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剧三弦演奏的若干特点与风格分类

2016-05-30朱红

艺术评鉴 2016年3期
关键词:三弦美学特征京剧

朱红

摘要:三弦作为京剧乐队的四大件之一,其演奏特点与风格对于京剧艺术表现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京剧三弦表演的艺术环境,即京剧唱腔样式、念白艺术、音乐氛围、伴奏环境等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京剧三弦演奏的技术特点以及表现出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京剧 三弦 演奏特点 美学特征

一、京剧三弦的表演艺术环境

京剧三弦作为京剧艺术的伴奏乐器,其表演离不开京剧所特有的艺术环境,尤其是高亢婉转的京剧唱腔样式、抑扬顿挫且富于情感的念白艺术、铿锵炽热且节奏鲜明的打击音乐氛围,以及美轮美奂、辅助烘托的文场伴奏环境。

(一)多姿多彩、高亢婉转的京剧唱腔样式

京剧的唱最能显示京剧音乐特色,也最具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京剧的唱既有行当之分,又有人物之别;既有对总体演唱风格的把握,又有流派各自不同的处理;既有黄钟大吕的雄浑之声,也有婉约娴静的优雅之音。这种多姿多彩、高亢婉转的京剧唱腔样式,也决定了三弦表演的精彩纷呈。

京剧的唱腔主要以“西皮”和“二黄”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皮黄腔”。“西皮”和“二黄”各有其特定的唱腔结构、旋律模式和调性特征。在旋律发展中,由于“西皮”跳进音程较多,整体音区偏高,其调式多以“宫”调式为主,因此,其旋律色调明亮、华丽、尖锐。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用轻快或强劲节奏处理时,多表现热烈、激烈的戏剧场面和活泼、激动的人物情绪。相比之下,“二黄”则以级进音程为主,整体音区偏低,其调式多以“商”调式为主,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节奏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忧郁的人物情绪;节奏强劲时,多表现压抑、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楚、悲愤的人物情绪。

(二)抑扬顿挫、富于情感的念白艺术

京剧作为综合性艺术,基本表现形式为唱、念、做、打(舞)。经过多少代艺术家的探索、研究和实践,京剧各个行当都形成了抑扬顿挫、富于情感的念白艺术。京剧的念白还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作用分为定场白、念引子、对白、贯口白、数板、扑灯蛾、念对儿、叫头、背躬和哭相思等等。如贯口白非常讲究口齿清楚,抑扬顿挫,节奏感强烈,大都是越念越快,显示出念白的力量。对于不同类型、风格的对白,都有适应的京剧三弦表演予以配合。

(三)铿锵炽热、节奏鲜明的打击器乐

京剧三弦是四大件之一。在京剧音乐中,三弦演奏需要与打击乐相配合完成整场音乐氛围的烘托与表现。鼓师打出各种锣鼓点子来掌握并调节全剧节奏,它通过节奏、音色、音量、速度等的变化、对比,来表现戏剧矛盾冲突,渲染、烘托场上的情调、气氛,同是一个上场,应用不同的锣鼓,就会表现出不同人物的身份、性格以及情绪。

锣鼓经与京剧三弦的配合演奏构成戏曲音乐语言的骨骼,是戏曲表演艺术的命脉,是辅助表演、加强表现力极为有利的手段之一。演员的表演如果没有两者的伴奏,就会黯然失色。反之,就会增强人物动作的力度、分量,使之夸张、鲜明、光彩照人。

二、演奏技术特点

(一)定音

京剧传统三弦的定音是随演唱者的嗓音高低而定,没有固定音高,始终用空弦 (西皮二黄的定弦)或反二黄的定弦去弹各种调门。这当然是京剧唱腔调式的需要,也比较容易掌握,所以一直沿用多年。但这种忽高忽低的定音,使三弦音色发挥极不稳定,时而脆亮清晰,时而散乱低沉,极大的影响了演奏效果,导致弦的张力不够,也同样不利于蟒皮的振动,音色就发散,不圆润。

从京剧三弦发音特点上来分析,它的每个音的发响都是以颗粒型爆发性特点而单个出现的,全音符时值的音也是由无数个音的颗粒连接在一起的。因此,在演奏中即便发现音不准也是来不及校正的。这虽然是弹拨乐器的共同特点,由于三弦无品位的构造显然在音准问题上又难于其他弹拨乐器这就在三弦演奏中对音准的把握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二)把位

