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艺术关键词(十三)

2016-06-10张玲

公共艺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艺术家智慧

张玲

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是一种土地再开发项目,目的是为了缓和城市用地的紧张。在英国,城市更新又被叫做城市重建(Urban Regeneration),在美国则被称为城市复兴(urbanRevitalizatin)。它兴起于发达国家,20世纪40年代后期较为集中出现。城市更新项目不仅包括商业区迁移、建筑物拆除和人口再安置,还包括政府利用土地征用权将一些私有物产纳入公共建设项目中来。在郊区,此类项目被称做村落更新,但实际上运作方式不同于城市更新。通过城市更新项目,不仅兴建了诸多的城市风景线,也在世界城市历史和人口统计学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城市更新既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譬如说一些城市在容纳了更多高速公路后的确缓解了拥堵问题,但是也导致了城市版图的无计划蔓延。城市更新被支持者们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改革的途径;但在批评者眼中,它只是政府调控的一种手段。它虽然巩固了现存的社区群体,却破坏了旧有的邻里关系。

城市更新的早期项目多为复兴商业中心或美化街区住宅,随着时间的推移,项目制定的方针政策更趋完善,增加了诸如减少环境破坏、加大投资以及为城市注入活力等内容,通常这些项目的兴建都是围绕着大型或小型商业区的开发,所以说今日的城市更新项目已是许多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手段。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或者说愿景,它通过信息通信技术(ICT)系统整合了多重解决方案,以一种安全的方式去经营城市资产(城市资产包括地域信息系统、学校、图书馆、运输系统、医院、发电厂、供水网络、废物处理系统、执法机关以及其他社会服务部门等等)。信息通信技术可以使城市政府部门与社区和基层组织实现互动,从互动中政府能够及时了解地方新闻、明确城市发展目标,以及拟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政策。信息通信技术可用来提升城市服务系统的质量、业绩及交互能力,减少无谓消耗和资源浪费,促进市民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通过运行传感器设备和实时监控系统,传输来的信息得到进一步分析和处理,而信息的迅速收集是解决当下政府部门办公低效的关键。目前已逐步引进该技术的城市部门有政府服务部门、运输部门、交通管理部门、能源部门、医疗部门、水利部门、创新城市农业部门以及污水处理部门。创建智慧城市的目的是通过科技提高生活品质,提升服务效率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智慧城市能有效地管理城市流动人口并应对各种难题和挑战。

欧盟不断致力于打造向大都市迈进的智慧城市发展计划,在欧洲数字化议程(Europe's Digital Agenda)的讨论中,欧盟拟定了一系列计划,2010年计划的重点是加强信息通信技术服务的创新和投资,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根据奥雅纳(Arup)的评估,到2020年,智慧城市服务系统的全球市场收益将达到每年四千亿美元。

目前智慧城市这个词的含义仍有些模糊,因此出现了不少具有相似含义的词汇,例如网络城市(Gybeville)、数码城市(Digital city)、电子社区(Electronic Communities)、弹性城市(Sexicity)、信息化城市(Informationcity)、智能城市(Intelligent City)、知识型城市(Knowledge-basedCity)、网状城市(MESH City)、远程城市(Telecity)、电子乌托邦(Teletopia)、电脑普及化城市(UBiquitous City)和有线城市(Wkedciy)。

智慧城市的技术和项目已在一些大型城市得到推广,这些城市包括米尔顿·凯恩斯(Milton Keynes)、南安普顿(Southampton)、阿姆斯特丹(Amsterdam)、巴塞罗那(Barcelona)和斯德哥尔摩(Stockholm)。重大科技变革、经济转型和环境变化势必催生智慧城市的出现,全球气候变化、经济重组、逐渐网络化的销售和娱乐、老龄化社会、城市人口激增,还有不断上升的财政压力都是影响到智慧城市出现的因素。

社区发展

联合国给社区发展(CommunityDevelopmerit)下的定义是:“社区成员聚在一起,参加集体活动并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社区发展的意义十分广泛,它给市民领袖、社会活动家、市民及专家提供完善社区的各种实践机会,其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强大、更富有弹性的社区。

社区发展这个词汇不单单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其他英联邦国家等英语国家流行,还出现在拥有社区发展组织的东欧国家,例如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牛津大学出版社发行的《社区发展日报》(CommunityDevdopment Journal)从1966年开始就在其主要论坛上发表研究和宣传国际社区发展的理论或实践文章。

