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季奥运会技能类项目实力区域演变轨迹及其特征研究

2016-06-03

浙江体育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特征

陈 丹

(华南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夏季奥运会技能类项目实力区域演变轨迹及其特征研究

陈丹

(华南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摘要:竞技体育全球化使得奥运会项目实力区域格局始终处于动态演变之中,文章对第1-30届夏季奥运会技能类项目实力分阶段逐一剖析,得出不同项目实力区域的演变轨迹及其特征,以期为奥委会项目改革和国家奥运会项目政策制定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技能类项目;实力区域;演变轨迹;特征

随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奥运会超越国界,由欧洲向全球传播,世界各区域、各民族也逐渐接纳和认同奥林匹克运动,并依据自身的地理环境、人种特点和文化宗教等,选择性地发展和传播适合本区域的奥运项目,因此奥运会项目竞技实力的区域格局始终处于动态演变之中。技能类项目以表现运动员高超运动技能为目的,奥运会中有一大部分项目都是属于此类项目,本文以第1-30届奥运会为时间范围,探讨百年来奥运会技能类项目实力区域演变轨迹,并归纳总结出其演变特征,以期为国际奥委会项目改革及国家奥运会政策制定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参考。

1实力的界定

“实”在《说文》中的解释是:富也,《尔雅》的解释是:满也,即充实、殷实与富有的意思。随着社会变迁,文化的发展,“实”被赋予“实在”、“实际”的意思,实力的本义就是实际的力,实在的力[1],引用至竞技体育领域,称之为竞技实力。

人们常用金牌数、奖牌数以及总分三个指标作为评价比赛国家(地区)的竞技实力。我国学者田麦久教授曾研究过金牌数、奖牌数、奖牌总分和前8名总分这些实力指标之间的两两相关[2],并认为奖牌总分和前8名总分反映参赛国家(地区)的总体竞技实力,其中奖牌总分与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的平均值也最高,均达0.979,因此本文以奖牌总分作为奥运会项目实力的评定指标。参考田麦久等学者(2008)在“国家(地区)竞技运动项目实力水平的评定及优势潜优势项目的遴选”一文,按10分制的计分体系,对各届次奖牌赋予分值:金牌10分,银牌6分,铜牌4分,统计奥运会各国(地区)的奖牌总分,奖牌总分越高,其实力越强,反之则弱[3]。

2夏季奥运会项目区域实力等级划分方法的确立

本研究采用数学百分位法确定各项目的区域实力等级划分,借以分析其实力分布状态。百分位数是用于衡量数据位置的量度,提供有关各数据项如何在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分布的信息,它不是以平均数为基准值,以标准差为离散距,而是以中位数为基准值,以各百分位为离散距来划分等级,主要用于描述一组资料在某百分位上的水平和分布特征,所以该方法适用于非正态分布的资料,能准确反映格局的整体实力水平。统计发现奥运会项目在各阶段各国家(地区)奖牌成绩得分表现为非正态分布,所以本文在研究各奥运会项目竞技实力水平时,采用百分位法对其划分等级,以各项目奥运会获奖牌国家(地区)成绩中位数为基准值,以各百分位数离散距来划分,依所有获奖牌国家(地区)成绩得分由高到低分为1-4个等级集团,将80百分位及以上定义为第1集团,第60~80百分位定义为第2集团,第30~60百分位定义为第3集团,第30百分位以下为第4集团。本文以60百分位为节点,将位于第1、2集团即奖牌得分大于或等于60百分位的国家(地区)定为优势集团。

这种划分集团等级的研究方法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曾被其他研究者运用,但研究对象存在一定局限,只针对个别项目的个别赛次展开。而本文将用此法划分出每个项目在奥运会百年历程各个阶段中的优势集团,更深入地分析奥运会项目的实力区域变化特点[4,5]。其中对于历史阶段的划分本研究参照我国学者任海教授的四阶段划分方法[6]:第1阶段为第1-5届;第2阶段为第7-11届;第3阶段为第14-21届;第4阶段为第22届至今。但是由于战争和政治原因,本研究不包括第3、6、12、13、22和23这六届奥运会。本文以国际奥委会205个成员国家(地区)为数据统计区域。历届奥运会比赛成绩数据来源于国际奥委会(http://www.olympic.org/)和国家体育总局官网(http://www.sport.gov.cn/)。

