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阅读的道路上成长为有魅力的教师

2016-05-31贺渊

陕西教育·教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条路魅力读书

贺渊

《学记》有言:“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有魅力的教师才会让学生“亲师”而“信道”,才能把学生引进课堂、留在课堂、聚在身边。于漪老师主编的《教育魅力》一书中指出,教师教育魅力包括形象魅力、情感魅力、学识魅力、才干魅力和品格魅力。26年来,我总是在不断的阅读中细细地思考,慢慢地品味……

读记相辅,理论促进实践

刚毕业时,我被分配到一所偏远的农村寄宿制小学教书,校园不大,有三层窑洞,一层比一层小,没有围墙。三面环山,校舍简陋,侧面有一个不大的操场。校园内栽种最多的是槐树,随着槐树的花开花落,叶绿叶黄,校园静静地迎送着春夏秋冬。靠路边最大的一棵槐树上系着一个大铃铛,绳子一拉叮当作响,清脆悠远中透着一种铿锵有力的威严,全体师生上课、下课、上学、放学,全听它的调遣指令。

就在我默默地、全身心地在教育这块田地里耕耘的第三年里,身处穷乡僻壤初出茅庐的我,迎来了有生难忘的第一次誉冠“绥德县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大奖赛第一名”,这让我第一次尝到了教学成功的喜悦。只有我自己心里最清楚,那不仅是辛勤付出后辛酸的泪、收获的泪,更是品尝成功时甜蜜的泪、感激的泪。从此,成功的喜悦促进了我更大的工作热情,为了能当好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我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暗暗苦练教师基本功,向一线的小学教师学,向精彩的教学录像学,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我都用心地反复揣摩着,渐渐地,我心中的路更宽、更明了。

记得课程改革刚开始,阅读教育教学杂志类的文章,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每一期新杂志拿到手,我就认真翻阅目录,把喜爱的并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摘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我能够将自己的学习所得及时地与自己的课堂实践联系起来,充分挖掘思维潜能,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这样把学到的理论和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经常反思教学失误,不断地促进自己的成长、进步。

读书不仅丰厚了我的文化底蕴,也让我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如果说多年前的我,阅读只是浅层的学习和模仿,那么此刻的我已经学会了思考,并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刚开始我会在日记本上作摘录,写教育教学手记,后来买了电脑,我就在网上建了自己的博客,闲暇时,我会记录下自己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写写自己对平淡生活的热爱,书写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思考。与书相伴的日子,与文字相随的岁月,平淡无奇的生活日益丰盈起来。课上,我注视学生的目光更柔和了,课堂语言更精致生动了,学生表达的渴望也如春天的竹笋萌生,不断拔节!我徜徉在教育的书海中,贪婪地吮吸一切的营养。我羡慕书中名师的管理方法,我佩服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我模仿着,实践着。我开始以自己的实际教学为基点,读各种各样的专业书,渐渐地,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学的底气。

读解相成,观念带来改变

近几年,学校启动了集体读书活动,我渐渐形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张贵勇的《读书成就名师》、于永正的《一辈子做个读书人》、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等,让我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知道“读书才是教师最大的修炼”。 从教多年来,我对知识的渴望始终是如饥似渴。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理念的转变,课堂上,自己经常感觉力不从心。然而,当我每每借助于所读之书的收获将课堂控制的游刃有余之时,内心的那份喜悦真的是无以言表的。慢慢地,我读书的激情被点燃,身不由己地跟随那些教育大家在教育名著中驰骋思维,感受那份幽远的精神馨香。在与教育名家近距离的对接中,我被震撼着、感染着,犹如进入一个豁然开朗的境界。

读完《教师礼仪的99个细节》后。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把“礼仪”当作一面镜子仔细对照:学会了把微笑带进课堂,学会了运用体态语及时地评价和鼓励学生,学会了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同事,以平和的心态与家长交流。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教师具有良好的修养和文明的礼仪对工作有多么重大的影响。我坚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生爱戴和喜欢的教师,做一位有魅力的教师!学生越来越喜欢上我的数学课了。读了《谛听教育的春天》一书,并认真做了笔记。明白了“杯子装水”的道理,所以我摆正了教师的角色只是“培根”,让知识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接下来就是孩子们自己的感悟。课堂上老师说得少,学生就说得多,老师做得少,学生就做得多;老师只有依托学生资源,唤醒学生,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让他们自主地学习,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展示生命精彩的舞台。在自主学习与交流活动中,我的教育理论水平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多年的从教经历让我深深感悟到:阅读是生命的一种光合作用,生命的质量需要用阅读来锻铸。人,有了阅读,精神面貌会因此焕发生机。我越来越相信这句话:“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站在讲台上更自信,更阳光。我赞成特级教师王栋生的观点:读书应该是教师的生命常态。教师不读书怎么能教好书呢?

读悟共通,知识成就高度

1995年,我走出农村,来到县城实验小学教学。起初,我担任一年级数学老师兼班主任,我教的是课改实验班级。三算教材,我还是第一次接触,没有参加任何培训,没有任何教学经验。所以我主动听课,并借阅有关教学的资料录像带,认真观看,静心思考,细心领会,并与学生一起共同见证了教学的成长。渐渐地我的教学得到了师生的认可,第二年我承担了学校安排的快乐教学观摩课任务,受到好评。从此我开始了对理想课堂的追寻,我千方百计搜寻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听过不少比赛获奖教师的课堂示范,力图借着他们的成功经验,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辟出一条捷径,少走一些弯路。在苦苦追寻中,我又去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才算是真实、有效的呢?2002年,在实施新一轮的课改后,我有幸去江苏南京听课,再一次聆听了专家们的精彩报告,一节节示范课,让我从中受益匪浅。我逐渐认识到:真实的课堂应该摒弃演练和作假,有效的课堂应该追求简单和实用。真正的学习是高水平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全过程,亲自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学习策略,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有效的,这样形成的知识才是持久、牢固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自己所任教的不同年级段,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改进了教学行为,努力实现“高效课堂”,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我明白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就是相对的,对有的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功的标志,而对有的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所以在工作中对待学困生我不再生气、着急,慢慢守候,静待花开。

在26年的一线工作中,我经历过班主任、副主任(主管学校的纪律、卫生工作)、副校长(分管学校的科研工作)等不同的教育人事分工。只有自己最清楚这些年来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明白这些年的喜怒哀乐,涩中有甜,苦中含乐。回首自己走过的教育之路,虽然弯弯曲曲,但毕竟身后有一条可以看到光明的路了。在欣慰之余,我在想未来的路该怎样走?曾经的岁月,为了这条路更宽广,我用读书来铺垫;为了这条路更畅通,我站在名师的肩膀上发展自己;为了这条路的拉长,耐得住困难的侵袭,耐得住寂寞的孤独。清楚地记得屈原那句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沿着脚下这条路,我依然在求索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之梦。

猜你喜欢

条路魅力读书
这条路
七月
在这条路上行走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我们一起读书吧
魅力展示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读书为了什么
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