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岛旅游发展对社会变迁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6-05-28胡卫伟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6年2期
关键词:社会变迁

胡卫伟

(浙江海洋大学 经管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4)



[旅游业研究]

海岛旅游发展对社会变迁影响的实证研究*

胡卫伟

(浙江海洋大学 经管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4)

[摘要]海岛旅游发展是推动海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也成了促进海岛地区社会变迁的有效模式。传统的旅游影响研究已经无法涵盖海岛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变迁产生的影响。从社会学社会变迁的角度切入关注海岛旅游发展对当地社会产生的深层影响,构建了海岛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变迁影响的理论模型,提出了相应的理论假设,并以浙江舟山朱家尖岛为案例地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海岛旅游;社会变迁;居民感知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消费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增长态势,游客的需求和旅游动机也愈趋多样化。在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休闲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人们的旅游消费逐渐向注重时尚个性、突出参与性和体验性的体验消费转型。海岛旅游因其特有的隐逸、贴近自然、休闲放松以及极富特色的参与性、体验性的旅游产品,正好迎合了这种旅游消费趋向。此外,海洋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中国公众对海洋的意识较之以前大为提高。随着对海洋海岛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海岛旅游的需求也日益增强。因此,海岛备受旅游者的青睐,也已经成为中国游客的新宠。根据携程旅游对2011年暑期旅游市场的调查显示,三亚、厦门和北京成了最受欢迎的国内旅游目的地,而香港、普吉岛、巴厘岛、新加坡、马尔代夫、济州岛等地则成了出境游的热点。以海南省为例,从2000年旅游接待人数首次突破1 000万人次,到2011年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达2 919.88万人次,同比增长15.8%,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为81.46万人次,同比增长达22.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岛旅游业蓬勃发展。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必然引发社会结构的变化,从而对海岛地区的社会变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加速了当地的社会变迁进程。但是,迄今为止,海岛旅游发展对海岛地区社会变迁的影响程度以及正负效应如何这一问题却仍未在学术界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本研究主要从海岛居民感知的角度探讨海岛旅游的发展及其对旅游地社会变迁产生的影响,为人们深入分析海岛旅游带来的影响提供新的视野。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一)文献回顾

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6个市的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时,刘莉莉、曾令锋[1]采用旅游景点、旅游收入、旅客人数、对外联系度和经济发展状况5个一级指标构建起了旅游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将海岛旅游发展作为自变量,针对海岛旅游发展的评价,主要以到访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2个维度加以衡量。社会变迁是因变量,因变量社会变迁涉及内容极为广泛,主要包括了制度变迁、经济变迁、人口变迁、社会和文化变迁、技术变迁、环境变迁等诸多方面。本研究主要从经济变迁、社会文化变迁和人口变迁3个维度进行分析并考察海岛旅游对于旅游地社会变迁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其中经济变迁反映了旅游发展对海岛社会经济方面产生的各种关系的变化,人口变迁反映了旅游发展对海岛社会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人口变动等方面产生的变化,社会文化变迁反映了旅游发展对海岛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物质文化和思想、价值观等精神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变化。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变迁,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人口变迁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居民对旅游地社会变迁感知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主要散见在学者们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变迁影响以及对旅游影响的研究中。

旅游作为变迁的媒介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会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双向影响[2-3]。Glasson[4-5]指出,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的居民更多地感知到了旅游带来的优势,而那些生活在市中心的人更多地感觉到的是旅游发展带来的成本而不是收益。居民对旅游业有无直接的经济依赖是其对旅游业态度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越依赖于旅游业的居民便越会关注旅游发展带来的正向影响[6-7]。

大部分国内学者认同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较大,认为居民总体对旅游带来的正面影响的感知强而对旅游负面影响的感知弱;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给当地带来的正面的经济影响感知会更强;居民已经意识到旅游发展对当地的社会风气、宗教信仰等社会文化影响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环境影响的正面感知偏强,如交通条件和周边环境大为改善等,部分居民也意识到了对环境负面影响,如垃圾增多和环境污染等,但负面影响的感知较弱[8-13]。总之,大部分居民认为旅游发展带来的更多的是积极的社会影响,认为旅游带来的社会利益高于社会成本。

(二)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图1 海岛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变迁影响的理论模型

通过对文献的回顾以及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如下海岛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变迁影响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依据上面的概念模型,设Y为因变量,X1,X2,…Xn为自变量,并且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着线性的关系,可以建构起多元线性回归的计算模型:

Yn=b1X1+b2X2+b3X3+….+bnXn+ζn

公式中,Yn代表因变量社会变迁;X1,X2代表两个不同的自变量,即和因变量有紧密联系的影响因素;a1,b2等是线性回归方程的参数。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方程组:

