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西弗斯的巨石 贝多芬的交响曲

2016-05-30周诗雨

大东方 2016年4期
关键词:伊莱洛夫斯基法兰西

周诗雨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法兰西组曲》,是一本不到四百页的小书。我花了四天的时间慢慢读完,合上书,深深叹了口气,然后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我是说如果,作者不是犹太人,又或者六十年前未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这本书会像作者所计划的那样是现在的三倍厚?还是根本不会被创作出来?

突然就想起了袁筱一的译后记:“《法兰西组曲》的翻译完成之后,竟是很长时间不能够写一点什么。好像觉得在到处都是纪念反法西斯胜利的声音中,那历史的一页还不曾翻过去。巴黎人举家出逃的画面还历历在目,一切都还是切肤的疼痛:战争、生命、希望和未曾实现的爱情。”①

我能够理解她的感受。任何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她在说什么。

这本书,今天能被我捧在手中阅读、欣赏,本身就是个奇迹。1942年7月13日,憲兵敲响了伊莱娜家的门并带走了她。挚爱她的丈夫愿用生命换回妻子的性命,结果换来的,是同样被逮捕的命运。于是,装有其遗作——是的,就是这本《法兰西组曲》——的小手提箱,那被千叮咛万嘱咐绝对不能丢掉的小手提箱,传到了大女儿德尼斯的手中,并跟着她和妹妹开始了逃亡生涯。法奸、纳粹、排犹分子,地窖、孤儿院、好心老太太的床下,连人带稿,他们侥幸躲过了战争。

人如其稿。伊莱娜,俄裔‘法国犹太女作家,这一串前缀加之上世纪初的动荡时局,其人生历程之颠沛流离,可想而知。

在手稿的首页,她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为了举起如此沉重的负荷,西西弗斯,我需要你的勇气。我并不缺少完成这项工程的决心,但是目标长远,时间却如此短暂。”②

是的,我联想到了古希腊神话中得罪了诸神的西西弗斯。每当他被罚,用尽全力将巨石推至山顶时,巨石就会从他的手中滑落,滚到山底。日复一日,就这样陷入了永无止息的苦役之中。

从形象到精神内涵,西西弗斯正是伊莱娜本人的写照:“命运的判决,永无止境的苦役,毫无意义的行为,热烈愿望与冷酷现实的对立……没有祖国、失去故土、永被流放的个人,所有这些都蕴藉在这个形象里;但同时,它又是人类与荒谬命运抗争精神的突现。自我坚持、永不退缩的勇气,不畏艰难的奋斗,特别是在绝望条件下的乐观精神与幸福感、满足感。”③

他人眼中的伊莱娜是位怎样的作家?

与之建立了数年良好合作关系的出版人贝尔纳·格拉塞无法想象坐在自己眼前的“这位看上去活泼、平静的年轻女性竟然能写出如此才气逼人、残忍、大胆、笔法老道的作品。”④译者袁筱一则在翻译途中“隐隐感觉到作者的冷静和残忍,感觉到她能够从容运用对比,把握事件进程,而不让自己沉溺于浮泛的爱恨之中”⑤书评人黎戈这样描写她,“内米洛夫斯基用她断然而坚定的眼神打量生活,目光冰冷,沉静如冬阳。叙事在非人的冷静中前进,从未屈从于软弱的柔情。”

可见,冷静与残忍是三人的共同感受。大屠杀、十月革命、芬兰内战、一战、二战,基辅、圣彼得堡、莫斯科、赫尔辛基、巴黎、奥斯维辛,豪宅、饭店、地下室、舞厅、郊区、集中营……生在符号般存在的家庭里,长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冷静,或许才是这位写实小说家的“心理配置”。(语出黎戈)

这种冷静,更体现在其对待死亡的态度上:“我的周围是松树。我坐在我的蓝色粗羊毛衫上,在一片腐烂的枯叶的海洋中央,前一夜的暴风雨浸湿了叶子,我双腿盘坐,好像坐在救生筏上!我在包里放了《安娜·卡列尼娜》第二卷,K.M.的日记和一个橘子……待会儿我要去找到那个不见了的池塘。”⑥你无法想象,一个即将被捕的人竟过着这般闲适的日子!

