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防治与矫正探究

2016-07-05朱晓玲

大东方 2016年5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矫正防治

摘 要:文章分析中职学校学生常见的不良心理问题,抓住影响中职学校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预防和纠正中职学校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有利于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好地推进和深化职业学校素质教育。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生;心理问题;防治;矫正

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直接影响着社会相关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健康的心理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正是由于职教本身的特殊性,所以更应重视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笔者多年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经验,分析目前中职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抓住影响中职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对学生的行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中职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对策,以便对学生的行为进行防治与矫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中职学校学生常见的不良心理问题

1.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差,自觉性低,依赖心理强

中职学校的招生条件门槛放低,加上国家各种资助政策扶持职校学生后,各种低素质学生也都趁机涌进学校来,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连升中考试都没有勇气参加,甚至有些初中未毕业就提前离开学校,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认知水平较低,接受能力差。

2.易偏激,逆反心理较强

由于思考能力不强,无法从全局来看待事情,中职学校学生的自我意识太强,凡事喜欢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要,不顾及集体利益。在接受老师和家长批评教育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有时会故意和老师对着干。

3.自尊心较强,容易激怒和产生妒忌心理

有些中职学校学生自尊心非常强,一般对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教育非常敏感,遇事容易激动,稍不如意,就火冒三丈,做出爆发性反应,同时又不能严格要求自身,经常犯错误,把老师的批评教育看成是对自己的不满意,对自己的“管、卡、压”,经常把自己放在老师的对立面,用猜忌怀疑的眼光看待老师,故意拒绝和老师的交流。

4.缺乏集体荣誉感,缺乏协作精神

中职学校学生总体上有一定的人际交往障碍,经常过于欣赏自我而忽视别人的存在,个人荣誉凌驾于集体荣誉至上,与同学之间的交往缺乏牢固的基础,相互协作的精神不够,所以经常由于一点小问题就会翻脸甚至大打出手。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加不愿意与基本学生交往,更谈不上协作了,在自己的小圈子中封闭自我,缺乏集体荣誉感。

二、中职学校学生不良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学生自身的原因

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强。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经历了中考落榜的强烈心理震撼,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抱着“失败者”的心态,到中职学校是不得不来,无可奈何而来的,再加上社会对职业学校的偏见,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有较强的自卑感。

2.家庭问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但是家长的期望与孩子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由此产生两种心理压力,一种是怕自己的学习成绩和表现不符合家长的要求会挨责备而产生心理压力,另一种较懂事的孩子则怕辜负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心理压力更大。

3.社会环境问题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学生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从入校到毕业前,有一种潜在的危机感,社会上激烈的职业竞争,致使中职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4.学校教育问题

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偏爱优等生,歧视差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本以为到新的环境中可以重新开始,却由于一些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形式依然沿用中学,很多学生没有办法在新环境中树立自信。在学校里,学生们迫切希望得到了解,沟通信息、表现自我、寄托情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精力充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交往成为学生们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之间的磨合成为一个新的问题。而一些老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学生,损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压抑、烦躁、缺乏生活兴趣、性格不开朗等心理倾向,尤其是学生感到失望、自卑、忧虑、孤独的现象更为普遍。

三、预防和纠正中职学校学生不良心理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1.社会方面

(1)社会应该给予中职学校学生更多的关注。政府是社会的管理者,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中职学校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健康发展。政府有关部分也要加大对不良场所的打击力度,如学校周边的黑网吧,娱乐性场所等,为中职学校学生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同时也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体现教育公平。

(2)改变社会对中职学校学生认识上的偏见。中职学校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上对中职学校学生的素质和地位产生偏见。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中职学校学生自身不应该对职业教育抱有偏见,应该努力地在学校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中职学校学生是未来的一线劳动人才,肩负重任,因此社会要重视中职教育,平等看待中职学校学生。

2.学校方面

(1)重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要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和训练,调节学生的心理机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但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和学科化的倾向。要做好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工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時间、师资、场地等。

(2)充分利用班主任的工作特点与环境,将心理健康教育同班级管理、班集体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要求教师根据各科教学的特点适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和情感,激励学习动机,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发现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有厌学心理,所以专业教师应结合教学过程,从学生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入手,运用得力的措施,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调整,以达到因材施教。

(4)加强中职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的师德修养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所以要弘扬和培养新时期教师职业精神,塑造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忠诚教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以身作侧,以中职学校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

3.家庭方面

(1)要建立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舒缓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压力。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能否健康发展,家长的关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的心态是否健康,也同样受到家长对他们的心理成长是否关心。在现实中,中职学校学生的家长很多时候关注孩子的成绩更多于心理健康,在物质方面做的很好,但在精神方面做的不免,还未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生。如果家长能意识到这点,他们肯定会主动改善自己的行为并主动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们养成健康的良好心态。

(2)改变不良的教养方式。中职学校学生大部分是中考的落榜者,学习成绩不好,在初中甚至小学时就经常被老师遗弃,容易自卑,希望能得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家长如果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多跟孩子进行沟通,多鼓励、少批评,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多留意他们心理的变化,及时加以辅导,并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教养方式和调整好对孩子的目标期望值,让中职学校学生能够在一种和谐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使其身心能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汪艺.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9)

[2]赵登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分析.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9)

[3]黄玉梅.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阶段性特征及矫治对策.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0/6)

[4]李桂峰.论中职学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机制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

作者简介:

朱晓玲(1985—),女,汉族,广西合浦人,本科,讲师,广西钦州商贸学校。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专业教学、班主任管理。

(作者单位:广西钦州商贸学校)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矫正防治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改良横切法内眦赘皮矫正联合重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