3技能类项目竞技国际实力区域演变轨迹

3.1难美类项目实力区域的演变轨迹

夏季奥运会项目中难美类项目包括体操、艺术体操、花样游泳、跳水和蹦床五个项目。虽然都是以难和美为技术特点。但由于历史起源、进入奥运会时间及项目特点等不同,其实力区域演变过程也不尽相同。从表1可知,体操项目各阶段处于优势集团的国家变化较大,男子在第1、2阶段欧洲区域优势明显,以德国、希腊、意大利等国为主,但第3、4阶段东欧的俄罗斯和东亚的日本、中国逐渐占据奖牌榜前列。女子项目处于领先优势的国家以东欧的俄罗斯和罗马尼亚、北美的美国和东亚的中国,形成三强鼎立的局面。

艺术体操和花样游泳两个项目分别是第24和第25届奥运会被列为比赛项目,进入奥运会时间晚且仅为女子项目,艺术体操历届获奖牌的国家都为欧洲,其中东欧占据奖牌分值80%以上,仅俄罗斯一国就占54.55%,另外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分别占14.5%和10%,除欧洲区域外,其他区域的国家只有中国在第29届奥运会上获得过一枚银牌。花样游泳项目中俄罗斯始终处于领头羊,日本自第24届起虽未占有绝对优势,但每届都会获得一两块奖牌,成绩变化幅度不大,美国自第24届以来获得的奖牌与日本相当,但前几届成绩较好,第27届未获得奖牌,第28届有所上升,但第29、30届奖牌数又为零,成绩不稳定波动幅度较大。值得注意的是,第29、30届奥运会上,西班牙在该项目上的突出表现,一直是太平洋周边国家(地区)占优势的项目,也逐渐发生地理转移。

表2显示跳水项目竞技实力集中于少数国家,除第1阶段男子项目欧洲国家占绝对优势外,第2、3阶段实力核心转向美国,而第4阶段实力核心则由美国转向中国,该阶段中国在此项目上所获的奖牌分值占所有奖牌分值的46.4%。而且从每个阶段总分来看,第1集团国家分数远远高于第2集团国家,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女子跳水项目的实力分布及发展趋势与男子相同,第2、3阶段,竞技实力的核心为美国,第4阶段中国取代美国,奖牌分值占有率高达55.45%。

蹦床自第27届被列为奥运比赛项目,三届奥运会全部男女奖牌分别是由东欧俄罗斯和乌克兰、中欧德国、东亚中国、北美加拿大、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六国瓜分,其中男子项目上中国和俄罗斯具有较强的优势,分别占据奖牌分值的35%和27.5%,女子项目上加拿大和中国优势较明显,分别占据奖牌分值的32.5%和30%。

表1 男女体操各阶段优势集团国家(地区)统计表

表2 男女跳水各阶段优势集团国家(地区)统计表

3.2表现准确类项目实力区域演变轨迹

表现准确类项目包括射箭和射击。其中射箭项目在第3阶段末才列为比赛项目,表3显示韩国无论男女项目优势较明显,男子项目上美国奖牌得分虽与韩国相当,但其实力呈现波浪式变化,第20~24届奥运会成绩领先其他各国,但第25届奥运会上无缘奖牌,第26、27届奥运会上成绩又迅速提高,并超过韩国,但在第28、29奥运会上有无缘奖牌,在第30届奥运会上仅获一枚铜牌,而韩国自第24届奥运会后竞技实力始终处于第一,意大利在该项目上也表现出较强的实力,仅次于韩国。女子射箭项目上韩国具有绝对的优势,其奖牌得分远远超越其他国家,虽然美国在第20~24届奥运会成绩较好,曾获得两枚金牌,一枚铜牌,但自此之后都无缘奖牌,而中国在女子射箭项目上近几届奥运会上成绩上升较快,其成绩仅次于韩国。

