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4—2014年软、硬式排球教学方法研究的文献分析

2016-07-10高泽谨柴亚强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文献分析排球教学方法

高泽谨 柴亚强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类法、数理统计法,对2004年至2014年11年间我国16种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刊载的37篇有关排球教学的论文进行特征分析。研究发现,十余年来,软、硬式排球教学方法的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从单项技术向整体技术迈进,研究方法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现代教育技术,并从实验实证方面探讨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教学方法;排球;文献分析;中文核心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6) 09-0039-03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方法运用得好坏是评价一节体育课质量很重要的一项指标,直接影响到一节体育课的目标实现与否。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各种教学因素,科学合理地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并能合理地加以组合,才能使体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由此可见体育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为此,我国学者和体育教师对排球教学方法做了广泛的、大量的研究工作。本研究对2004年至2014年11年间我国16种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刊载的37篇有关排球的论文进行特征分析。旨在进一步研究探讨排球教学的规律,为推动排球教学的发展和排球运动的普及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本文利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的中国知网(CNKI)期刊文献库的高级检索系统,以“教学方法”为关键词并含“排球”或“软式排球”,检索了体育类16种中文核心期刊2004—2014年刊载的论文,根据文章的内容对检索到的论文进行筛选,最终得到研究软、硬式排球教学方法的论文37篇,其中硬式排球27篇,软式排球10篇。在认真查阅原文的基础上,对所查阅的文献依照不同的层次和关系进行逻辑归纳分类。利用EXCEL软件,对所获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

二刊载软、硬式排球教学方法研究的文献现状

1学术论文的刊载量及期刊分布情况

通过查阅国内共计16种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得出2004年至2014年间各核心期刊刊载发行的关于软、硬式排球教学方法的学术论文结果统计表(表1)。

数据显示,16种期刊对软、硬式排球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视程度各不相同。2004~2014年,《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山东体育科技》《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等刊物没有刊登关于排球教学方法研究方面的文章。而《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沈阳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和《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的刊载量分别达到了40.5%、13.5%、10.8%和8.1%,说明这几种期刊对排球教学方法的研究仍然很重视。

2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所检的37篇文献依据研究主题的不同,进行了归纳分类,整理结果如下(表2):

根据文献论文内容的主要特征,结合教学方法的相关理论,可以将检索到的论文分别归入8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单项技术教法、整体技术教法、传统教法创新、现代教育技术引入、新教法探讨、效果分析、方法对比和现状调查。从本次统计来看(见表2),对传统教法创新的研究最多,其次是单项技术教法研究和教法效果分析,而对整体技术教法和对比研究的探讨还相对不足。

三结果与分析

1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

在笔者所查阅的文献中,对传统教学方法创新的研究成果最多,在教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方面。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主要有李晓全的《成功学教学法》,游江波、李骏的《南开大学排球教学“链式双螺旋”策略的研究》,苏新荣、李刚的《运动项目分群教学理论应用研究之———高校排球教学中的情景兴趣研究》,陈芒的《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运用“归纳探究式教法”的实验研究》,洪庆的《体育院校排球普修课中实施合作与竞争》。笔者认为,近几年来排球教学对传统方法的创新上主要有以下特点:(1)以传统教学方法为基础的同时又体现了不同学生层面对方法的创新运用。(2)体现了以“体育课程教学论”的强大理论为框架,但又不拘泥于其中。(3)教法中突出了让学生从过去的“干一行爱一行”向“爱一行干一行”的理念转变,主要体现在教法从学生的兴趣提升为抓手开展。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主要有翁志强、张军的《体育课程设计中的发展模式研究》,李茹、葛春林的《“双分”教学模式在排球普修课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侯玉鹭、黄钊林的《分层互助教学模式在体育院校排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林国宁的《快乐式体育教学与软式排球》。通过阅读文献,笔者发现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上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注重用实验实证的方法对排球教学进行了创新,主要体现在对软、硬式排球教学的课堂实用性上。二是注重体育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三是更加符合体育课的教育特征,体现在体育课中教师注重了对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提升。

2单项技术教法与效果分析

单项技术教法与效果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各刊载了5篇,其中,单项技术教法以方法的组合研究和方法之间的对比实验研究为主,主要有肖洪扬、周俊芬等人的《排球扣球技术教法优化组合应用的实验研究》,刘伟春、李志清的《明确目标与模糊目标的教学设置对排球垫球教学效果的影响》和《自主性与非自主性目标的教学设置对排球垫球教学效果的影响》。笔者认为,在排球单项技术的教学方法研究中有以下特点:(1)运用教学设计论、系统论、学习理论、教学论等原理,对排球技术教学法进行了优化组合。(2)同一作者对同一排球技术进行了不同方法的实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目标设置的明确与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之大。

