者如何把握好新闻导向性
提炼大学精神内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大学和大学精神的思考
大学精神的培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精神培育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必要途径
关于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校级课题立项导向性的建议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