Y1=a1X1+a2X2+a3X3+….+anXn+ζ1

Y2=b1X1+b2X2+b3X3+….+bnXn+ζ2

Y3=b1X1+b2X2+b3X3+….+bnXn+ζ3

其中,Y1表示经济变迁,Y2表示社会文化变迁,Y3表示人口变迁。

虽然目前学界还未展开对海岛旅游发展对地方社会变迁的影响研究,但依据对现有的文献研究和结合对旅游发展和社会变迁关系的相关质性分析,本研究可推论出海岛旅游发展对经济变迁、社会文化变迁和人口变迁影响的关系,并提出下列假设,有待于下文中验证:

1.海岛旅游发展对经济变迁影响的关系假设

H1:海岛旅游发展对海岛地区经济变迁具有显著影响

H1a:海岛旅游人数增多对旅游地的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b:海岛旅游人数增多对旅游地的经济成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H1c:海岛旅游收入增长对旅游地的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d: 海岛旅游收入增长对旅游地的经济成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2.海岛旅游发展对社会文化变迁影响的关系假设

H2: 海岛旅游发展变迁对海岛地区社会文化具有显著影响

H2a:海岛旅游人数增多对旅游地居民的经济意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b:海岛旅游人数增多对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开放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c:海岛旅游人数增多对旅游地居民的社会文化成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H2d:海岛旅游收入增长对旅游地居民的经济意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e:海岛旅游收入增长对旅游地居民的思想开放程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f:海岛旅游收入增长对旅游地居民的社会文化成本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3.海岛旅游发展对人口变迁影响的关系假设

H3:海岛旅游发展对海岛地区人口变迁具有显著影响

H3a:海岛旅游人数增多对旅游地的人口流动现象凸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b:海岛旅游人数增多对旅游地的人口变迁中的隐患增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H3c:海岛旅游收入增长对旅游地的人口流动现象凸显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d: 海岛旅游收入增长对旅游地的人口变迁中的隐患增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二、研究案例地与样本概况

(一)研究案例地的选择

本研究选择了浙江舟山朱家尖岛作为典型案例地进行调查。舟山群岛是我国第一大群岛,域内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改革开放以来舟山海岛旅游业发展迅速,至今已成为舟山市国民经济产业群中首屈一指的支柱产业和最具竞争力的产业。舟山群岛已经成为我国海岛旅游发展的重要前沿,是国内海岛旅游发展的缩影。关注舟山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及旅游发展下的海岛社会变迁,可以管中窥豹,从侧面了解我国海岛旅游发展对旅游地社会变迁的影响。朱家尖岛是舟山群岛的第5大岛,岛屿面积约72km2,1989年开辟为国家级风景区,和四大佛教名山的普陀山同属一个风景区,是整个舟山群岛中开发时间早、开发得比较成功的岛屿。朱家尖也是浙江省农家乐经营中的特色乡镇之一,2011年渔农家乐经营户共接待游客22余万人,经营收入达8 000万元,2011年朱家尖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46.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4.8亿元,占朱家尖GDP的38.9%。2012年朱家尖岛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收入达16亿元,同比增长了8.1%,2013年旅游接待人数达427.8万人次,同比增长10.1%。

无论从社会效应还是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来看,旅游业均已成为了朱家尖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朱家尖海岛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当地原来单一的产业结构,为当地渔农民提供了多渠道的就业机会,渔农民通过从事旅游交通服务、渔农副产品加工、景区就业、休闲渔业经营等途径,介入餐饮、住宿以及旅游购物等服务,他们在家门口便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享受到了旅游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同时,海岛旅游业的发展改变了当地相对封闭的海岛环境,促进了居民和外界的交流,居民与外来游客甚至是国际游客的信息和文化交流得到了加强。游客带来的消费观念、思想意识和新文明生活习惯等开阔了当地渔农民的视野,改变了当地居民长期以来封闭自守的生活观念和生活状态,渔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心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商品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大为增强,居民的语言沟通和交际能力在和游客的交往中得到了普遍地提高,个人素质得到了提升。海岛旅游成为了推动当地居民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变迁的重要力量。

海岛旅游业为朱家尖岛实现海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促进海岛渔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加快渔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向第三产业转移,改善渔村渔农民群众的生活等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旅游业已经成为海岛社会惠及民生的一项重大事业,对海岛地区经济变迁、社会文化变迁和人口变迁的影响效应明显。