在对软、硬式排球教学效果分析的研究中,乐玉忠的《影响高校普通本科排球教学效果的因素研究》中,以河南省普通本科高校的排球教学为例,探究了影响课堂效果的主因子及其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游江波、李骏等人的《体育教学有效促进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研究》则结合了南开大学排球教学实验,从运动项目技战术教学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探索出以体育教学的创新策略促进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程中庆、崔秀馥的《提高排球选项课教学效果的思考》就如何使学生在排球选项课上更好更快地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提高打排球的能力,在排球运动中增进健康、获得愉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等排球选项课教学的根本任务入手,总结出了教学中能应用的3点抓手。郭毅平、南征的《对高校排球基本技术的教学效果的研究》一文中,对教学过程中传、垫球的教学次序对教学效果是否有影响,在两所高校专项班男女生对比试验后进行了分析讨论。总体来看,对教学效果的研究是基于课堂和学生发展的问题之上,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并提出了可行性的方法,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3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和新教法探讨

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和教学中新教法的探讨,为软、硬式排球的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新的活力。与此同时,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理念上的碰撞。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引入中,充分发挥了网络和视频的优势,譬如像利用网络的CAI进行辅助教学,和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形象直观的教学课件,以及采用录像回放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和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在新教法的探讨中引入了“比赛—战术—技术”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策略的运用,依据排球六大技术间的联系,将它们优化组合成几组练习,按一定顺序进行教学的排球“串连技术”程序教学法。这些技术和教法的引入,使得原本就充满快乐的排球课堂变得更加热闹非凡,而同时带来的诸如“视频器材的摆放和视频回放的时机”、“录像拍摄的人员和拍摄的角度”等问题,对教师和课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4结论与建议

2004~2014年来,软、硬式排球在教学方法方面研究的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从单项技术向整体技术迈进,研究方法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引入了现代教育技术,并从实验实证方面探讨新的教学方法。但由于软、硬式排球各项技术均有其各自特点,所以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各不相同,对完全能胜任各项技术的统一教学方法的寻找与探讨实属不易。其次,应运用其他学科先进的理论,结合排球实际,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也很少。另外,对不同人群开展不同球体类型的教法效果的对比研究也很少见。因此,这些方面的研究探讨,也将是促进排球教法改革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饶林峰,孙振武,刘贞情,等.近九年来我国排球科研论文的文献综述———以体育类中文核心期刊刊载文章为例[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0, 23(1).

[2]李晓全.成功学教学法在排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8(4).

[3]游江波,李骏.南开大学排球教学“链式双螺旋”策略的研究[J].体育学刊, 2008, 15(4).

[4]苏新荣,李刚.运动项目分群教学理论应用研究之一———高校排球教学中的情景兴趣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0(4).

[5]陈芒.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运用“归纳探究式教法”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6(1).

[6]洪庆.体育院校排球普修课中实施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4, 48(4).

[7]翁志强,张军.体育课程设计中的发展模式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 32(9).

[8]李茹,葛春林.“双分”教学模式在排球普修课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29(2).

[9]侯玉鹭,黄钊林.分层互助教学模式在体育院校排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9(1).

[10]林国宁.快乐式体育教学与软式排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1(S1).

[11]肖洪扬,周俊芬,张新亚,等.排球扣球技术教法优化组合应用的实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6, 32(4): 59-63.

[12]刘伟春,李志清.明确目标与模糊目标的教学设置对排球垫球教学效果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3).

[13]刘伟春,李志清.自主性与非自主性目标的教学设置对排球垫球教学效果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 20(4).

[14]乐玉忠.影响高校普通本科排球教学效果的因素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9(2).

[15]游江波,李骏,袁晖.体育教学有效促进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09, 30(5).

[16]程中庆,崔秀馥.提高排球选项课教学效果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S1): 297.

[17]郭毅平,南征.对高校排球基本技术的教学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30(S1).

[18]顾伟农,刘兵.“比赛—战术—技术”教学理念在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中的运用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1(1).

[19]赵淑清.运用学习策略进行排球教学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28(9).

[20]华立君,刘大庆.排球“串连技术”程序教学法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6).

猜你喜欢

文献分析排球教学方法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小学排球教学策略刍议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慕课在中国研究进展情况的文献分析
基于文献分析的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研究述评
1例肺结核合并原位癌的病例报告
境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的现状和特点
气排球的大众文化属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