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院校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6-06-29黄少嘉邓振宇杨卓

考试周刊 2016年48期
关键词:改革与实践车辆工程课程设计

黄少嘉++邓振宇++杨卓

摘 要: 目前很多独立学院都开设了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宗旨,因此独立学院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有别于传统院校。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大部分传统高校和独立学院开设了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课程。传统高校在课程设计安排上常用的方法是向学生发放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按照任务书上规定的时间和内容在课外完成课程设计任务,指导教师定期检查课程设计进度。由于独立院校学生在学习能力与学习自主性方面都与传统高校学生存在差别,这就决定了独立院校在课程设计设置上不能完全遵照传统高校做法。本文针对独立高校的教学宗旨与学生特点,对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提出改革措施,通过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 车辆工程 课程设计 改革与实践

一、独立院校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设置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了独立院校在课程设计设置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生底蕴不足,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传统高校对车辆工程课程设计安排的做法是规定了学时和学分,但没有安排课表,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选择任何时间和地点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这样的课程设计安排赋予了学生较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是,相对于传统高校的学生,独立院校学生底蕴不足,在学习方面缺乏主观能动性,在没有指导教师课堂监管的情况下,无法做到合理安排时间完成课程设计与建模,导致课程设计不能如期完成,甚至为了应付指导教师的检查而复制其他同学的课程设计,从而使得课程设计设置的目的偏离初衷,几年下来,学生的设计能力得不到提高。

2.学生建模能力不足。当前大学生多为“90”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和学生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偏向理论的学习而忽视日常生活与观察实践能力的培养,甚至本专业的学生不认识汽车中常见的零部件,如,车用轴承、螺栓、油封等标准件,对复杂的汽车构件,如,离合器总成、变速器、驱动桥等更缺乏主观的认识。不少学生反映在宿舍或者图书馆进行建模时对事物概念模糊,导致建模无从下手。

3.指导教师工作压力大。传统高校的课程设计安排,指导教师会在指定的时间内对学生的课程设计进度进行检查,因此经常出现学生扎堆来办公室找教师检查课程设计的现象,甚至教师花费一整天的时间无法完成所有学生的课程设计检查,这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正常休息,而且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进度。同时,因为没有明确规定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指导时间,个别教师因为工作压力过大而忽略对学生课程设计的检查,或者分配给每个学生的检查时间不足,导致学生课程设计结果达不到要求。

综上所述,传统高校在课程设计安排上让学生课外进行课程设计,定期由指导教师检查进度的方法在独立院校这样的环境下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通过课程实践,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二、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课程改革措施

1.设置课程设计课程表。针对独立院校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的问题,将课程设计安排进学生课表,并且在实验楼里划分了区域,要求学生按课表的安排到指定区域进行课程设计,同时规定指导教师进行现场指导和监督。这样的安排可以现场督促学生准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防止抄袭现象发生,教师可以随时检查学生课程设计进度和结果,避免了扎堆等待检查的现象。

2.课程设计实验室规划。规划专门的课程设计实验室,除了提供学生课程设计必备的桌椅之外,还在教室中设置了相应的展示栏和展示柜。教室墙面装订了相应的课程设计成果图片,展示往年优秀课程设计成果,既可以鼓励学生认真完成课程设计,又可以为学生提供设计参考,帮助他们完成课程设计。展示柜主要是摆放相应的课程设计实物,方便学生随时进行实物观察,增强学生对设计目标的感官认识,加速建模进度。

3.线路改造。由于大量同学在同一时间使用笔记本电脑进行课程设计建模,需要大量电插排供学生使用,带来了相应用电问题,因此需要重新布置课程设计教室电路。在每个桌子上安装固定的插座,取消原来的移动电插排,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找到电源插头,从而消除了用电安全隐患。

4.进行交叉答辩。传统的高校,课程设计答辩方法是全部指导教师老师一起对全部学生进行答辩,每个学生安排一定的答辩时间。这样的方法需要消耗很长的时间,答辩效率低下。采取交叉答辩的方法,即每个指导教师抽签随机对某个班的学生进行答辩。采取这样的答辩方法,可以大大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提高答辩效率,同时可以起到互相监督的效果。

三、结语

经过这一次课程设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使得课程设计的课程设置目标得到了实现。教师实时监督指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设计能力。同时,实验室的设备和场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学生对汽车实验室的设备和零部件更加熟悉,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这样的改革成果,不仅得到了学生与教师的认同,而且获得了学院领导们的大力支持。相信这样的改革能为学校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改革与实践车辆工程课程设计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应用型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车辆工程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实验室开放探讨
面向区域产业的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基于一体化教学《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课程的改革
通识教育背景下行政文秘专业建设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车辆工程专业企业培养方案研究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