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学生数学作业订正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2016-07-05邹海燕

大东方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调查思考

邹海燕

摘 要:订正作业,是学生学习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自我否定、自我整改、自我提升的发展进程,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教学.本文作者在调研当前小学生数学作业订正现状基础上,对提高小学生数学作业订正效果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订正;学习能力;现状;调查;思考

作业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之一,是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学习实情的有效“抓手”之一,是学生展示知识素养和学习能力的重要“平台”之一。订正作业,是学生学习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自我否定、自我整改、自我提升的发展进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订正作业的情况,在一定程度反映和呈现了学习对象的学习技能和水平。小学生由于学习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其学习素养、思维能力、智力发展还较为低下,数学思维、探究、辨析等学习技能还比较薄弱,导致学生在作业完成中,经常会出现解题不足或解答错误等现象,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有效、细致、深入的思考和订正。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作业订正效果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现本人在调研当前小学生数学作业订正现状基础上,对提高小学生数学作业订正效果进行简要论述。

一、当前小学生数学作业订正现状

近年来,笔者在批改、讲解数学作业过程中,发现小学生作业订正活动中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作业订正存应付心理,订正作业活动,需要学生主体的深入参与、深刻思考和真情投入。但部分小学生在数学作业订正过程中,存在着应付了事的心理,没有将作业订正活动作为自身巩固知识、改正错误、提升能力的有效“载体”,对作业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不能深入的思考和严密的分析,习惯于教师的讲授,不能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走过场、流于形式,导致作业订正活动效果低下,不能从本质上提升学习效能。

二是作业订正审题不认真,笔者认为,作业订正活动进程,是对作业内容重新审视、重新研析的过程。但部分小学生在作业订正过程中,不能够对作业内容进行认真、细致、全面分析,通过借助于教师的讲解或其他学生的告知,不经过深入思考,直接将解题过程“誊写”在作业纸上,不对作业案例中条件的内容、存在的关系、设计的意图、解答的方法进行深刻审查和研究,出现对订正的内容“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三是作业订正反思不深刻,教育实践学认为,作业订正的过程,应该是学习对象反思、整改、提升的过程.但由于小学生还未养成自我反思、自我剖析的能力习惯,在订正数学作业进程中,经常会出现订正作业“点到即止”的状态,不能对出现的错误原因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不能举一反三,对以往出现的类似情况进行回顾和剖析,导致订正效能和订正深度达不到预定目标.如在“路程类应用题”作业内容订正过程中,小学生在自主分析以及教师有效指导过程中,认识到该问题解答存在“不能利用路程与速度、时间的等量关系式”的错误,学生思考分析后认为,该问题应该采用“归一分析的方法,利用路程与速度、时间之间的等量关系式”的解题方法进行解答。此时,有很多学生到此为止,片面认为订正活动已经完成,而没有深刻挖掘改作业案例的深层次内涵,对该案例解题思路以及解题方法和解答该问题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没有达到作业订正提升学生反思、辨析能力的要求。

二、提高学生作业订正活动效能的方法

一是激励评价,增强学生作业订正认识,小学生虽然具有能动学习探知的积极一面,但也有畏惧懈怠害怕的消极一面,在学生数学作业订正过程中有着生动的展示。而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情感是学生能动学习探知的“内生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生数学作业订正过程中,要有效发挥自身引导、激励功效,利用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心理以及评价教学激励功效,与学生保持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肯定鼓励的评判,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鼓励融洽的学习氛围中更加主动、深刻地订正作业,思考分析.如在作业订正指导教学中,教师为激发小学生作业订正的主动性和深刻性,采用评价教学手段,对小学生作业完成出现的优点和长处,采用赞赏性、夸奖性的评讲语言,对学生出现的不足采用期待性、目标性的期望语言,使小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业订正、思考、改正活动。二是互动交流,提高学生审题分析能力。笔者认为,学生数学作业订正的过程,也就是重新审题、重新分析、重新订正的实践过程。但由于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智力发展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发挥教学互动特性,采用师生交流、生生合作等双边互动活动,推进学生分析、思考进程,认知存在缺陷根源,提高审题、分析能力水平。如在“有一个圆柱形的水桶,小明从这个桶的里面测量,量得这个桶的底面直径为5分米,高为10分米,试问这个水桶最多能够盛放多少水?”作业订正过程中,教师改变传统“学生自己订正”的单板活动,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引导学生开展探析案例活动,学生在学习小组共同讨论交流中,认为:“该问题条件以及解题要求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是一道关于求取容积体积的问题。但在解题过程中忽视了圆柱体积的公式,导致解题思路以及解答过程存在错误”。因此,该问题解答的方法应该是抓住问题条件中“水桶最多能够盛放多少水”关键内容进行分析。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审题更加全面、科学和严谨,同时,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辨析能力。

三是强化指导,提升学生反思整改效果,实践主义学者认为,订正作业不是简单的纠正错误,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刻反思、深入整改,“举一反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生作业订正基础上,要引导他们对深入思考作业完成过程中出现的解题思路不正确、解題过程不严密、解题方法不正确等问题,深刻找寻纠正和整改的方法策略,并能够以此类推,找出与此相类似问题解答的方法策略,从而使学生在订正作业的思考分析中,善于提炼、善于反思,形成良好的学习技能和习惯。总之,教师在小学生作业订正指导过程中,要将学习能力培养渗透其中,抓住关键问题,进行集中指导,提供反思、整改时机,让学生在作业订正过程中,获得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油房庄乡学区)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调查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