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6-05-31刘转军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重难点创设意识

刘转军

“学启于思,思启于问。”问题是数学研究的核心。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从低年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鼓励学生“敢问”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这种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环境和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充分爱护每一个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开动脑筋。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阐述个人评价意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习惯。

二、抓住儿童心理,激励学生“乐问”

质疑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动大脑积极参与学习。课堂中教师提倡:“答错了允许学生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想好的允许再想,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教师要给予关注。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教师要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肯定的手势娓娓地加以诱导,教师要善于利用发自内心的鼓励性语言,饱含赞许的目光激励学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并乐于问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租船》一课时,解决“有22人,每船限乘4人,至少租几条船?”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我把课堂交给学生并问他们:“你们听明白了吗?有什么问题要问我的吗?”这时有同学站起来问:“为什么要用除法?”我及时给学生回答道:“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学生的问题得到老师的表扬,问问题的劲头更足了,接下来就有人提出:“为什么除以4?”“余数为什么要加1?”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不但敢问,而且乐于问问题,教学的重点难点由学生在问题中解决,整个课堂学生积极思考,学得比较深刻。

三、教师课堂组织引导,使学生“会问”

多数学生缺乏提问的技能,想问又不知怎么问,提的问题要么与教学内容联系不紧,要么与自己的思维不吻合,词不达意,所以教给学生提问的技能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1.提供“问”的示范。学生提问是从模仿开始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提问,为学生提出问题作好示范。例如,在教学《今天我当家》一课时,老师可以先示范,“老师想买一瓶可乐和一包饼干,该带多少钱呢?”在学生争先恐后回答完后,进一步引导“那么你们想买些什么呢?谁能像老师一样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问题?” 在教师的熏陶下,学生所提的问题自然不会表面化、肤浅化。

2.在教材重难点处提问。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难点,创设引起学生认识上产生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问,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3.在自己不清楚的地方提问。如教学“利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后学生在练习25×35+25×6-25这题时出现了两种情况:

25×35+25×6-25 25×35+25×6-25

=25×(25+6-1) =25×(35+6-25)

=25×40 =25×16

=1000 =400

教师不急于判断对错,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说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问到了本题的关键:“为什么最后一项是25,在括号里却成了1?”经过讨论问题,在错误中明白了正确算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学生不仅理解了所学知识,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要树立这种问题意识,有意识创设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自发提出问题。进而引导他们在释疑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学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

编辑 徐绒绒

猜你喜欢

重难点创设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消防意识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