京剧三弦的传统把位只用上中下三个把位。这三个把位所包括的音域很适合京剧四大件组合在一起特有的音乐风格,在三弦把位的操作上也简单明了。但传统把位也存在指距较大,换把速度略慢的缺陷。笔者认为目前常见的做法是中把充分利用左手食指和名指为保留指的作用,开发小指的功能,以减少传统把位之间的换把过程,提高演奏速度,动作更精练更连贯。而在下把上开发中指,解决传统把位不弹高八度的缺陷。同时增加一个底把以提高按弦的速度,这种指法组合多用在老生二黄快三眼,底把可以在一弦、二弦上奏出一个八度的音阶,速度上完全可以与京胡同步,演奏反二黄三眼的快速花过门和原板都很实用。

三、演奏的美学特征

(一)音色宽阔丰厚

京剧三弦是四大件中音域最宽阔、音色最丰富的乐器。其音色深厚而坚实、清脆而鲜明、既有阳刚之气,又有柔美之韵;既可以弹奏出铿锵有力的气势,也可以弹奏出细腻委婉的意境。三弦在旋律的节奏型方面有无可比拟的支撑功能。三弦的演奏尤如在旋律中贯穿着一套“鼓点儿”,并利用“鼓点儿”(也就是右手奏出撮儿、点儿)的多种变换来体现音乐的情感,这也是其它乐器无法替代的。它给乐队增添了刚劲瓷实,避免了虚软无力。优秀的三弦演奏员更能为乐队注入“精、气、神”。并用三弦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方式来体现音乐的魅力。在表达唱腔的内容和情感上起到了强劲的烘托作用。如“扫弦”的运用,可以使旋律气势磅礴;“垛指”的运用可以使旋律的音点势如破竹;颗粒清晰的“弹挑”以及“正反点儿”的运用可以使唱腔更富有生气;均匀圆润的“撮儿”可以使旋律产生珠落玉盘之感。小三弦脆亮坚实的音色可以使唱腔更加干净利索、挺拨有力;大三弦浑厚深沉的音色可以使唱腔更加柔美婉转,动人心魄。三弦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演奏技巧,使京剧乐队更加完美,更具有表现力。

(二)鲜明的民族与地域特色

三弦起源于中华大地,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目前我国流传的三弦,在形式与大小上都有不同,各民族也有不同特点的三弦,北方曲艺伴奏都用大三弦,也叫“书弦”,音乐界独奏,合奏也用大三弦。京剧和南方说唱艺术的伴奏都用小三弦,也叫“曲弦”。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的京剧乐队根据需要,大、中、小,三种三弦都可以用,但大多数剧目还是以中、小三弦来演奏。

三弦演奏具有南北手法各异,表达风格多彩纷呈的美学特征。比如,单单就三弦的定弦就有很多种。过去民间乐师总是根据不同的乐种或不同乐曲的风格特点来确定定弦的方式,这样既易于表现各乐种、乐曲的风格和突出调式调性的特点,同时也丰富了三弦的指法和表现力。大三弦在说唱音乐时用作主要的伴奏乐器,也在合奏与件奏戏曲时用作中音乐器,其演奏特征具有浑厚、古朴的艺术感染力;小三弦可在民族乐器合奏中也用它作为高音乐器,其演奏特征具有空灵、清扬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三弦乐器不仅在合奏与伴奏上都有它相当的作用,尤其是在伴奏说唱音乐方面它的作用就更大一些,或者说缺少三弦伴奏时,就会减少说唱音乐应有的效果。另外,三弦还可以进行独奏,具有节奏感鲜明,音响宏亮而优美,音域宽广,升降音较科学,并能演奏简单的和弦,尤其是有它特殊的音色和弹奏技巧(如捻弦、哑弦等)。

参考文献:

[1]程积道.浅谈京剧伴奏乐器三弦[J].大众文艺,2014,(17).

[2]魏静,王奎文.京剧三弦专业的基础教学初探[J].戏剧之家,2014,(14).

猜你喜欢

三弦美学特征京剧
爷爷的三弦
云南少数民族三弦分类研究
——基于黄金分割比例
京剧表演开始了
内蒙古蒙古族三弦大师培训班在呼举办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第六代导演的美学追求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变迁浅论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