表4表示射击项目进入优势集团的国家较多,竞争格局较复杂。男子射击项目,美国为传统优势强国,除第2、10届未获得奥运会奖牌,其他各届都获得过名次,但其实力呈现下降趋势,逐渐被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赶超。瑞典是除美国外,历届获得过奖牌最多的国家,它在第1、2阶段优势明显,至第3阶段成绩明显下滑,第4阶段最后几届甚至退出了奖牌榜的争夺。挪威的情况与瑞典相似,但稍好于瑞典,在第4阶段曾获得过奖牌,但数量较少。第3、4阶段俄罗斯获奖牌数较多,与美国争列奖牌第一的位置。中国和德国在第4阶段竞技实力也超过美国,与俄罗斯相抗衡。女子射击项目在第23届奥运会才被设为比赛项目,第4阶段中、俄、美及保加利亚四国进入第1集团,其中东亚区域的中国竞技实力尤为突出,奖牌分值呈现出逐届递增趋势,其次为东欧俄罗斯和保加利亚,但其实力表现波动较大,近几届奥运上成绩较差,特别是第30届奥运会上无缘奖牌,美国在该项目上实力表现平稳,自第25届奥运会以来每届都获得过奖牌。

表3 男女射箭第4阶段优势集团国家(地区)统计表

表4 男女射击各阶段优势集团国家(地区)统计表

3.3同场对抗性类项目实力区域演变轨迹

同场对抗性项目包括篮球、足球、手球、水球、曲棍球等。从表5可知篮球项目各阶段处于优势集团的国家不多,但分布较广,包括北美、中南美、东欧和大洋洲区域,奖牌争夺激烈,逐渐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男子篮球自第11届起,除少数届次外美国几乎包揽了各届金牌,第3阶段俄罗斯成绩仅次于美国,但第4阶段俄罗斯成绩下降明显,退出优势集团,北美区域中的巴西在第3阶段曾获得几届铜牌,但第4阶段实力下降,但中南美阿根廷和欧洲西班牙在近几届奥运会上成绩提高加快,其成绩仅次于美国。女子篮球项目美国处于霸主地位,俄罗斯和澳大利亚虽整体实力相当,但澳大利亚女篮实力处于平稳态势,自第26届奥运会起,每届都曾获得奖牌,而俄罗斯女篮实力波动较大,第26、27和30届奥运会上竟无缘奖牌。

表6表示历届奥运会中男子足球项目的优势区域为欧洲和北美,且每一阶段优势集团国家变化较大,没有形成像其他项目类似的传统优势强国。奥运会足球项目获奖牌的国家变化趋势由欧洲逐渐转向北美。女子足球在第26届奥运会列为比赛项目,5届奥运会共15枚奖牌由七个国家获得,美洲区域的美国获三金一银、加拿大获一枚铜牌,中南美区域的巴西获两枚银牌,欧洲区域的挪威获一金一铜、德国获三枚铜牌,东亚中国获一枚银牌、日本获一枚银牌。

男子手球项目自20届列入奥运会以来一直有东欧区域国家处于优势,包括俄罗斯、南斯拉夫、克罗地亚、罗马尼亚。近几届奥运会上西欧区域中的西班牙、法国实力逐渐加强。女子手球项目获得奖牌的国家几乎都是东、北欧国家如丹麦、挪威、俄罗斯、乌克兰、匈牙利几国。但近几届东亚区域韩国成绩有所上升,进入前三甲。

从表7可知,男子水球项目匈牙利处于明显优势,除第1阶段外,其他阶段都位列榜首。另外在第1、2阶段西北欧区域的国家如比利时、英国、法国和德国成绩较好,但到了3、4阶段东南欧区域如匈牙利、南斯拉夫、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实力增强,取代了西北欧国家,称霸于男子水球项目;女子水球项目直至第27届奥运会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从几届获得奖牌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澳大利亚、荷兰、意大利、希腊和俄罗斯,其中以美国获得奖牌数最多,其次为澳大利亚。