(二)研究案例地的样本概况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在案例地获取居民对海岛旅游发展影响下社会变迁感知的数据信息,问卷调查的内容涵盖海岛居民对海岛旅游影响下经济变迁、社会文化变迁和人口变迁的感知以及被调查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等。

2013年10月至12月,在舟山朱家尖岛的核心景区南沙景区周边共投放问卷445份,回收有效问卷419份,有效率94.16%。受访者包括174名男性,占总受访人数的41.5%,以及245名女性,占总受访人数的58.5%;以26~35岁、36~45岁以及45~60岁年龄段的被调研者居多,共310人,达到总人数的74%;家庭年收入以3万元~10万元和10万元~25万元的人数最多,共347人,占受访者总数的82.8%。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以大专以下人数居多,初高中和小学以下学历的人数达322人,占受访者总数的76.9%(见表1)。整体来看,本次调查的样本在人口学特征上和当地居民的实际构成较为一致,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出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

表1 研究样本的人口学特征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三、研究假设的检验与分析

为了对前面模型构建中提出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而且从构建的模型来看海岛旅游发展和社会变迁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因此通过对海岛居民对海岛旅游影响下当地社会变迁感知的样本数据采取因子分析后提取的经济发展、经济成本、经济意识、思想开放、社会文化成本、人口流动和人口隐患等7个维度的公因子,以这些公因子的平均值当作因变量分别与自变量旅游人数增加和旅游收入增长的均值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以验证他们之间的关系,其中自变量因统计数据的缺失本研究未采用统计年鉴数据而采用的是调查海岛居民对社会变迁感知的相应数据进行分析(见表2)。通过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后的分析结果如表3至表9所示。

表2 居民感知视角下海岛旅游发展

续表2

测量题项样本量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家长更加鼓励孩子上大学419153.91.997发展旅游业后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提高了419153.521.027村民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增强417153.62.957村民在旅游经营中更注重诚信经营419153.70.995本地的民风依然很淳朴419153.621.019旅游破坏了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419153.281.215游客干扰和影响了本地村民平静的日常生活419153.061.257本地的村民有了经济意识把赚钱看得更重要了419153.821.114村民之间的人情味淡了关系疏远了419153.071.236因为旅游发展本地黄赌毒等犯罪现象增多了419152.651.267旅游发展后本地村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少了419153.93.905旅游发展后本地村民从事旅游相关工作的人数增加419154.24.747旅游发展后来本地就业的外来流动人口增加了419154.29.755外来人口的进入缓解了本地旅游服务岗位劳动力紧张的问题419153.70.969本村外来就业人口增多社会治安恶化了419153.461.210人员流动使当地人际关系更复杂了给本地社会稳定埋下隐患419153.501.112外来流动人口多了增加了当地政府管理的难度419153.631.055外来流动人口的进入让本地居民没有安全感419153.281.152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在回归模型中,R是指相关系数,R2是相关系数的平方,又可称为判定系数,用来判定模型的拟合程度,以说明用自变量来解释因变量变异的程度(即所占比例)。Adjusted R2是调整后的判定系数。t是t检验,是偏回归系数为0(和常数项为0)的假设检验。Sig.表示偏回归系数为0(和常数项为0)的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值,越接近.000水平,说明极具显著性,一般而言它的值<0.05便说明差异是显著的。F也可称为失拟性检验,它的值较大则代表该回归模型为显著。

(一)海岛旅游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回归分析

根据表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旅游人数增加、旅游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标准β系数依次为0.062和0.042,而且显著性P值均为0.000,说明海岛地区的旅游人数增加、旅游收入增长和海岛地区的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关且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结果也验证了相应的理论假设(H1a、H1c),即海岛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及海岛旅游收入的增长会对海岛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二)海岛旅游发展和经济成本的回归分析

根据表4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旅游人数增加、旅游收入增长和经济成本的标准β系数依次为0.117和-0.232,而显著性P值为0.181和0.008,说明海岛旅游人数增加和居民经济成本的增加之间不存在显著影响,但对海岛地区居民的经济成本增加有一定的正向影响,故不支持提出的研究假设(H1b),而海岛旅游收入增长和居民经济成本增加之间存在相关且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一结果也验证了相应的理论假设(H1d),即海岛旅游收入的增长会对海岛地区的经济成本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三)海岛旅游发展和经济意识的回归分析

根据表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旅游人数增加、旅游收入增长和经济意识的标准β系数依次为0.081和0.012,而显著性P值为0.358和0.895,说明海岛旅游人数增加、海岛旅游收入增长和居民经济的经济意识增强之间不存在显著影响,但对海岛地区居民的经济意识增强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因此这一结果不支持相应的理论假设(H2a,H2d),即海岛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和海岛旅游收入的增长,不会对海岛地区居民的经济意识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四)海岛旅游发展和思想开放的回归分析

