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自主预习

2016-07-05珠措

大东方 2016年5期
关键词:自主预习中高年级小学数学

珠措

摘 要:小学数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对学生其他的课程的学习创造了便利的条件,为学生养成严谨理性的思维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自主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了解和思考,促进生本结合,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本文主要通过针对如何激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预习的主动性进行分析,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主预习的方法,旨在为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高年级;自主预习

在新的课改要求下,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教学的重要目的和任务。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小学生处于知识认知的初级阶段,接受数学知识的能力普遍较弱,尤其是数学课程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预习的主动性,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自主、独立的数学意识,有效的领悟数学知识内容。

一、对小学生自主预习的思考

(一)自主预习能有效地促进生本结合

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断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还要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数学活动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知识的预习,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为课堂小组合作提供有效的话题。数学教材的内容要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学生也要通过自主预习积极主动的解决数学教材中的问题,主动接受教材的知识重点和难点,从而达到生本的有机结合。

(二)自主预习促使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

自主预习的实质就是学生主动探究的一个过程,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调动自己已经学习的知识点与新知识的有效结合。例如,在学习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材中真假分数的时候,学生在之前的数学课程中已经对分数的概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学生可以提前自主预习,根据教材知识中的描述根据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找出三种不同的分数。然后教师在课堂教授真假分数的时候,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可以及时的进行正确的回答。所以学生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经过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够在课堂中展示自己预习的成果,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并且通过自主的预习,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教师在学生自主预习中的引导作用

学生的自主预习不是学生完全独立完成教材知识的熟悉和掌握,而是应该适当的接受教师的指导。因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确定预习的知识范围,避免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尤其教师可以根据将要实施的课程内容,为学生的自主预习划定重点和难点,并且为学生提供有效的预习方法,实现对学生预习的高效引导。例如,学习多位数乘法笔算的时候,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确定学生预习的重点,且设计相关的预习题目供学生参考:“计算中遇到三位数中间有“0”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在这种设置问题的预习引导下,学生可以明确预习的重点内容和方向,明确三位数中间有“0”的乘法投入了一定的关注,注意到“0”不能漏乘。在这样的预习方式中,学生能够快速进入预习情境中,保证之后课堂知识学习的有效性,通过自主预习,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师授课的压力,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四)自主预习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

学生的自主预习是在自我实践中不断生成的一个动态过程,教师在学生自主预习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需要仔细钻研教材中的知识框架机构和内容要求,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存在的知识领悟情况进行合理的预设,整合学生在预习中可能需要利用的知识资源提供给学生,并且给学生设置预设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预习中积极进行问题的思考。例如,在六年级的数学教材知识中,关于圆柱表面积计算。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圆柱展开,发现圆柱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组组成的。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向学生提问:“圆柱转换后的表面积是否发生了变化?”学生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挥发现,圆柱的表面积就是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加上两个圆的面积,并且圆的周长和长方形的一条边长相等。

二、小学生自主预习方法的尝试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所以在小学高年级展开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培养是较为关键的一个时期。并且自主预习可以分为课内自主预习和课外自主预习,进行课内预习的目的是防止学生在预习中存在不自觉的行为,导致预习的效果不明显,所以展开课内自主预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预习并不是真正课堂知识的讲授,所以教师在参与学生自主预习的时候,应该设置较为简单的知识内容,作为学生预习的参考。学生可以在简单的预习内容中把握本节教材知识内容的主要方向,并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课外预习一般是为学生划定几个难度适中的练习题,让学生检测自己课内预习的成果。小学生的课外预习是一个不自觉的过程,所以教师要通过检查作业这一环节。观察课堂表现的方式发现学生自主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自主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了解和思考,促进生本结合,最大程度的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自主预习的引导,激发学生自主预习的主动性,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自主、独立的数学意识,有效的领悟数学知识内容,最终让学生找到自主预习的方法,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獻:

[1]宋志萍.浅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自主预习[J].神州(下旬刊),2015(11)

[2]唐志琼.小学数学自主预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4)

[3]刘雅双.如何引导小学生自主预习数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6)

(作者单位: 西藏昌都江达县青泥洞中心校)

猜你喜欢

自主预习中高年级小学数学
浅论初中物理课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生本理念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中对“自主阅读”教学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