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待体育课是学校教育品质的保证

2016-06-20龙宝新

中国德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爬树体育课校园

龙宝新

近期《扬子晚报》报道,苏州某初中校园开设了“爬树课”,此闻一出即引发各方哗然,质疑之声四起:爬树也能成为体育课?进而思之,似乎见怪不怪,原本就该与自然、生活融为一体的体质教育,现在却已变得面目全非。在保护学生安全的名义下,校内跑跳代替了自然界中的跋涉与探险,学校竞赛项目代替了生产生活中的劳动,体育课堂更多时候被局限在训练房内;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名义下,很多学校还私改国家课程标准,公然将体育课上成了自习课……可以说,人类体育课程的发展史正是疏离大自然、远离真实生活、退守学校教室的退化史,体育课最终从人生的主课跌落为学校、教师最不待见的辅课。因此,苏州这个学校的“爬树课”一出,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忧虑重重。

其实,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身体,是人学习、生活的本钱。体育,是全面教育的根基,任何反本为末的教育思想都将受到教育规律的严惩。在应试教育的严重挤压下,中小学体育课备受轻视,失去了原本与生存生活密切关联的形态;这也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喜欢程度的下跌。现在在学生心目中,体育课早已不再像儿时那么可爱,而是被迫地做做操、打打球、跑跑步。这样一来,体育课既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又得不到学生的青睐,难怪不能发挥它的功效和魅力。如今,“玻光粼粼”的近视镜群体、弯腰驼背的小身板们和超重的肥胖儿童,不仅让美丽的校园风采大跌,更警示我们,未来一代的身体素质已经亮起了红灯!

这样想来,校园“爬树课”无疑标示着当代体育课创新的方向。好的体育课一定是源于生活、源于大自然的,一定是对学生生存技能培养、兴趣发掘、品行形成都有帮助的课程。爬树,既是一项原始的生存技能,又是一种儿童娱乐的传统方式;爬树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体能的增长,还有挑战自我的勇气和应对生活的智慧。好的体育课不会像竞技体育一样,把一系列的数字指标作为训练的目的,而是要让孩子回归到生活的本原与大自然的怀抱中。

我们再次强调,应试与升学绝不是孩子成长的唯一目的,健全的体魄和生活的智慧才是真正要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教育不应该压制儿童自由个性的成长,更不应阻碍儿童健康身体的成长。因为,身体是学生一切思想和才能的载体,健康的体质是儿童成人成才、终身发展、一生幸福的源泉和基石。善待体育课,开好体育课,提防各种体育课的异化现象,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本分,更是学校教育保证品质的责任与坚守。

责任编辑/刁佳慧

猜你喜欢

爬树体育课校园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牵牛花爬树
讨厌的理由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一只不会爬树的小猴子
狗为什么不会爬树
老师,我喜欢你,这是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