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绝校园欺凌的根本在于推进友善教育

2016-06-20王翠华

中国德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杜绝霸凌言行

王翠华

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向各地印发《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对中小学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这是我国近年来首次从国家层面对校园欺凌进行治理,凸显了中小学校园欺凌的严重性及治理的紧迫性。

笔者认为,校园欺凌固然需要通过专项规章制度进行干预及整治,但预防胜于惩罚,法律法规的治理显然不是杜绝校园欺凌的根本途径。细察中小学校园欺凌整治状况,欺凌事件发生后对学生进行惩处,或事前宣传整治欺凌的相关法律及法规,都只是惩罚、警醒、告知学生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对其他同学实施欺负、侮辱的言行,是法律不允许的。然而,惩罚、警醒、告知是远远不够的,更根本的途径在于对学生晓之以理,从理据上引导他们明白缘何法律禁止该类言行;该类言行在道德上如何违背人性,何以不应该;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有何危害。从而在思想源头上截堵霸凌的产生,铲除其滋生的土壤。

因此,整治校园欺凌迫切需要转变观念与思路。杜绝霸凌的根本在于踏踏实实地对中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尤其是其中的友善教育。友善是一种道德情感,更是一种道德责任,它有着深刻的思想及历史渊源。亚里士多德把与友善相当的友爱定性为公民生活中必需的德性,孔子把与友善相当的“仁”推崇为人的道德义务及社会人伦关系的出发点。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友善进一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指导、评价社会成员价值取向的一种善恶标准、一种规范性和导向性的道德力量。

此种情况下,友善理所应当要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友善价值观培育,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建立对他人的信任与关爱,在关爱他人与感受他人关爱的过程中体验人的价值和尊严;指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观察社会,避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和极端;以宽容、友好的态度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体谅他人,为他人着想,互敬互让,逐渐形成友善的情感及品格。

总之,通过友善教育,在学生的心灵播种友善的种子,引导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开出”与同学的友谊之花,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并进一步辐射社会。惟其如此,才能在源头上杜绝校园欺凌,还原中小学校园之宁静与和谐。

责任编辑/邱 璇

猜你喜欢

杜绝霸凌言行
珍惜粮食
逆转人生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校园霸凌行为现状及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言行就像种子等
语录
杜绝初春老化肌
漫画论语(四)
马晓春杜绝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