男子曲棍球项目第2和第3阶段南亚印度成绩突出、其次分别为英国和巴基斯坦,这主要是由于曲棍球项目19世纪在英国非常流行,且19世纪后期还随英国军队传播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但到了第4阶段,中西欧的德国、荷兰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成绩上升分列前三,取代了英国及英属殖民地国家。女子曲棍球项目列入奥运会较晚,自第25届奥运会至今,西南欧的荷兰、德国、英国以及西班牙,还有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中南美洲的阿根廷,以及东亚的中国和韩国都曾获得过奖牌。其中以荷兰实力最强,其次阿根廷,他们在连续的几届奥运会上都有较好的成绩。

表5 男女篮球各阶段优势集团国家(地区)统计表

表6 男子足球各阶段优势集团国家(地区)统计表

表7 男子水球、曲棍球各阶段优势集团国家(地区)统计表

3.4格斗对抗性类项目实力区域演变轨迹

格斗对抗类项目包括摔跤、柔道、拳击、跆拳道和击剑项目。从表8可知,男子摔跤项目竞技实力优势集团各阶段变化较大,第1阶段进入第1集团是北欧和西欧区域中的芬兰、瑞典和英国三国,第2阶段中、东欧区域中德国、匈牙利和俄罗斯,还有北美区域美国进入第1集团,第3阶段东欧俄罗斯成为第1集团的领头羊,东南欧区域的保加利亚、东亚日本和西亚土耳其进入第1集团,第4阶段除东欧俄罗斯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北美和中南美区域该项目实力水平提升较快,美国和古巴都进入第1集团,西亚区域进入优势集团的国家有伊朗和阿塞拜疆,特别是阿塞拜疆自第26届奥运会后成绩逐届提高,第30届奥运会上的成绩仅次于其邻国俄罗斯,位列奖牌榜第二;东亚的韩国成绩在第4阶段前期表现突出,但近几届有所下降,但从总奖牌数来看,仍位于第1集团。与第1届现代奥运会就设为比赛项目的男子摔跤不同,女子摔跤项目28届奥运会才被列入比赛项目,两届奥运会比赛成绩东亚的日本、中国两国成绩得分约占45%,其次为北美的加拿大、美国占18%左右。

拳击项目竞争非常激烈,各阶段进入优势集团的国家数较多,在第1集团中北美区域有美国和古巴、中东欧区域有德国、意大利和俄罗斯,这些国家能连续保持优势,另外,第1、2阶段非洲区域的南非成绩较好,进入了第2集团,但第4阶段成绩有所下降,反而东南亚区域的泰国和中亚区域的哈萨克斯坦进入了第1集团,东亚的中国也进入了第2集团。

柔道起源于日本,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无论男女,日本一直保持着柔道强国的优势,第3阶段男子柔道除日本外,进入优势集团都为欧洲国家如俄罗斯、德国、荷兰和英国。 第4阶段欧洲区域继续保持前列,但获奖牌国家数增多,竞技实力西欧国家减弱,中、东欧国家实力加强,同时进入优势集团的国家数增加,东亚的韩国和中南美洲的巴西都进入了第1集团行列,男子柔道项目的竞争日益激烈。女子柔道项目以日本、古巴、中国和法国为第1集团国家。其中以亚洲区域国家实力较强,亚洲四国日本、中国、韩国和朝鲜自第25届奥运会以来所占奖牌分值比例高达40.8%(见表9)。

跆拳道项目起源于朝鲜半岛,表10表示韩国队实力超群,位列榜首,亚洲区域进入第1集团的除了韩国还有伊朗和中国台北,北美区域的美国,中南美的墨西哥,欧洲区域的希腊。女子跆拳道项目也以东亚和中南美为优势区域,东亚的韩国和中国,中南美的委内瑞拉包揽了该项目的优势集团,其所获奖牌分值比例达到45%,中韩两国实力稳定,每届奥运会成绩都较好,但委内瑞拉自第27届奥运会上表现突出后,成绩一直下滑,第30届奥运会上无缘奖牌,而欧洲区域的英国、法国成绩在近两届奥运会上有所提高。

