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工会作用构建企业利益共同体

2016-06-08钟华倩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企业工会劳动关系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企业利益共同体的概念及其构建的必要性,提出了发挥工会职能,构建企业利益共同体的对策建议。要构建员工参与企业建设的激励机制,实现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共赢;构建企业员工权益保障机制,确保合理利益得以诉求;建立企业为员工服务发展机制,推动生产经营效率不断提高;推进民主管理协调机制,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相处;加强文化建设,协调观念冲突,实现企业与员工理念和思想的一致性;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和谐体面劳动关系,提升企业抵御外来经济风险能力。

【关键词】 企业工会;利益共同体;劳动关系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和潜在风险并存对就业、劳动关系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常态下劳动关系的主体及其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劳动关系矛盾已进入凸显期和多发期,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提出,坚持把解决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促进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权益相统一,把企业建设成为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这一发展思路对推动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对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指明了发展方向和思路。工会作为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一方合法权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工会作用,推动企业利益共同体建设,成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一项重要的课题。

二、企业利益共同体的概念及其构建的必要性

德国社会理论家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这一社会学经典著作中首次提出共同体概念。滕尼斯认为,共同体是受“本质意志”(表现为本能、习惯和记忆)驱使的,以强烈的情感精神为特征,由合作、习俗和宗教构成,具有共同特质、归属感,其典型表现为家庭、村落和小镇,是具有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群体。利益共同体是指双方或多方在理性估算的基础上,以不同方式结成的类似利益联盟式的行动体,在这个行动体中互利共存是各方联合在一起的动力。利益关联的任何一方为了获得自己的利益,都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顾及和保护他人的利益,不得不维护共同体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

企业是由投资方和劳动者组成,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社会经济组织。无论是我国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或者是私人企业,甚至包括在我国境内的外企,本质上都是所有者、管理者和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员工的利益是通过企业赋予工作机会获得自身生存条件和安全保障,而企业的利益是通过员工的劳动实现产品的生产和劳动的提供。没有员工的付出,所有者不会产生任何的经济利益,企业也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同样,员工一旦离开企业,就业岗位、劳动收入、事业发展、个人命运等也就失去了保障。企业利益共同体是通过调节所有者、管理者和员工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形成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的经营管理机制,以及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层经理人员的相互制衡关系,将企业的资本、劳动、土地、管理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最终实现企业发展利益的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和员工之间关系的处理,是构建企业利益共同体的重要基石。

工会是协调劳动关系的“调节器”和“稳压器”,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利益共同体中具有发挥基础性和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工会作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日常工作的协调者和组织实施者,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主导作用。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不仅体现在党与员工之间的联系上,也体现在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利益关系上,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工会组织代表着员工的利益,对建设企业利益共同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保障职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达到促进企业发展与维护职工权益的统一。

三、发挥工会职能,构建企业利益共同体的途径

发挥工会职能,构建员工参与企业建设的激励机制,实现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共赢。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关系着员工切身利益的实现。只有企业实现其发展目标,员工才会更好的得到最大化的利益。而员工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必然会带动其巨大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效率,为企业蒸蒸日上的发展添砖加瓦。所以,员工和企业是互相促进、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因此,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要激励员工勇于参与到企业发展规划中来。

发挥工会职能,构建企业员工权益保障机制,确保合理利益得以诉求。工会的职能之一就是保障员工合理合法的权益不受侵害,同时为权益受损的员工提供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各项支持,最终让每位员工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证。员工切身权益的实现,是企业长远利益实现的前提和保证,只有员工的权益得以保护和实现,企业的生产运营才会平稳、顺畅,企业的经营目标才会得以顺利实现,为构建企业利益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

发挥工会职能,建立企业为员工服务发展机制,推动生产经营效率不断提高,实现企业和员工利益最大化。在工会的职能当中,提供良好舒适安全的工作环境和保障措施是最重要的,这不仅仅关系到员工是否能以平稳的心态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也保障了员工安全生产的切身权利,营造了员工能够体面工作的氛围,使员工在平时工作中保持心情舒畅,减少工作失误和倦怠,提高工作效率,不仅有利于企业日常生产运营管理的有序进行,而且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创造条件。

发挥工会职能,推动民主管理,协调利益冲突、确保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和谐相处。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其战略发展目标,员工的发展是为了得到经济利益。员工是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基石,而企业是员工得到经济利益的物质保证,在员工和企业互利互惠、互相依赖发展的关系中,协调员工与企业之间利益分配,找到员工利益和企业目标之间的平衡点,实现员工与企业发展成果共享,确保员工和企业和谐共处。因此,工会应该发挥其职能,推动民主管理协调利益冲突,确保发展成果共享,实现企业与员工和谐共处的最终目标。

发挥工会职能,加强文化建设,协调观念冲突,推动文化融合,实现企业与员工理念和思想一致性。建设企业文化是工会最为基本的职能之一,企业文化的好坏关系着员工的精神风貌和综合素质,是企业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卓越体现,因此,在现代企业发展之中,企业文化的建设极为重要,其在协调思想、观念冲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促使企业与员工之间实现理念上和思想上的和谐统一发展。

发挥工会职能,构建企业与员工和谐体面劳动关系,提升企业抵御外来经济风险能力。所谓体面劳动是指通过促进就业和加强社会保障来维护劳动者的基本权益,通过开展政府、企业和工会三方的协商对话来保证广大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由此可见,工会不仅是员工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也是员工与政府和企业三方之间的协商人。因此,工会作为维护员工利益的代表机构和组织,应该积极与企业共同创立员工体面劳动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四、结语

总之,企业要构建利益共同体,则必须发挥工会这一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重要桥梁的各项职能和职责,在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切实保障员工各项权益、服务员工工作机制、推进科学民主收入分配和人事任用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员工体面劳动等各个方面的考核管理机制的设立和实施,最终从各个方面全方位的确保企业利益共同体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范丽娜.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推进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贯彻中央意见精神,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研讨会综述[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15)82-86.

[3] 徐景一.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地方政府治理集体劳动争议模式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5(58)91-96.

[4] 苏卫东.论建立企业激励机制以及工会的作用[J].工会论坛,2012(18)39-40.

【作者简介】

钟华倩(1993-)女,陕西蒲城人,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企业工会劳动关系
浅谈煤炭企业工会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转型时期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方式研究
浅析我国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性
竞业禁止协议探究
企业工会与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探析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浅谈施工企业项目部工会管理
国有企业工会在新形势下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途径
企业工会如何做好群众文艺汇演的辅导和组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