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我国证券交易制度

2016-07-05张丽丽

大东方 2016年5期
关键词:现状

张丽丽

摘 要:文章概述了证券交易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分析了我国证券交易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了引进做市商以完善我国证券交易制度。

关键词:证券交易制度;现状;做市商制度

一、证券交易制度概述

证券交易制度最核心的功能是将交易者的潜在供求转换成现实交易,这种转换的实质是价格发现,即发现市场出清价格的过程。因此,证券交易制度是交易所采用的用于集中所有交易者提交的指令以形成交易价格的一系列规则的总和,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规则:指令传递、指令执行和数据传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指令执行规则。

证券交易制度是指有组织的证券交易所为履行其基本职能而制定的与证券交易有关的运作规则。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认为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的内涵等同于交易制度结构。市场微观结构是指证券交易价格的形成过程和运作机制;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高级经济学家将证券市场微观结构具体化为证券价格形成过程中的四项微观因素,包括交易品种、证券市场参与者构成、交易场所构成以及参与者行为所遵循的交易制度结构,这四项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价格运行,但前三项一般由政府机构决定,因此,证券交易制度影响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是证券市场的内生变量。

流动性、有效性、交易成本、稳定性和透明度这五项标准构成了证券交易制度目标的五个方面,它们有着既统一又矛盾的辩证关系。证券交易的本质在于证券的流动性,证券通过流动以反映市场化的资本关系,反映特定的财产权利的交易关系,静止不动的资本是无法满足其要求不断增值的本性的。

二、中国内地单一的证券交易制度现状

1.单一交易体系导致单一交易制度

对于中国内地证券交易规则的单一现状,从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考察不难发现,其主要原因在于内地证券交易市场体系的单一性。我们知道,内地目前同时存在两个上市基准和运作方式完全相同的证券交易所(深圳交易所和上海交易所),而这两个交易所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上市提供服务,缺乏面向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市场;股票市场的服务对象90%以上是国有企业,以扶持民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为主的二板市场迟迟不能开市,服务于证券市场退出的场外交易也被禁止。而目前单一层次的市场体系既不符合国际潮流,也与中国内地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不适应,由于单一市场之原因使得我们的交易制度很不完善,交易规则和原则呈现出单一的现状,与入世后国际证券市场丰富的交易制度差距甚远,不能满足中外投资者的需要,所以必须尽快建立多重市场交易体系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重交易制度和交易规则,以适应未来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

2.单一的集中竞价制度不利于证券市场发展

集中竞价规则主要是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原则的体现,集中竞价的优点在于公开、公平、公正,因此被世界各国证券交易普遍采用。中国证券法第33条规定:“证券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应当采用公开的集中竞价方式。证券交易的集中竞价应当实行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但是,我们认为采用单一的集中竞价方式,而缺乏柜台交易与协议交易机制,无论在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利于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的发展。

3.现货交易原则贯穿交易始终,证券市场风险过大

对于证券交易的种类依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按照订约和清算期限的不同,可以将证券交易分为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等。现货交易是证券双方当事人根据有关约定,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交割,实现股票所有权的转让。融资融券交易是客户向证券公司交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或者交付部分证券,其应当支付的价款和应当交付的证券不足时,由证券公司垫付的交易方式,这种方式在世界多数国都存在,在香港证券市场就有开设进行融资交易的保证金帐户制度,以及在一定范围内的卖空交易制度。

4.中国内地证券的机构投资者缺乏

由此可见,机构投资者为数过少,严重束缚了中国内地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但我们可以推断,在逐步走向国际化的中国内地证券市场上,散户投资者地位的下降与机构投资者地位的上升,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中国加入WTO后,无论其证券市场开放与否,都将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中的一员,中国和国际证券市场的双向交流不可避免。于是,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策略成了必然。

三、我国证券交易制度的完善

1.营造国有股流通的制度环境,发挥做市商的作用

目前我国国有股(包括国有法人股)占股市全部市值的50%以上,如果国有股流通的禁令立即取消,则股市必然崩盘。但如果每年国有股减持上市的流量不太大,维持在市场可以容纳消化的范围内,就不会对市场形成太大资金需求压力;相反,它为我国股市的股票供应提供了充足来源,从而有助于降低我国股市的市盈率、投机性和风险性,为保证我国股市的正常发展提供了可能。

2.提高交易效率,促进股票的流动性

一般来说,投资者进行证券投资至少要付出两种成本: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市场交易的信息处理分布在两个层次上,即做市商对做市证券进行信息处理并据此提出报价,这种报价进而又成为投资者进行信息处理的重要参考指标。这种机制使投资者的信息成本大为降低,特别像我国的证券市场中,有大量散户存在,这种作用将更加显著。当买卖价差相同时,投资者的交易利润较竞价市场高,特别是当发生大额交易时,这种成本差异更加明显。做市商所提供的报价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较为准确的参考信息,有效地解决了中小企业上市后因股票流动性不足而受到影响的问题,有利于交易效率的提高。

3.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合理形成股价

配置效率的核心问题是交易信号即价格的准确。在一般的以做市商制度为交易制度的市场中,价格信号是这样形成的:做市商作为专业证券分析者优先掌握信息,通过合理分析得出报价,并将该报价交由交易者判断,市场对报价的接受程度反过来又促使报价向公平价格不断趋近,由此可见,价格的形成是做市商综合研究与市场竞争的双重结果,它具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准确度。

参考文献:

[1]曹凤歧,刘力,姚長辉.证券投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李恒光.证券期货投资—理论实务策略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3]黄小花.中国证券市场规范发展的制度对策.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3):78-80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猜你喜欢

现状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
卫生类高职校“专接本”的现状和管理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探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高职数学中微积分的教法讨论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