男子击剑项目是历届奥运会都设置的为数不多的项目之一。进入优势集团的国家都来自于欧洲,其中法国、匈牙利和意大利三国为传统强国,在奥运会每一阶段都进入该项目的优势集团。第3阶段俄罗斯成绩上升明显,进入第1集团,第4阶段进入优势集团的区域扩大,男女项目上亚洲区域的中国和韩国逐渐强大,中国男子项目进入了第2集团,女子项目上也表现突出,获奖牌数逐渐增加,韩国在该阶段后期特别是第30届奥运会上男女项目获奖牌数超过众多欧洲国家,位列第二,仅次于意大利。美洲区域美国在女子项目上第4阶段也进入了第2集团,特别是第29届奥运会上成绩获奖牌数位列第一,但欧洲区域匈牙利该阶段成绩下降幅度较大,男子击剑甚至在第27和第29届奥运会上未获得一枚奖牌,女子击剑在第30届奥运上奖牌数也为零(见表11)。

表8 男子摔跤、拳击各阶段优势集团国家(地区)统计表

表9 男女柔道各阶段优势集团国家(地区)统计表

表10 男女跆拳道第4阶段优势集团国家(地区)统计表

表11 男女击剑各阶段优势集团国家(地区)统计表

3.5隔网对抗类项目实力国际区域的演变轨迹

隔网对抗类项目包括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排球和沙滩排球项目,其中羽毛球和乒乓球项目起源于英国,进入奥运会都较晚,获得奖牌的国家(地区)数较少,奖牌的分布极不平衡,无论男女,东亚区域在这两个项目上表现异常突出,中韩两国在这两个项目上的奖牌比例无论男女都达到80%左右(见表12)。

排球项目起源于美国,东欧、东亚和北美区域实力较强,如俄罗斯、日本在第3阶段男女两项中都位于第1集团,但第4阶段成绩有所下降,而北美区域实力大增,巴西、美国和古巴三国占据了第1集团,从各届排球项目奥运会成绩来看,没有哪个国家能长期统治。沙滩排球最早出现在20年代美国,自第26届奥运会列入比赛项目,共24枚奖牌,北美和中南美洲区域实力超群,美国和巴西男女项目约占总奖牌分值68%和76%。,但近几届巴西女子成绩有所下降,而德国男子和中国女子成绩进步较快,德国男子沙排在第30届奥运会上获得1枚金牌,中国女子沙排在第29届奥运会上活动1银1铜的好成绩,在第30届奥运会上获得第四(见表13、14)。

早期的奥运会网球比赛只允许业余运动员参加,从1924年之后,由于难以界定一名选手是否为职业选手,网球项目被取消,直到1988年才重新回到奥运会中来。网球起源于法国,诞生在英国,因此在第1阶段中,北欧区域英法两国处于第1集团,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美国逐渐成为网球项目的霸主,第4阶段中欧洲区域英法两国男女项目实力下降,男子项目上取而代之的是西班牙和德国,女子项目上俄罗斯和西班牙成绩仅次于美国,南美区域智利在男子项目在第4阶段后期表现突出(表15)。

表12 男女乒乓球、羽毛球第4阶段优势集团国家(地区)统计表

表13 男女排球各阶段优势集团国家(地区)统计表

表14 男女沙滩排球第4阶段优势集团国家(地区)统计表

表15 男女网球各阶段优势集团国家(地区)统计表

4技能类项目竞技实力国际区域演变特征

4.1技能类项目实力优势区域的辐射

辐射是指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直线延伸的特性。技能类项目实力优势区域的辐射是指技能类项目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其优势区域呈现由实力核心区向周边扩散和延伸的特征。根据其辐射面的大小,可分为全球性辐射和区域性辐射,呈现全球性辐射的项目,有着悠久的奥运历史,有的甚至为古奥运比赛项目,如男子摔跤项目,奥运会四个历史阶段该项目的实力演变呈现全球性辐射,第一阶段实力核心区域为西北欧芬兰、瑞典和英国,随后在第二、三阶段向中东欧俄罗斯和保加利亚,以及北美洲区域美国等国扩散,第四阶段亚洲区域中的韩国和日本也崭露头角,奥运会百年历程中男子摔跤项目实现了有点到面的全球性辐射。再如拳击项目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就有许多生动记载,所以自其进入现代奥运会以来,一直都是竞争最激烈的项目之一,进入优势集团的国家(地区)覆盖全球各洲,包括北美和中东欧等老牌强国,以及南非和亚洲区域泰国、哈萨克斯坦诸国。

