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生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与培养

2016-07-05曾美英

大东方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培养

曾美英

摘 要: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不仅需要我们教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还必须加强提高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主动学习因素;培养

美国的约翰·S·布鲁巴克在他的《教育问题史》中说到:“最精湛的艺术,遵循的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所以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就要在提高自身教学素养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主动学习的培养。不过,在教育资源不均衡,学生水平差异化的现状下,高效课堂实现的途径没有固定的方法,还需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去探索、实践。

一、中学生主动学习性

学习主动性是指对学习活动起着启动、增强、维持和调节作用的主体动力系统及其功能。研究表明,推动学生进行积极、自主、持久的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系统由三个要素组成,即学习需要、自信心和情绪情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主要体现在直接学习需要、间接学习需要、学习目标、自信心和情绪情感等五个方面,学习主动性的形成包括外化和内化两个相辅 相成的过程。学习需要、自信心和情绪情感是学习主动性的三个基本要素。目前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学习主动性是影响知识、技能掌握和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如此,与学习主动性有关的内部心理品质,如需要、自信心、意志、情绪情感等本身就是个性中最活跃、最核心的因素,是影响主体性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因而,学习主动性也是教学的一个最直接、最终极的目标,而不仅仅是教学与知识掌握的中。

二、影响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因素

1.遗传和环境

在一定的遗传素质基础上,环境起决定作用,其中教育是学习主动性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具体说,学习主动性的形成过程是动力内化过程和外化过程相统一的过程。外化过程指从原有需要、自信心、情绪情感到现实学习活动的过程:内化过程是指从外部要求和活动到新的需要、自信心、情绪情感的过程。在外化过程中,如果外部要求或活动有满足学生需要的价值,并且学生有达到要求的信心,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引起和推动学习行为,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在内化过程中,如果学习活动及结果带来成功的体验、需要的满足,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促进外部要求与原有需要相结合,使原有需要得到扩展和深化,实现动力的内化。因此,提出要求、激发学习活动、经常让学生体验成功是培养学习主动性的关键环节。

2.自信心

自信心是指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自信心影响学生对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学习准备状态;影响对学习的坚持性和情绪调节。在教学活动中。良好的自信心表现为:相信通过努力能够提高成绩和能力;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满足,相信自己能圆满完成任务;能选择中等难度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进行学习;不被暂时的困难和失败所困扰,坚持付出努力;相信自己有用并积极向他人提供帮助等。 自信心的缺失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兴趣具有较大影响。它的缺失造成学生对学习的畏难情绪以及敷衍学习的行为,学习行为很难坚持,最后导致成绩下滑,而成绩的下滑和不佳也反过来作用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导致学生自信的逐渐缺失,最终走向恶性循环。

3.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对行为具有促进和激励功能,它是由外部对象或活动满足主体需要的状况所引起的主观体验。在教学过程中,人的各种需要(如认识的需要、交往的需要)与教学活动中的诸因素(如物质环境、教学内容、方法、人际交往)相互作用而被激活,引起诸如喜爱、期待、自豪、恐俱、焦虑等。积极或消极情绪,从而对学习起促进或阻碍作用。学生良好的情绪情感主要表现为:积极的人际情感,如喜爱、尊敬教师,喜欢和同伴相处;能体验到教学内容和环境中的丰富情感因素,有丰富的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情感体验;喜欢学校学习生活,少忧郁,情绪稳定并能自我调节、控制;考试时焦虑适度,能正常发挥水平等。这一因素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影响可通过教师适当的教学情境设置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

三、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1.结合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教学、提高语言艺术,吸引学生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能为学生架起探究的桥梁,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在积极思维、消化知识的过程中改組自己的认知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态度。新颖有力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完美结合的课堂气氛。创设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进人学习状态。创设问题情境,还能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深入了解学生并帮助学生树立目标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把学生只看成不懂事的孩子,凡事“唯我独尊”,整天“有好心,没好脸”,不愿与学生交流,学生怎能愿意接近你或接受你?上你的课也是迫不得已,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应从改善师生关系开始,要有一颗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心。

3.引导学生及时总结和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可利用班会课或每课下课前的一分钟,引导学生做自我评价:“这节课觉得自己在参与交流,主动探索方面做的还可以的请举手(或站起来)”。这不仅引导学生对一节课的参与状态进行总结,还是对学生自信心的考验,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参与课堂的那份成功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如果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求得答案,自己概括出定义、规律、法则等,那么他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将会越来越高,而所得到的知识也将会更牢固。自己克服的困难越多越大,其学习也就越积极。因此,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学生就会在愉悦的情绪中产生一种渴求学习的愿望,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该由学生自己去探索的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该由学生自己获取的知识,就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

参考文献:

[1]陈伟.中学生英语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学习策略之比较[J].科技资讯.2006(07)

[2]方荔贞.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8(10)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第七中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改革高效课堂培养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