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

2016-07-05王玮

大东方 2016年5期
关键词:对策

王玮

摘 要:会计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信息,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会计信息是否真实,直接影响到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是否合理有效。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本文从会计会计信息失真及其危害、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入手,列举实际工作中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而重点论述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和治理对策。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对策

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资金变动的财务信息,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载体,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评价经营业绩进行再生产或投资决策的得要依据。财会信息失真,形成国家资产的损失,国家税收收入的递减,涉及国家宏观调控,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减弱财会的经济管理职能,影响了经济成长,害处很是严重。因此寻找财会信息失真的起因,钻研出一整套非常有用的根治方法,是现今财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及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对国家经济秩序构成威胁,给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干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例如我国证券市场曝光的“银广厦”“ST黎明”等一系列上市公司造假案件实例,这些严峻的事实证明了虚假会计信息会使市场资源配置失灵,或者造成巨大的股市泡沫,构成金融风险,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威胁。

2.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关系到广大出资者的决策是否合理,关系到能否实现利用市场完成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

3.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比如:一些企业在会计报表上虚增开支,隐瞒利润,逃避国家税收;或夸大经营利润,以获取更高的个人承包奖金;一些处于转型期的国有企业,经营者通过不实估价改变国有资产的真实比例,将一部分国有资产划归私有。

4.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破坏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会计信息失真会使企业的产品定价、赊销政策制定等决策无据可依和从而导致企业间的无序竞争。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单位负责人、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管理手段落后

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的责任主体,需要对单位内部的会计行为负责,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在会计信息失真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一些企业领导为他谋取私利的目的或者为了推动企业的利益,可能指使会计师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如欺诈,设账外账,私设小金库等。

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不正常的行政干预。有些企业的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仍然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手段,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给企业硬性下达各项经济指标,是客观上诱发企业弄虚作假人为调节盈亏的原因。

2.经济利益的驱使

造假者为了能得到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或对政治利益的追逐,不惜铤而走险,不顾后果,采取种种对策,篡改和歪曲会计数据,截留收入,任意处置国有资产,挥霍浪费国家资产,把自身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3.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体制不完善

目前,在中国会计监督分为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内部监督是指企业自身的会计监督,外部监管是指在财政,税收,金融,审计等部门的监察。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许多方面,还没有与市场经济相融合。从会计监督的角度看,改革使企业拥有了自主权和灵活性,但一些单位领导有着自己的一套原则:当出现虚假的会计信息,会计人员表示质疑时,他说:“我是领导,我有说了算”;当问题被相关监管部门发现了,他说:“我只是一个管理者,我又不懂如何做账,这些都是会计的事”。正是因为这些错误的思想认知,才会导致会计核算监督问题日益深化,有的基本上失去了控制,由于审计监督任务重,外加注册会计师制度刚刚重新建立,人员知识老化的问题,还未能在外部对会计信息的质量问题进行监督。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1.強化单位负责人的法规教育

企业负责人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来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企业和机构负责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滥用权力,指使、授意、强迫财务人员做假帐,干扰或阻碍审计人员或监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只有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完善财务报告制度,完善审计及监督制度,推进举报,制约的法律程序,遏制违法行为,是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措施。

2.优化用人制度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要求财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不断加强学习。另一方面,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是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因此,企业要加强培训和后续教育,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平,责任心。在录用和聘任上通过考核和背景调查,保证财务人员的胜任度,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3.或有会计要素

区分资产与负债及损益表中经常性的收入、支出或不可再生的收益,损失的分离。在对企业无形资产(如知识产权、人力资源)和内部产生的商誉信息披露时,对影响企业经营潜在的收益和损失,要重点说明,合理地反映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和价值。

4.提高财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风险意识

提高会计人员的政策水平和思想意识,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措施。要严格执行《会计准则》,不能因为违背原则而扭曲真实会计信息。单位负责人进行会计监督。财务人员注意政治素养的提高和风险意识的防范。

会计信息失真会对会计的监督职能产生很大的副作用,会让决策失误,然后导致企业违法,破产,甚至导致国家经济决策失误。为避免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我们要不断完善会计法律法规,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完善审计、监督、披露、内控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加强业务培训和后续教育。随着我国会计环境和会计信息披露规则的完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会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彦明.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防止会计信息失真[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10).

[2]路明;企业会计失真的问题思考及解决探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8.

[3]张卫军;制度与技术视角:会计信息失真治理路径研究[J];财会通讯;2014.13.

[4]张明霞;基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的探讨[J];新经济;2016.03.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