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2016-07-05翁静波

大东方 2016年5期
关键词:经验问题

翁静波

摘 要:本文通过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的研究,归纳总结了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在制度建设、评估方法、评估机制等方面的经验。同时也提出了评估工作缺乏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职业的评估队伍、评估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优胜劣汰”的具体做法有待改进等实际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经验;问题

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从1990年开始第一轮评估,至今已经经历过数论评估。通过实验室各有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第三方评估机构(主要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出色工作、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的大力配合、各实验室的不断努力下取得了很多很好的经验。

一、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取得的经验

1.制度建设方面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机制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科研管理领域是一个重大的制度创新,而且主管部门根据我国科研发展的新形势,通过调查研究总结,不断出台指导性制度,优化和完善评估规则和评估指标体系,在制度建设方面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评估方法方面

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评估方法上长期坚持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估相结合,两者比重随着科研形势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充分发挥了评估的引领作用。在评估初期,定量评估比例较高,目的是调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积极性,先提升科研工作量。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评估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仅仅用量化指标已经很难对不同的类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作出科学的评价,为了应对定量评估,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始出现简单拼凑的现象,随后管理部门不断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调整,逐步将定量评价为主转为定性评价为主,实现了从评价实验室成果数量,到重视成果质量的评价,最后到只评价不多于5项的标志性成果的转变,引导国家重点实验室静下心来从事原始创新研究、注重出高质量成果。

3.评估机制方面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在机制方面取得的一大重要经验就是建立了“优胜劣汰”评估机制,通过奖励评估优秀的实验室,淘汰评估不合格的实验室,使得国家重点实验室“有进有出”,动态调整,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促使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更为重视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保持了國家重点实验室在国内外先进学科领域不断进取的动力和活力,使得实验室内部管理更为科学化、规范化,最终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实践证明,实行“优胜劣汰”的评估机制,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起到了引领、促进和激励的作用,增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竞争力,激发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产出重大成果。

二、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存在的问题

1.缺乏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职业的评估队伍

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宏观管理部门并没有设立或者委托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评估进行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在现有评估规则和指标体系不利于引导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进一步发展时,临时组建有关课题组对评估工作进行研究,作为一种应急措施难以保证研究的持续性和科学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是一项专业程度很高的工作,需要有一支专业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并且长期稳定的职业评估队伍,不定期地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抽查式常态化的评估,避免评估工作运动化,由于时间紧张,走马观花,无法深入了解实验室。由于目前评估专家组都是临时组建,难以建立对评估专家的长效监督机制。

2.评估指标体系有待进一步优化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指标体系虽然经过多次调整不断优化,但是我国科研事业发展日新月异,评估指标体系一定要不断优化完善,才能发挥好引导作用,不断提升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水平。目前评估指标体系中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实验室的特色和规模是一对矛盾,现有评价体系导向大项目、大团队和大成果,导致目前出现一些多学科的实验室拼凑堆积,甚至有些实验室纯粹是拼盘,只有体量没有特色,这对于单一学科特色明显的实验室非常不利,当然国家实验室作为在某个领域承担了国家主力军的责任,代表了该领域的国家水平,规模太小很难做出应有贡献,并且满足国家需求;现有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又各具特色,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差别也极大,虽然对于代表性成果有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之分,但是两者本身并没有可比性,现有的评估指标体系很难做到公平合理的评价;当前,很多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国防军工等保密工作,为国家国防事业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是现有评估指标体系难以对此类工作做出充分评价,如何做到防止泄密的同时又要能够充分评价是一个难题。

3.“优胜劣汰”的具体做法有待改进

评估实践证明,通过评估来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胜劣汰”是可行的, 是实验室管理中取得的一大重要经验。对优秀的实验室进行奖励,对较差的实验室进行摘牌,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增强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竞争力,激发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产出重大成果,得到了各方的肯定。但是在“劣汰”的操作上,在同一领域按一定比例进行淘汰的做法存在异议,如果严格按照评估规则,每年都必定有实验室被淘汰摘牌。

对于管理水平差,运行不够良好或者方向趋同明显的实验室应该淘汰或者合并。但是不同领域,甚至同一领域不同学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间差别很大,发展并不一致。某个整体较强的领域排在末位的实验室水平很有可能在其他领域就能评上良好,对于这样的实验室直接进行淘汰就是误伤,不但浪费了多年来国家投入的大量资源,削弱了该领域研究队伍的力量,也不利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焕瑛,张健.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专家的若干问题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4:108~111

[2]张健,谢焕瑛.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方法的若干问题研究.管理学报.2008,2:279~281

[3]孙晓兴.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综述.科学学研究.2007,2:381~384

[4]孙晓兴.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方法的探索与改进.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5:109~114

[5]王静,吴根,张延东.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的思考与建议.中国科技论坛.2007,9:96~99

[6]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中国基础科学.1999,2:98~99

[7]国家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国科发基字[2003]234 号).中国基础科学.2003,4:4~6

[8]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司.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修订的说明.中国基础科学.2003,4:8~9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猜你喜欢

经验问题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小经验试试看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
我对组织指挥作战的若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