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的临床分析

2016-06-19孟春娣

当代医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产钳产褥胎头

孟春娣

第二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的临床分析

孟春娣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时产钳助产和剖宫产的利弊,以便在临床中选择更有效的方式降低对母婴的负面影响。方法 选择168例第二产程异常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产钳助产组(81例),剖宫产组(87例),对产钳助产组与剖宫产组从决策到分娩时间、分娩后母婴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产钳助产组用时(15.6±2.7)min;剖宫产组(30.2±4.2)min,产钳助产组在出现第二产程异常后从决策到分娩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剖宫产组(P<0.05);产钳助产组产妇共出现产后出血2例,产褥感染3例,而剖宫产组的产后出现13例,产褥感染11例,产钳助产组发生产后出血或产褥感染的几率明显少于剖宫产组(P<0.05);产钳助产组共出现新生儿异常状况15例明显少于剖宫产组29例(P<0.05)。结论 在第二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能够减少对产妇及新生儿的伤害,是解决难产,降低剖宫产率的重要手段。

第二产程;产钳助产;剖宫产

第二产程是指从产妇宫口全开到胎儿娩出的过程。在分娩过程中如果出现第二产程异常,可能会导致第二产程延长或停滞,从而增加新生儿窒息和母体产后出血的几率,因此妥善处理第二产程异常,对于母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1]。产钳助产和剖宫产是解决第二产程异常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受到医学技术、产妇主观认识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产妇会选择剖宫产解决第二产程异常问题,造成剖宫产在临床使用更为普遍,剖宫产率上升[2]。为了探讨在第二产程异常时两种分娩方式对母婴造成的影响,本文选取168例第二产程异常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第二产程异常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产钳助产组与剖宫产组,其中产钳助产组81例,剖宫产组87例。所有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头位妊娠,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24.6±3.2)岁,身高、体质量、孕周以及新生儿体质量方面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产程异常的主要表现为:胎儿宫内窘迫42例,宫缩乏力38例,胎方位异常34例,胎头下降停滞26例,头盆不称21例,妊娠合并症7例,需要缩短第二产程。有的产妇同时存在多种表现的第二产程异常,按照最先出现的症状进行归类统计。

1.2 方法 当产妇出现第二产程异常时,医生要根据产妇情况制定分娩方案,并与产妇及家属共同协商决定,医生要履行告知义务,产妇及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后,方可采用对应方案进行分娩[3]。本研究采用的剖宫产术是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由医生沿子宫下段横切口中点处向子宫体方向剪开子宫体肌层适当长度,形成“T”型切口,抓胎儿足娩出胎儿[4]。本研究采用的产钳助产方式主要包括低位产钳助产和低中位产钳助产两种。低位产钳助产胎头双顶已达坐骨棘平面以下,先露骨质部已达到+3以下,胎头矢状缝已转至骨盆出口前后径上;低中位产钳即胎头双顶径已达坐骨棘水平,但未超过坐骨棘平面,胎头矢状缝仍在骨盆出口平面的横径或斜径上[5]。产钳助产主要适用于第二产程过程,需要宫口开全、胎膜已破等条件,在分娩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降低对母婴的伤害。在进行低中位产钳助产时,均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指标:(1)从决策到分娩的时间;(2)产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以及软产道损失情况;(3)新生儿窒息、头皮血肿、面部擦伤以及肺炎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录入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从决策到分娩时间上的比较 产钳助产组用时(15.6±2.7)min;剖宫产组(30.2±4.2)min,产钳助产组明显少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产妇影响方面的比较 产钳助产组产妇共出现产后出血2例、产褥感染3例,而剖宫产组的产后出现13例,产褥感染11例,产钳助产组发生产后出血或产褥感染的几率明显少于剖宫产组(P<0.05);在对软产道损伤方面,产钳助产组与剖宫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钳助产组发生软产道裂伤11例,其中宫颈裂伤1~3 cm 2例,会阴切口向内延伸4例,阴道血肿3例,会阴不规则裂伤2例,在缝合后4 d拆线,伤口愈合良好。剖宫产组,子宫下段裂伤5例,切口向两侧裂伤5例,术后缝合5 d拆线,伤口愈合情况良好。见表1。

