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控视角下对中小企业营改增工作的思考

2016-07-05李华民

大东方 2016年5期
关键词:营改增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李华民

摘 要:随着“营改增”在我国的逐步推广,减轻了中小企业的税负,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的平稳发展。虽然“营改增”能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中小企业中存在管理模式粗放、内部控制不完善等问题,影响了“营改增”工作的效率。因此文章主要针对内控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营改增工作展开讨论。

关键词:内部控制;中小企业;营改增

“营改增”能够降低企业税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保障企业的发展。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营改增”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中小企业要重视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保障营改增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人员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内部控制在中小企业中是一项综合学科专业工作,其涵盖了审计、财务、会计、法律等学科内容,对于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较高[1]。因此,内部控制人员需要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重视内部控制工作的中要想,能够独立完成内部控制工作,并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但是许多中小企业都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人员,加上内部控制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不成分、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水平偏低,这些问题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水平不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智能化、信息化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与趋势。中小企业需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内部信息进行审核,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量,减少人力与精力的浪费[2]。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会使用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内部控制人员较少;此外,中小企业在引入先进的审计软件后没有重视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导致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受到影响。

3.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目前许多中小企业一般是让会计人员完成内部控制工作。这导致内部控制工作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这主要是由于制度存在缺陷。在实际时间过长中,总有某一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会产生偏差,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在企业或是中小企业中,要想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都需要设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若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合理,很可能导致各环节的工作无法有效开展。中小企业需要立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前景上,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抱残守缺。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应对策略

内部控制能够有效规避中小企业的内部风险,并且为中小企业的经济决策提供可参考信息资料,保障中小企业的有效发展,预防财务风险,推动中小企业的平稳发展。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得出以下应对策略:

1.提高内部控制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

要想提高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首先需要提高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进而提高其他部门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认知。首先需要基金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的调整,做好定时考核与规划,观察内部控制人员的各方面表现,通过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与质量;然后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工作的全面性,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提升中小企业的服务意识,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来解决问题,保障中小企业的有效发展。可以通过座谈会议、演讲、职业培训等方式,加强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进而培养其审计意识和思想。

2.中小企业要重视审计人才的培养

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技能水平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笔者认为首先需要从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出发,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人员管理机制,解决内部控制人员之间的交往过密的关系,保障内部控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重视中小企业中审计人才的培养,定期组织内部控制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审计能力;最后,重视内部控制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选择责任心强、职业道德好以及认真负责的内部控制人员。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与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水平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需要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中小企业为了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可以通过增设独立的审计部门,并选择专业素养高且思想道德优秀的内部控制人员,进而实现内部控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在此过程中,单位要认真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并且制定针对性发展计划,一步一步按照规划部署各环节战略,然后再設置科学的指标。只有清楚认识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才能够找到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才能够提高绩效评价效率,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的积极发展。

3.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相关规章制度的约束,才能够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就现阶段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分析,内部控制工作的重点在于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引导经济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保障中小企业的平稳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内部控制人员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学习,进而有效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流程与步骤;加紧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明确各职员的责任与义务,加强职业技能学习;将内部控制与绩效考核机制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内部控制人员的积极性。为了保障内部控制资料的真实性,需要严格按照各环节的流程与规范实施,进而保障内部控制的质量。中小企业要勇于创新,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加速内部控制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推动内部控制工作的进步,从而保障中小企业的平稳发展。

三、结束语

内部控制是中小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其能够保障营改增工作的效率,因此要重视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完善,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如何提高内部控制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成为现代中小企业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王佰华.浅析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1(8):25-26.

[2]王华茂.浅议营改增内部控制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3(32):11-12.

(作者单位:紫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

猜你喜欢

营改增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