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阿登纳与欧洲一体化

2016-06-08介国泽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5期

【摘 要】 文章分析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阿登纳推进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努力恢复国家主权,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促进经济恢复的需要,实现国家统一的要求。阐述了阿登纳关于欧洲一体化的思想:法德和解是欧洲一体化的基石,争取美国的支持,在一体化中实现德国统一。概述了他在政期间一直致力于欧洲联合,尤其是在促进法德和解,实现法德合作;解决了鲁尔和萨尔地区的问题; 西德在六十年代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西欧经济也得到了重要发展,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阿登纳的促进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 阿登纳;联邦德国;欧洲一体化

学术界关于战后欧洲一体化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主要从其发展进程、模式、制度等方面进行论述。[1]关于西德与一体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主要为德法和解、阿登纳的外交政策、欧洲联合思想、战后西德的欧征政策等方面,研究成果很多。本文将从阿登纳的个人角度论述其对战后西德进行欧洲一体化的促进作用。

美苏冷战、德国分裂且分属不同阵营,面对这一局面,阿登纳将主权恢复与国家统一作为国家外交政策最重要的目的,并根据国家利益、国际形势、欧洲的历史和文化认同感等因素确定了欧洲一体化方针。

一、阿登纳推进欧洲一体化的原因

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在这方面,西德外交政策的制定也不例外。

1、努力恢复国家主权

作为战败国,联邦德国恢复国家主权的过程极为艰难。在不到五十年的时间里,德国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作为二战的主要侵略国,给世界和欧洲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西欧诸国,尤其是法国,担心一个重新崛起的德国会第三次造成整个欧洲的动荡。因此,西德想要完全恢复国家主权,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消除西欧各国对于德国重新崛起的担忧。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便是走欧洲联合的道路,阿登纳表示“我把未来的欧洲合众国看作是西方邻国获得安全的最可靠和最持久的保证”。[2]当时的一位法国政治家说道:“在一个和平和稳定的欧洲中使德国不致为害”的唯一途径,就是把德国结合到一个“强大的,足以对它进行再教育和加以约束的,并在必要时加以控制的国际共同体之中”。[3]西欧各国的一体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德国军国主义的复兴,使西德的崛起处在一个相对联合的西欧中,在这个基础上逐渐消除近半个世纪以来欧洲各国的“恐德症”,进而实现联邦德国国家主权的完全恢复。

2、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战后联邦德国的军事防卫力量是极为脆弱的,西德完全没有自己的武装和防卫力量。阿登纳指出:“从军事观点来看,我们德国人是完全没有防御的;我们依赖西方占领国的援助和支持”。[4]

针对苏联的军事威胁和西德的军事防务现状,阿登纳呼吁西欧各国联合起来,加强彼此间的防务联系,共同面对来自苏联的军事威胁。西方各国也意识到西德在欧洲防务中的重要性,有了联邦德国,西方盟国可以拥有宽大且较深的战略防御面,而没有联邦德国的“欧洲的防务不过是大西洋岸边的一场后卫战”,[5]是异常艰难的。西德自身防务的加强则涉及到了其重新武装的问题,在这一方面,法国和西欧各国的意见是极为重要的。自德国崛起后,“德国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欧洲,欧洲的发展离不开德国,但一个强大到无法约束的德国会给欧洲和整个世界带来沉重的灾难。朝鲜战争爆发后,阿登纳认为西德的警察部队应该得到加强,并表示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建立一支联邦警察部队。1954年,西德被允许重新武装,可以拥有五十万人的正规武装部队维护国家安全,并参与欧洲防务。

3、促进经济恢复的需要

联邦德国成立之后,政府迫切需要恢复经济来稳定民心,马歇尔计划已使得国家的经济开始恢复,而对于此时的西德而言,恢复经济最重要的就是恢复工业生产,尤其是西部两大重要工业区—鲁尔、萨尔。阿登纳指出:萨尔经济问题可以在欧洲联合的情况下解决,法德两国可以从经济和关税着手,使两国走向合作。此后的发展证明了他正确性,欧洲一体化正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在建立煤钢联营的过程中,西方盟国解除了对西德煤钢出口的限制,大大促进了联邦德国战后经济的腾飞。

4、实现国家统一的要求

阿登纳在上任之初便指明了德国统一的道路:依靠美国,加强与西欧各国的联系,促进欧洲一体化的进行,他明白:外交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是要以实力为基础的,而德国统一所需要的实力基础只有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获得。在他关于德国统一的基本理论中,加强与西欧各国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一体化是最为重要的一点,欧洲一体化进程是推动德国重新统一的重要因素。只有当国力强盛的联邦德国与强大、统一、联合的西欧紧密联系在一起,德国的统一才有可能实现。他说道:“如果一体化成功了,那么无论在关于安全问题或重新统一问题的谈判中,我们就能把一个统一的欧洲的砝码作为一种新的重要因素投到天平盘上去”,[6]德国的统一不仅仅是民族问题,也是欧洲问题,他将欧洲一体化政策视为德国重新统一的唯一之路。

二、阿登纳关于欧洲一体化的思想

在担任总理期间,阿登纳一直以推进欧洲一体化为己任,积极促进法德和解与欧洲联合。他表示,欧洲的希望在于联合,战后的西欧只有联合起来才有可能在美苏两极格局主导下的世界政治舞台拥有话语权,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影响

