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刑法立法改革的新思维

2016-05-30赵秉志袁斌

中国检察官·司法务实 2016年1期
关键词:民主性刑事法律北京师范大学

赵秉志 袁斌

《刑法修正案(九)》是我国为适应当前社会形势变化进行的一次重大刑法修正,其目的是为了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完善刑法的相关规定;加强反腐败刑事法治建设,完善反腐败的相关规定;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的要求,做好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的法律衔接。本次刑法修正呈现出鲜明的民主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审慎性。

首先,立法的民主性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和体现,也是此次修法的重要特点。主要包括:立法公开,立法过程的全程公开开放,立法机关场所和立法会议对社会公众开放;扩大立法的公众参与程度,重视社会各界对刑法立法的参与;草案临时新增条款日益受到关注。

其次,刑法立法的科学性既应体现为立法内容的科学性,也应体现为立法方法的科学性。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修九》修法的指导思想,也是衡量《修九》立法科学性的重要标准。问题意识要求刑法立法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切实解决社会需要其解决的问题。

再次,《修九》是一次创新性刑法立法。刑法理念更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发展的刑法功能观、法益保护前置以及重视维护社会核心价值观。刑法制度创新主要是指终身监禁制度的设立。刑法的立法技术革新包括两点:一是首次在刑法典的条文上“开天窗”,二是开始注重取消死刑罪名的技术革新。

最后,刑法立法的审慎是刑法理性的基本要求。《修九》经过了长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严谨论证和深入讨论,立法过程严谨而审慎,立法内容亦力求理性和科学。审慎回应社会关切、坚持适度犯罪化标志着我国刑法立法理性的进一步发展。

(摘自《法学》,2015年第10期,第17-23页。)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100875]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100875]

猜你喜欢

民主性刑事法律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从严政策下传染病防治之刑事法律的司法适用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葛建全
刑事法律和刑事政策调整与监狱工作
Moliere’s Sublimation of the Three Unities
地方立法民主性的空间、内涵与路径——以设区的市地方立法为切入点
我国行政问责中价值理性缺失问题及其破解之道
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实证研究
活化课堂教学形式 增强课堂教学实效
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实践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