4.2技能类项目实力优势区域的迁移

迁移是指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一地移向另一地。技能类项目实力优势区域的迁移是指技能类项目优势区域呈现地域转移的特性,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欧洲区域向亚非区域的转移,也存在亚洲区域向欧美区域的转移。如跳水项目始于20世纪欧洲,男子跳水奥运会第1阶段瑞典和德国几乎获得全部的奖牌,第2、3阶段,美国约占据奖牌分值的70%,第4阶段中国则约占据奖牌分值的50%。实力优势区域实现了由西向东的迁移。又如男子曲棍球项目一直以来都是英国及东亚区域英联邦国的优势项目,但是到了奥运会第四阶段,该项目的实力核心区迁移至中西欧区域的德国和荷兰等国。花样游泳项目20世纪20年代起源于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由游泳、技巧、舞蹈和音乐编排而成,有“水中芭蕾”之称。后传入到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瓜分了前四届奥运会所有金牌,自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俄罗斯与日本开始崭露头角,从27至29届奥运会两国奖牌分值占70%。

4.3技能类项目实力优势区域的聚集

聚集又称会合或聚拢,表示事物处于一种集中的状态。技能类项目实力优势区域的聚集是指奥运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项目的竞技实力始终被少数区域垄断,全球其他区域很少开展,因此获奖牌机会很少或从未获得。如艺术体操项目自进入第25届奥运会以来,东欧区域的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占奖牌总分的79.1%;男子击剑项目自第1届奥运会起就以法国、意大利和匈牙利三国为核心,在除个别届次外几乎在每届奥运会上都处于奖牌榜前列。沙滩排球自第26届奥运会列入比赛项目美洲区域实力超群,美国和巴西约占总奖牌分值68%。

5结语

竞技体育全球化使得奥运会不同项目形成各自的实力区域,技能类项目是奥运会项目主要类别之一,其竞技实力随着历史变迁而发生变化,技能五大亚类难美、表现准确、同场对抗、隔网对抗及格斗对抗项目也呈现出具有各自特色的发展轨迹及阶段格局。由于项目的历史起源、开展条件及技术特点等因素,使得不同项目竞技实力展现出区域辐射、迁移和聚集特性,逐渐形成现代奥运会项目竞技实力区域的基本构架。

参考文献

[1]魏明.全球信息时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2]田麦久,蔡睿,刘大庆,张英波.2020年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实施策略[A].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大会报告,2001.

[3]田麦久,许小冬,蔡睿,石岩,黄竹杭.国家(地区)竞技运动项目实力水平的评定及优势潜优势项目的遴选[A]. 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07.

[4]曹莉,曹景伟,张崇民.亚特兰大奥运会田径决赛国家综合竞技实力评估的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1998,34(7):19-24.

[5]李涛,孙良,刘志华.雅典奥运会各国田径整体竞技实力的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1):32-34.

[6]任海.奥林匹克运动百科全书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7]田麦久.国际竞技体育格局的“雅典重组”与中国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1-6.

[8]田麦久.“竞技体育强国”论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1441-1444.

[9]罗智.奥运会区域竞技格局动态演变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3):68-72.

[10]李玲蔚.夏季奥运会设赛项目设置演变过程与发展趋势[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The Evolution Path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Strength for Skill Projects in the Summer Olympics

CHEN Dan

(Institute of P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

Abstract:Along with sports globalization, strength pattern of the Olympic projects is always in a dynamic evolu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strength of skill projects from the first Olympic Games to 29th Olympic Games, formed different evolution path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ject regional strength. The expectations provide a practical basis for projects setting of summer Olympics and project deployment of national Olympic policy.

Key words:skill projects; regional strength; evolution path;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G811.21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陈丹(1978-),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6-02-04

基金项目: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社会科学类资助项目(2015HQZZXM11)

文章编号:1004-3624(2016)03-0064-08

猜你喜欢

特征
Learning from Arthur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山荷叶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研究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月震特征及与地震的对比
被k(2≤k≤16)整除的正整数的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四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