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审美教学研究

2016-06-29张海霞

考试周刊 2016年48期
关键词:审美教学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张海霞

摘 要: 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如果教育理论不包括审美教育的研究,则是不完整的理论。语文是一种充满美丽的学科。语文教学内容是一个多层次、不同结构体系的美学。教育的中国主题教育如果缺少美,则将是一个糟糕的教育。仅仅拿教材来说,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我们可以依靠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帮助和指导学生充分感受美,欣赏美,准确地创造美。这对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审美教学 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自身不断发展完善的必然结果。从本质上说,“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指归的。而美育(审美教育)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手段。通过审美教育,不单单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其立足点是理想人格的塑造,是净化,美化人类。只有具备审美能力和创造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才可能让情感得到陶冶,净化心灵,得到精神升华,它的美化,进入生命最高状态。因此,审美教育是一个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精神世界水平。

一、在课文分析中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在文学审美方面,中学语文课文中包括一个个全面的形象美和各种各样的审美风格,比如苏州园林,朴实的美丽小橘灯,精致的外壳,等等。教师通过挖掘和分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一方面,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一方面理性指导、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首先,要抓住美的语言。高尔基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荷塘月色》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于诗意的图画,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哀愁。语言的中介使他们感觉到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激起活跃想象,生发出喜悦和满足。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其次,要抓住美的形象。美具有形象化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她外貌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

最后,要抓住美的意境。王国维的意境说已经为人们所认同。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确切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家所勾画的这幅深秋傍晚天涯游子凄凉的旅行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乌鸦是昏暗的,小桥旁边的人家是稀稀落落的。在荒凉的古道上夕阳残照,西风扑面,无家可归的游子骑的马是消瘦的,举目所见,整个景物是如此悲凉、凄惨。这实际上是无家可归的“断肠人”的审美感受与心境的写照,或者说是断肠人悲凉心境在自然景物上所打上的印记。

二、中学语文审美教育

语文审美教育是借助语文教材、语文课堂及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客观存在美的因素,强调的是以美育人,以美启智,从根本上讲,语文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改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三、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一种语言规范,又是文化和艺术,我们用来积累精神财富的一项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特色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首先,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审美能力,然后转达、感染学生,从而引发学生共鸣。其次,以正确引导学生对“美”的理解,启发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语文作为载体的美,时刻体现着不同主题。

三、在听、读方面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因此课文内容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阅读范文(包括教师和学生)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首先是激发情趣美。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审美兴趣。老师的角色,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个方向,即通过文本仔细反复品味,为其接受机制营造美丽的情感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进来。

其次是培养美的意识。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逐渐建立的。教师应珍惜,呵护,在阅读模式的文章上下工夫。阅读范文既有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如前者是导径的灯,后者则是寻路的杖。学生在寻路之时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小说、戏剧,通过声情并茂的反复吟诵,体味作品的美感,从而进入作品中特定的意境,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音,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就会积极主动地发现美、感受美。

四、结语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材料中无处不在,与当前审美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中学语文中进行审美教育也是必需的。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中的审美教育的内容,与各种各样的审美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将发挥很大作用,并有利于学生在早年追求美好的事物,感觉美好的生活,有利于他们形成高尚的情操。

参考文献:

[1]刘丽红.谈语文审美教育的作用[J].教育探索,2004.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3]张和发.寓审美情趣培养与语文教学中[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4]张万有.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

[5]王伯峻.浅谈语文课程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试论[J].学科教育,2002.

猜你喜欢

审美教学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
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运用情感教学实施初中音乐审美教育的探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小说的审美教学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