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起“三位一体”的心育框架

2016-06-20徐咏雪

中国德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三位一体学子心理健康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这是鹤壁高中(以下简称“鹤高”)一直以来的不懈追求。五十多年励精图治,五十余载春华秋实,正是在这样一所拥有浓郁校风、优良学风的菁菁校园,一代又一代师生不断用科学和艺术的方法,积极探索、勇于求真、辛勤开拓,努力创新,坚持用文化、课程、活动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文化引领,心理健康教育

深入人心

长期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富有人文精神的学校会影响人、感染人。因此,我们开展了校园景点名称征集活动,充分发挥师生的能动性,使学校的景点更富有人文色彩和文化内涵,让每一处景观,每一个角落都成为育人的基地。真正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校园名人广场中,汉白玉精雕的名人塑像栩栩如生,两两相对凝视,似在交流着什么。东厢由北向南,分别列坐的名人为李四光、鲁迅、詹天佑、祖冲之、孔子,西厢由北向南,分别列坐的名人为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诺贝尔、达尔文、贝多芬,一中一外,科技人文,互为补充,用名人们的光辉事迹感召每一代鹤高学子。

校园内主要干道的东西之路以历史文化名人或文学巨匠名字命名,南北之路以理学名仕之名命名,寓意文理纵横、达观天下。政道路旁所种树木为樱花,阳春三月,烂漫盛开,落英缤纷,配以绿化带中各种应季的蝴蝶兰、红花草、金娃娃鲜草等,徜徉其间,甚是壮美。道路两旁学校栽种了桃树、杏树、山楂、石榴等果树,每年果实成熟之时也是毕业年级学子离开母校之际,累累硕果昭示着学生的美好前景。中间主干道,我们又亲切地称成为状元文化长廊,左右两侧灯箱上分别是我校历届考入名校的学子介绍,激励在校学子们努力读书,实现自己的名校梦想。

每年,高三学子在毕业之际都会在美丽的校园留下印记。毓秀亭,是2011届学子留给母校的一座木制亭。毓秀,意为凝聚天地灵气,孕育优秀人才。它与南侧石亭——博雅亭遥相呼应,我们亲切地将二亭比喻为男生和女生,一石一木,一刚劲、一柔美。我们相信,鹤高这块钟灵毓秀之地,定能培养出一届又一届的优秀人才。2012届学子毕业时留下了半亩塘和方桥。半亩塘的名字,取自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塘上筑桥一座,名曰:方桥。借用唐代诗人韩愈的诗“君欲问方桥,方桥如此作”得名。半亩塘以两心相依琢其形,意为学子眷恋母校,师恩永志不忘。圆塘方桥,浑然一体,诠释了“外圆内方,直道身谋”及“事在人为,境由心造”的修身理念。

半亩塘上矗立着一株海棠,它是学校的心愿树,也是我校岁月如歌的见证者,或与鹤高同庚,原依于西校区沁芳池之傍。癸巳阳春,乔迁于半亩塘之畔。每年春来之时,冠盖如伞、花朵成簇,芳香沁满校园。每年毕业季,都会有毕业学子将对母校的美好祝愿挂在树上祈福,学弟学妹们也会在此表达对学长的真诚祝愿,愿他们金榜题名学业有成。

课程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枝繁叶茂

根深方能叶茂。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心理健康教育更应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校根据每个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普遍存在问题的不同,开设了不同的心理课程,编入班级课程表,列入常规教学课程计划,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心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丰富的课程内容和资源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配备了充足的心理健康活动器材,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课程,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吸引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课程教材除了使用教育部指定的参考教材外,学校还积极开发符合学校及学生发展实际的《鹤壁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鹤壁高中学生心理档案》等,不断更新观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本土化、系列化。高一年级的适应课程,高二年级的情绪调节、人际辅导课程,高三年级的心理减压和励志教育专题课程等异彩纷呈。

目前的高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过惯了衣食住行完全由父母包办的生活,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感到很不适应。周围是陌生的环境,从初中时期班里的佼佼者到现在高中班里的默默无闻;从以前的呼朋引伴到现在的形单影只。再加上高中课程难度的骤然加大,一些学生深感无所适从。高一新生适应课程的开设无异于给高一新生一剂“强心针”。如开学之初的适应课程——《高中,我来了》,以游戏“棒打薄情郎”的方式开始,规则是:找两位同学,一人扮演“指挥官”,另一人为“寻找者”,“指挥官”随机从班级名单中抽取三名同学,由寻找者来找,其他同学不准给予提示。寻找错误需接受“指挥官”的惩罚,被寻找的同学需在游戏最后依次介绍自己的名字和兴趣爱好。活动结束时,有同学发表感受时说:“同学之间的交流是相互的,如果我想让大家认识我、喜欢我、愿意和我做朋友,那我首先得主动去和同学交流。”在紧张刺激又充满欢声笑语的过程中,在生动活泼的游戏中,学生之间加深了了解和认识,增进了感情和友谊,无形中形成了良好的班级氛围。

活动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硕果飘香

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强化体验的最佳方式,而心理健康教育更是需要活动来开展。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发现,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效果良好。

校园心理剧大赛让学生在竞赛中走向和谐。校园心理剧是近年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较为有效的方法。它是将角色扮演、角色互换、内心独白等心理治疗的技术,通过表演的形式对团体进行的一种辅导和教育,集教育性、运动性、趣味性于一体。学生们把在学习、生活、交往中的烦恼和冲突等搬上舞台,在剧中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把心中的苦恼和对人生的思考借助舞台剧演出来。心理剧《我是谁》通过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境况下的系列追问,情景的再现,让扮演者随着剧情的发展逐步认识自我,也让更多的学生观众从中受到启发。

十八岁成人礼让学生明确责任、勇于担当。十八岁是诗的年龄,更是担当的年龄。在激昂的旋律中,在庄严的仪式里,在嘹亮的誓言声中,一批批学子穿戴整齐,紧握右手,在父母和老师的见证下,高呼“为了父母的希望,为了青春的梦想,我们绝不辜负十八岁的韶光……”缓缓走过精心设计的十八岁成人仪式之门,带着感恩与责任,带着独立与诚信,从此,告别浮躁、懵懂和迷茫,迎来沉稳、睿智和坚定。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分别发表感言。这是一次责任教育,让学生懂得从现在起应该学会独立、敢于担当。这也是一次理想教育,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远足拉练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永不言弃,勇争第一”“挑战自我,扬我班威”……绵延数公里的队伍,学生肩扛鲜艳的校旗和五颜六色的班旗,身着自主设计的标志性班服,踏着豪迈的步伐,喊着嘹亮的口号,一路高歌向着30里外的目的地进发,这是我校每年4月30日例行的高三远足励志拉练活动。作为一项既有健身价值又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远足励志拉练活动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而且能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还能将在拉练活动中获得的信心、力量和面对困难的勇气迁移到学习和生活中去,成为学生成长中永恒的回忆和动力。

心语润心田,阳光满校园。全体教师围绕教育教学主旋律,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工程,逐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为师生打造温馨的心灵家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乘着教育改革的春风,我们将奋勇前行,继续谱写教育事业的崭新华章。

【徐咏雪,河南省鹤壁市高中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李 诗

猜你喜欢

三位一体学子心理健康
北在哪?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基于“三位一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研究
论“有趣、有用、有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
浅析高职院校三位一体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