根据表6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旅游人数增加、旅游收入增长和思想开放的标准β系数依次为-0.004和0.499,而显著性P值为0.954和0.000,说明海岛旅游人数增加和居民思想开放程度之间不存在显著影响,但对海岛地区居民的思想开放程度有一定的负向影响,故不支持理论假设(H2b);海岛旅游收入的增长和居民思想开放程度之间存在相关且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这一结果支持相应的理论假设(H2e),即海岛旅游收入的增长会对海岛地区居民的思想开放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表3 海岛旅游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回归分析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表4 海岛旅游发展和经济成本的回归分析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表5 海岛旅游发展和经济意识的回归分析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表6 海岛旅游发展和思想开放的回归分析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五)海岛旅游发展和社会文化成本的回归分析

根据表7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旅游人数增加、旅游收入增长和社会文化成本的标准β系数依次为0.024和-0.121,而显著性P值为0.784和0.168,说明海岛旅游人数增加和社会文化之间不存在显著影响,但对海岛地区居民的社会文化成本有一定的正向影响,故不支持理论假设(H2c);海岛旅游收入的增长和社会文化成本之间也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但对居民的社会文化成本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这一结果不支持相应的理论假设(H2f)。因此,海岛旅游人数的增加和海岛旅游收入的增长不会对海岛地区居民的社会文化成本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表7 海岛旅游发展和社会文化成本的回归分析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六)海岛旅游发展和人口流动现象突显的回归分析

根据表8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旅游人数增加、旅游收入增长和人口流动现象突显的标准β系数依次为0.413和-0.099,而显著性P值为0.000和0.234,说明海岛旅游人数增加和人口流动现象突显之间存在相关且显著的影响,故支持相应的理论假设(H3a);海岛旅游收入的增长和人口流动现象突显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但对其会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这一结果不支持相应的理论假设(H3c)。因此,海岛旅游人数的增加会对海岛地区的人口流动现象突显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海岛旅游收入的增长不会对海岛地区人口流动现象突显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表8 海岛旅游发展和人口流动现象突显的回归分析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七)海岛旅游发展和人口变迁成本的回归分析

根据表9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旅游人数增加、旅游收入增长和人口变迁成本的标准β系数依次为0.142和-0.317,而显著性P值为0.101和0.000,说明海岛旅游人数增加和人口流动中的隐患增多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影响,但对人口流动中的隐患增多会产生一定的正向影响,故不支持相应的理论假设(H3b);海岛旅游收入的增长和人口流动中的隐患增多之间存在相关且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一结果支持相应的理论假设(H3d)。因此,海岛旅游人数的增加不会对海岛地区人口流动中的隐患增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海岛旅游收入的增长会对海岛地区人口流动中的隐患增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因此,根据上文的回归分析的结果,对本研究在前面提出来的研究假设进行分析,最终形成如下检验结果(见表10)。

表9 海岛旅游发展和人口变迁成本的回归分析

数据来源:作者计算。

表10 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四、结论

(一)海岛旅游对目的地的经济变迁具有显著影响,促进了海岛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方面,旅游业为当地居民实现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以及实现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成为了促进海岛地区社会变迁的有效模式。另一方面,旅游在推动旅游地经济增长、正向变迁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海岛旅游收入的持续增长会对海岛地区的经济成本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主要表现在引发当地物价水平出现上涨以及居民生活的经济成本增加等方面。

(二)海岛旅游发展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海岛旅游发展显著地提升了目的地居民的思想开放程度。渔农民在参与到旅游业中来之后,由于和游客的交流和接触,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的联系,改变了当地居民长期以来封闭自守的生活观念和生活状态,渔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海岛旅游发展会对海岛居民的经济意识产生一定的正向影响,居民的商品经济意识有所增强。而海岛旅游收入的不断增长对海岛地区居民的社会文化成本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参与旅游经营活动的过程中,部分居民出现了唯利是图、拉客宰客和强买强卖,一切向钱看等道德价值观滑坡的现象。

(三)海岛旅游发展对目的地人口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旅游地的人口变迁现象明显

海岛旅游发展引发了旅游地轰轰烈烈的人口变迁现象,集中体现在人口的流动现象频繁,不仅游客大量涌入海岛旅游目的地,而且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充足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让很多原本外出打工的中青年开始回流到渔农村,他们开始在自己的家乡从事旅游业相关的工作,同时也吸引了不少其他外来人口流入相应的海岛旅游村镇就业,这样,便出现了渔农村的常住人口数量趋于稳定甚至是呈现增长的局面。此外,海岛旅游发展对旅游地人口变迁中的社会隐患增多也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海岛旅游发展在加速了当地人口流动现象的同时,人口变迁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社会问题,比如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当地后,吵架、偷盗等问题较之以前有所增加,对旅游地的社会治安问题带来了负面影响,也造成了旅游地居民的安全感下降。

参考文献:

[1]Liu LL,Zeng L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earch on tourism development level of six cities in Guangxi[J]. 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09,(23):73-76.[刘莉莉,曾令锋.广西六市旅游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73-76.]