1、法德和解是欧洲一体化的基石

法德和解是欧洲一体化的关键所在,“欧洲未来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法关系的发展”。[7]历史上的法德两国战争不断,充满着恩怨与仇恨,但在战后的西欧,“倘使法德之间的不能实现和解,欧洲的联合就有困难,并且会在萌芽状态就被扼杀”。[8]法德需要化解两国几百年的仇恨,去促进欧洲的联合,这成为战后欧洲发展的重要因素。此时法德两国的矛盾焦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鲁尔、萨尔问题、联邦德国的重新武装。

1950年3月,阿登纳提出建立德法联盟,并建议从“关税和经济着手,使两国结合”。[9]法国政府在1950年5月提出了关于加强法德合作的建议,舒曼计划建议将两国的煤钢资源联合起来,置于一个超国家的管理机构下,这一建议受到阿登纳的欣然接受,在建立煤钢共同体的过程中,联邦政府又做出了一系列的让步行动,并促进了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西德在欧洲一体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鲁尔与萨尔问题也得到了圆满的解决重新武装也在美国的支持下取得了法国的同意,德国参与西欧共同防务,并努力促进军事共同体的建立。

2、争取美国的支持

欧洲是美苏争霸的中心,西欧更是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在联邦德国成立之初,阿登纳便清楚地意识到:不仅仅联邦德国恢复国家主权需要美国的援助,整个西欧社会都需要美国的经济援助,西德的崛起与西欧的联合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控制西欧是美国遏制苏联和实现全球霸权的重要一步,欧洲在战后的权力真空需要美国插手欧洲事务,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美国在马歇尔计划以及促进法德和解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在一体化中实现德国统一

在欧洲一体化中实现德国的重新统一。欧洲联合与德国的统一息息相关,一体化的欧洲必将的很大程度上推动这一进程。分裂是冷战的产物,冷战形成的重要前提是美苏双方军事实力的相对均势。在这种情况下,中立会使西德处于两难的境地,要实现国家统一,只有在加强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加强与西方国家尤其的西欧各国的联合。欧洲的发展离不开德国,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方面,统一的德国都将会对西欧和整个欧洲的发展至关重要。因而,德国统一欧洲一体化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基于两者之间的关系,阿登纳明确提出要通过欧洲一体化实现国家统一。无论是出于国家统一所需的实力还是西欧发展来考虑,这一政策无疑是正确的。德国的道路必须经过欧洲,德国统一的关键在于苏联出于实力而做出的让步。

三、阿登纳对欧洲一体化的推动

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阿登纳的促进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当时联邦德国的总理以及基民盟的主席,他在政期间一直致力于欧洲联合,尤其是在促进法德和解,实现法德合作的过程中,他的努力是不容忽视的。

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开始,更确切地说是从煤钢开始的,这就关系到了鲁尔与萨尔问题。鲁尔方面,经联邦德国与西方三国协议,停拆工业设备,保证工业区的正常生产活动。同时,西方三国在与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协商之后颁布鲁尔法规,成立由六国代表组成的鲁尔专属管理鲁尔地区的工业生产。萨尔方面,法国坚决要求该地区在政治与经济上并入法国,阿登纳提出“法国和德国之间建立一个完整的联盟,并把它视为消除萨尔以及其他问题上的分歧的手段”,[10]并提出了两国经济合作的设想,关于煤钢联营的想法最初也是出自他的构想。在1954年联邦德国重新武装后,他表示“一体化的欧洲防务组织一旦建立,联邦政府就准备把它的武装部队移交给这个组织”,[11]以此来促进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总的来说,阿登纳很好的解决了欧洲一体化启动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法德和解问题,并且根据国家的利益作出了一定的让步,促进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初步发展

阿登纳关于欧洲联合的思想对于战后联邦德国和西欧的发展至关重要,西德在六十年代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西欧经济也得到了重要发展,七十年代,西欧与美日形成资本主义国家的三大经济体。现在,西欧在一体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进,不仅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也必将促进整个欧洲的进一步发展。

【注 释】

[1] 学术界关于这方面的著作主要包括:吴友法《德国史探研》、严双伍《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欧洲一体化起源研究》、张才圣《德国与欧洲一体化》、[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史1945-2004》、[意]玛丽娅·格拉齐娅·梅吉奥妮《欧洲统一贤哲之梦—欧洲统一思想史》.

[2] 吴志成,常婧.战后德国欧洲政策的演变[J].德国研究,2008(3).

[3] 萧汉森,黄正柏.德国的分裂、统一与国际关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36.

[4][7][9] 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396.359.354.

[5] (美)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M].北京:三联书店,1974.300.

[6] 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 (第三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291.

[8] [联邦德国]安纳丽丝·波萍迦,上海外国语学院德法语系德语组译,回忆阿登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109.

[10][11] 康拉德·阿登纳,阿登纳回忆录(第二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356.423.

【参考文献】

[1] 张才圣.德国与欧洲一体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 吴友法.冒险、失败与崛起:二十世纪德国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3] 王蕾.康拉德.阿登纳的欧洲战略述评[J].世界历史,1996(3).

[4] 吴友法.德国史探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 (法)法布里斯·拉哈.欧洲一体化1945-200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介国泽(1993-)男,延安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4级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