表1 产钳助产组与剖宫产组分娩方式对产妇的影响分析[n(%)]

2.3 对新生儿影响方面的比较 产钳助产组共出现新生儿轻度窒息3例,重度窒息1例,面部擦伤4例、头皮血肿3例、新生儿肺炎4例;剖宫产组出现轻度窒息7例,重度窒息7例,面部擦伤6例、头皮血肿6例、新生儿肺炎3例,产钳助产组对新生儿的影响少,更优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产钳助产组面部擦痕4例,剖宫产组6例,未留下疤痕,其余症状经过治疗均恢复健康,没有对新生儿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见表2。

表2 产钳助产与剖宫产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分析[n(%)]

3 讨论

第二产程异常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及时结束分娩是降低负面影响的关键[6]。产钳助产和剖宫产都是解决难产问题的重要手段,但是从研究数据来看,产钳助产方式在缩短时间、减少对母婴影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在决策到分娩时间方面,产钳助产相较于剖宫产的术前准确相对简单,剖宫产不但需要进行麻醉、备血,而且还要通知手术室准确,耗时较多,而产钳助产直接可以在产房进行,方便快捷[7]。

在对产妇影响方面,剖宫产分娩由于产程比较长,而且子宫下段长时间受压,导致子宫下段出现水肿,弹性较差,严重影响子宫平滑肌的收缩[8]。加之当第二产程异常时,胎头位置比较低,已深入骨盆导致取头困难,极容易造成出现切口撕裂,导致产后出血。而且剖宫产分娩由于产程较长,对阴道检查次数较多,细菌逆行造成感染、异物污染切口,同时由于出血较多,机体抵抗力下降,出现产褥感染的几率增加。产钳助产有效缩短了产程,避免了剖宫产对产妇带来的影响,在产后出血、产褥感染方面明显低于剖宫产,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在软产道裂伤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在对新生儿影响方面,由于产钳助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结束分娩,胎儿迅速脱离缺氧环境,因而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发生重度窒息的几率。从整体上看,产钳助产组对新生儿的影响少,更优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由于第二产程异常时,胎头位置过高或者胎头较大,在进行剖宫产和产钳助产时,都容易造成对新生儿的伤害,因此两种方式都要进行充分的检查,了解胎头和骨盆的情况,并进行综合评估后抉择,减少对新生儿的伤害。

根据当前的临床研究发现,剖宫产带来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剖宫产婴儿患多动症的几率明显高于产道产儿。而正确使用产钳助产能够缩短产程,对母婴影响较少,是解决难产,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手段,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1] 薛艳芳.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妇分娩后出血量的关系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32):63-64.

[2] 王美丽.低位产钳助产术10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8):134-136.

[3] 魏振玲.第二产程异常产妇产钳助产和急诊剖宫产的临床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5):91-92.

[4] 旷文佳.头位难产孕妇不同分娩方式的选择分析[J].当代医学, 2015,21(8):52-53.

[5] 徐正芳.徒手转胎位处理头难产的临床医疗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4,12(29):20-21.

[6] 盛丹.为第二产程异常的产妇采取产钳助产与剖宫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6):119.

[7] 尹维,王建华.阴道产钳助产用于分娩困难产妇的临床价值[J].医学综述,2015,21(62):1134-1135.

[8] 王兴柳.第二产程异常时产钳助产与剖宫产的临床对比[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4):92-9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6.015

云南 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民医院(孟春娣)

猜你喜欢

产钳产褥胎头
产褥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低位产钳术在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
产褥感染的预防措施
剖宫产术中使用产钳临床探讨
产钳助产和自然分娩经康复治疗后盆底肌恢复的效果观察
胎头高直位的诊断与治疗
产钳助产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胎头位置异常临床分析体会
新式剖宫产手术中应用改良胎吸术助娩胎头56例临床分析
胎盘病理检验在防治产褥感染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