[2]Cohen E. Tourism and aids in Thailand[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88,15(4):467-486.

[3]Haralambopoulos N,Pizam A.Perceived impacts of tourism:The case of Samo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 23(3):503-526.

[4]Glasson, J.,et al. Oxford visitor study[M]Oxford: Oxford Brookes University Center for Tourism Studies,1992.

[5]Glasson J.Oxford:A heritage city under pressure:Visitors,impacts and management responses[J].Tourism Management,1994,15(2):137-144.

[6]Akis S,Peristianis N,Warner J.Residents' attitudes to tourism development:The case of Cyprus[J].Tourism Management,1996,17(7):481-494.

[7]Wang Y,Lu L. Community tourism support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social change theory:Case studies of gateway communities of Huangshan Scenic Area[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4,69(10):1557-1574.[王咏,陆林.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社区旅游支持度模型及应用:以黄山风景区门户社区为例[J].地理学报,2014,69(10):1557-1574.]

[8]Liu ZL. The social impact of tourist on destination areas:Problems and solutions[J].Tourism Tribune,1992,7(3):52-55,51,60.[刘振礼.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及对策[J].旅游学刊,1992,7(3):52-55,51,60.]

[9]Lu L. A study on the attitude of residents of the tourism place toward tourism impacts:A case study in south Anhui tourism region[J].Journal of Nature Resources,1996,11(4):377-382. [陆林.旅游地居民态度调查研究:以皖南旅游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1996,11(4):377-382.]

[10]Xuan GF,Lu L,Zhang JH,et 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tourism impacts in the coast resorts:The case of Haikou and Sanya Cities,Hainan Province[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02,22(6):741-746.[宣国富,陆林,章锦河,等.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海南省海口市及三亚市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6):741-746.]

[11]Chen JH. On the perception and attitude of island residents towards tourist impact:A case study of Dongshan Island[J]. Journal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2007,27(5):20-25.[陈金华.居民对海岛旅游影响感知的实证研究[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27(5):20-25.]

[12]Han JJ. Research on the residents'perceptions to tourism impacts in the rural area:Case study of Sanxia Chexi Folk-Custom Tourist Attraction [D].Wuhan: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08.[韩晶晶.基于居民感知视角的乡村旅游影响研究:以三峡车溪民俗风景区为例[J].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3]Lu S,Zhang J,Su Q. The temporally comparative study of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in ancient villages:A case study Xidi Village,one of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sites[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09,28(2):536-548.[卢松,张捷,苏勤.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的历时性分析: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景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28(2):536-548.]

[责任编辑:陆宝福]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Social Changes under the Impact of Island Tourism Development

HU Weiwei

(EconomicsandManagementSchoolofZhejiangOceanUniversity,Zhoushan316004,China)

Abstract:The island tourism development has been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to motiva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island area, and become an effective mode to promote the social change in island area. The traditional study on the tourism influence has been unable to cover the impact of island tourism development on the social change, so the deep impact the island tourism made on the destination has been studied from the angle of social change in the field of sociology.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impact of island tourism development on tourism social change is constructed. The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are put forward. An empirical research has been made taking Zhujiajian Island of Zhoushan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 case, and the theoretical hypotheses have been validated with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Key words:island tourism; social change; residents’ perception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16)02-0035-08

[作者简介]胡卫伟(1979-),女,江西南昌人,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海洋海岛旅游、区域旅游发展战略。

[收稿日期]2015-07-09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浙江海洋大学科研启动经费资助”(21085013115)

doi: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1602019

[引用格式]Hu WW.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social changes under the impact of island tourism development[J].Tourism Forum , 2016, 9(2):35-42.[胡卫伟.海岛旅游发展对社会变迁影响的实证研究[J].旅游论坛,2016,9(2):35-42.]

猜你喜欢

社会变迁
近代东北地区关内移民对东北社会变迁的影响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姓氏问题释析
论明清时期贵州的建省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社会变迁语境下的近代报纸业态发展分析华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论农村家族的现代转型
论社会变迁对刑罚执行制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