她并非不知自己的命运,但她早已对法国失去了信心。不然也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来“既然她抛弃了我,且让我冷冷地看着她,看着她丧失荣誉,丧失生命力……” ⑦

《法兰西组曲》以1940年夏巴黎大逃亡为背景,作者用白描的手法为逃难过程中各个阶级的法国人拍下了一张张“活生生的照片”⑧。你若认为一个毕生受尽苦难的犹太作家在处理此类题材时会写出一部悯人的悲剧,那就大错特错了。翻开全书,见不到一副惨烈像,也闻不到一丝血腥味。

她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原来,作家的笔触仿佛电影导演手中执掌的镜头,镜头对准的,是笔下人物的眼睛。历史的场景在视网膜上快速扫描、撞击,最终被定格为一帧帧画面。那层血腥与惨烈,则由晶状体过滤,折射出生存本质的真实光芒。

这种以笔下人物之眼反映历史事件的手法,显然是受到了托尔斯泰的影响。而与《战争与和平》相比,《法兰西组曲》更伟大之处在于:前者创作于卫国战争业已发生了半个世纪的1863,而后者创作于德国刚刚占领法国之时。“她身处悲剧之中,想要努力看清这悲剧的面貌。”⑨就这点而言,她做到了。

第一部曲《六月风暴》完成了从逃难开始到逃难结束的完满过程。夹杂在逃亡队伍中的,有念念不忘那些小摆设的大资产阶级,有匆忙间被情人抛弃的妓女,有护送孤儿逃往避难处却反被其杀死的神父,有偷窃善良男女汽油后被车轮碾死的收藏家。第二部曲《柔板》则将镜头聚焦在一个被占领的小村庄,在那里生活的德国军官与法国女人上演着未竟的爱情故事。

从“俄罗斯作家那里生成的成熟的小说技巧几乎让她能够把握一切人物……不仅是人物,在小说的情节安排上,故事的逻辑也往往由致命的细节串联起来”⑩这两部曲,一个急而后缓,一个缓而始急。在阅读过程中,你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脏被不知名的手时捏,时松,就连呼吸的频次也与小说的节奏相应成比。

笔杆有如吸管,笔尖接触纸面的瞬间,作家便被“倏”地一下吸进了自己创造的虚构世界中。在那里,她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电影导演,又是指挥家。

作为电影导演的她,扛着摄像机,对准着笔下人物的眼睛,悲欢离合在瞳孔中倒映。作为指挥家的她,则以超强的能力调配着情节进展的节奏、速度、力度与配器。她以交响曲般的宏大规模把握着五部曲之间的协调关系。故事在行进中,出现了两次“拐点”。

第一次拐点出现在《六月风暴》的第31章节,也就是接近尾声的时候。农村姑娘玛德莱娜面对着在疗伤期间刚刚产生感情就要离开的士兵说:“但是您走了……离开您简直要我的命。我不应该对您说这个,您会嘲笑我的……但是我无所谓……就是要我的命”?,边说着,边“听凭眼泪流下来,流过她宽阔的面颊”?。小说急板的节奏随着姑娘簌簌而下的眼泪突然就变得舒缓下来,先前所有的混乱:逃难、轰炸、死亡,溃败、绝望、萎靡,都在这里化作了柔情。

第二次拐点出现在《柔板》的第18章节。德国军官与同一屋檐下的法国女人,正越走越近,进行着“高烧一般的,充满激情的对话……(以及)奉献身体之前的灵魂的奉献。”?就在这时,法国女人却在同胞的请求下藏匿了杀死德国士兵的罪犯。

两次拐点,使进行中的故事戛然而止,使“道德外的故事以突然转折的方式回归到了道德里……并碰撞出了惨烈的叫声”。?

就这样,双重角色使《法兰西组曲》的画面与音质获得了上乘的质感,怪不得当年的雷诺多文学奖破例颁发给了这位已过世六十多年的作

柳鸣九先生为《加缪全集》所作的序言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与其说《西西弗斯的神话》是20世纪对人类状况的一副悲剧性的自我描绘,不如说它是一曲胜利的现代人道主义的高歌,它构成了一种既悲怆又崇高的格调,在人类的文化领域中,也许只有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在品位上可以与其相媲美。”?

我认为,将它引在这里作为结束语,再合适不过了。

注释:

①【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译:《法兰西组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第386页。

②【法】伊萊娜·内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译:《法兰西组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第337页。

③【法】加缪,杜小真译:《西西弗的神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④【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译:《法兰西组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第1页。

⑤【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译:《法兰西组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第388页。

⑥【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译:《法兰西组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第351页。

⑦【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译:《法兰西组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第336页。

⑧【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译:《法兰西组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第14页。

⑨【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译:《法兰西组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第394页。

⑩同上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译:《法兰西组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第180页。

?同上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译:《法兰西组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第297页。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袁筱一译:《法兰西组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第393页。

?加缪,杜小真译:《西西弗的神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页。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伊莱洛夫斯基法兰西
“毕竟我们是为人而写作”
涨幅达1400%的“法兰西三剑客”朱德群
像弥赛亚一样
法兰西战役
北境王子
天空中的法兰西骑士——幻影2000战斗机
“大嘴巴”女儿的心事
2岁的无鼻“小战士”离世
什克洛夫斯基诗学视野下的秦观《满庭芳》
伊莱莎和月亮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