社区发展力图给予社区里的个人和团体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社区发展活动的组织者也必须学会如何与人合作以及提高社区的知名度。社区发展的运作方式已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银行、欧洲理事会以及欧盟都曾采用过这些方式,社区发展对促进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政治發展意义重大。

社区艺术

社区艺术(Community Arts)有时也被叫做“对话式艺术”(DialogicalArt)、“社区参与式艺术”(Community-engaged Art)或“基于社区的艺术”(Community-based Art),指发生在社区背景下的艺术活动,这类艺术通常需要艺术家与非专业人员共同合作,可采用任何媒介与手段,并以社区成员间的互动和对话为基本特征。20世纪60年代后期,社区艺术的概念被提出来后随即引起一股实践的风潮,并迅速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国蔓延。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社区艺术这个词则更多指当代艺术项目。

社区艺术以社区为主导,强调草根市民的参与,常常发生在经济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居民在社区组织者的领导下,聚在一处,通过艺术的形式去表达某种思想和主题。近些年,社区艺术的主题还加入了可持续、环保等内容,有时专业艺术家和演员也会参与其中,众人参与创作的过程如同催化剂一般,给社区面貌带来巨大改变。

在英语国家,社区艺术的活动地点往往是社区的艺术中心,视觉艺术(美术、影像、新媒体)、音乐、戏剧都是它常见的表达方式,英国的很多艺术公司就承接这种基于社区的艺术活动,并时常邀请当地社区的非专业人士共同参与。

与公共艺术相比,社区艺术的活动区域更多是在社区、街道,而公共艺术的实践则根植于社会司法、大众以及通俗的教育方式,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区别。在艺术领域,社区艺术意味着一种特殊的实践,它强调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协作,更注重艺术对社会的改变,当然,作品最后的完成推广也需要社区居民的授权许可。

参与式艺术

所谓参与式艺术(ParticlpatoryArt),是指观众直接参与到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他们也是该作品的共有人、作者或评论者,因此,如果没有观众身体力行的参与和互动,就不是完整的参与式艺术。备受好评的参与式艺术代表作有奥古斯图·鲍尔(AugustoBoal)的《被压迫者的戏剧》(Theater0f the Oppressed)以及阿兰·卡普罗(Allan Kaprow)的《即兴表演》(Happenings)。

参与式艺术的出现挑战了西方的主流艺术,在西方,主流艺术由一小群专业艺术家掌控,公众只是扮演被动的观赏者或购买者的角色,而且,他们只能通过艺术市场去购买这些艺术家的作品。

摄影师理查德·罗斯(RichardRoss)最早使用参与式艺术这个词,他在《洛杉矶當代艺术协会杂志》(LosAngeles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Journal)上的当代艺术论坛中发表评论文章,用这个词来形容1980年由圣·芭芭拉(Santa Babara)策划的市中心洛杉矶艺术家展(Downtown Los AnggelesArtists)中的作品,他在文章中写道:“这些艺术家带有对社会的责任感,他们的艺术是参与式的。”

互动式、参与式的艺术作品都可以被称为参与式艺术,偶尔也被归结在关系艺术、社会实践、社区艺术或新类型公共艺术的门类下。民间艺术或部落艺术也是一种参与式艺术,因为民间或部落中的多数或者全部成员都自觉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正如民族音乐学家布鲁诺·奈特尔(Bruno Nettl)所说:“部落的劳动分配依据成员性别,偶尔是年龄。部落中没有特长或者专家之类的概念,成员中也没有专业人士,所有的成员都会吟唱那些固定的部落曲目,作曲、表演、乐器的使用也毫无特别之处。”作家埃里克+高尔德(EricGold)在《俄勒冈人文杂志》(Oregon Humanities Magazine)秋冬刊上将参与式艺术描述:“一种叫做‘社会实践的艺术形式,艺术家与观众互动,艺术只是一种媒介。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画家使用颜料和画布,雕塑家使用木头和金属,而‘社会实践艺术家与观众共同打造了一个剧本,最终,作品以摄影、录像或者其他方式被记录下来”。

参与式艺术在艺术家、观众与环境三者之间开创了一种动态的合作关系。它不仅仅是请你在那儿安静地欣赏,它更需要你的参与,你触摸它、嗅它、记述它,或与它对话、舞蹈、玩耍,甚至从中学习,可以说。你再一次创作了它。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艺术家智慧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TOD/城市更新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