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

2016-05-25李文江

体育教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李文江

摘 要: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发现教学存在问题,从改正问题出发,利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但是从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关注问题来看,有一些问题不容忽视:一是教是否在用教材教,二是教是否教学科素养,三是导是否在指导学法,四是学是否学的有层次,五是练是否心也在出汗,六是评是否有互动交流,七是教学是否成为一体。

关键词: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容忽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3-0022-02

由于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导向作用,因此重视评价结果,关注评价过程,选准评价关注问题,对于提高评价质量,增加评价过程说服力十分重要。所以在讨论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时,提出评价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目的是为了完善评价,对一些忽视问题给予关注,促使评价向科学、合理、有效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方向发展。

一、教是否在用教材教

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教师教的维度必须考虑。而在这一维度中,教师是怎样教?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是两种不同的境界,也是评价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小学水平一学习立定跳远,教师讲解示范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分组让学生模仿练习,然后教师提示错误动作,继续分组练习,这就是教立定跳远教材。而教师创设小青蛙跳荷叶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学们,小青蛙在池塘里,从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是怎样跳过去的?”学生回答:“双脚跳双脚落。”教师说:“我们模仿小青蛙跳好不好?”学生模仿练习。接着教师说:“小青蛙从一片荷叶跳到另一片荷叶,为什么没有掉到池塘里?”学生回答:“落地轻。”教师找出一名落地不轻的同学模仿青蛙跳,“同学们,这只小青蛙落地轻吗?”学生回答:“落地不轻。”教师问:“为什么?”学生答:“没有下蹲屈膝缓冲。”教师表扬学生回答正确,同时激励展示同学。紧接着教师说:“下面我们一起模仿小青蛙跳好不好?”学生回答:“好。”学生兴高采烈地进行练习。同一教材,同一对象,前者是在教教材,后者是在用教材教。教学实践证明,后者效果优于前者。像这样的问题,如果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引起关注,那么评价就会偏颇,影响评价质量。

二、教是否教学科素养

随着2011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推进,体育课堂教学由过去那种单一、孤立的运动知识与技能教学,开始向关联性、结构化运动知识与技能教学转变,由重运动技能教学向重素养培养转变。这种转变是一种新思想、新方法。而实践这种新思想与新方法,必定会引发体育课堂中师生教与学行为变化。这种变化是否在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时引起了关注,是一个需要提示的问题。如七年级学习鱼跃前滚翻第一次课,教师这样教学:教师示范鱼跃前滚翻完整动作,然后提问:“刚才教师做的动作和小学学过的什么动作相似?”学生答:“前滚翻。”教师再提问:“相似的具体动作是什么?”学生想后答:“开始蹬地的动作、手撑垫的动作、低头、团身、向前滚翻的动作。”教师补充说:“是不是将前滚翻动作向前上方跃起了?”学生答:“是。”教师说:“我知道同学们都会做兔跳练习,下面尝试做一下手撑地的兔跳练习。”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尝试进行练习,练习几次后,教师说:“我也知道大家会做前滚翻,能不能也尝试做一下,手远撑的前滚翻?”学生大胆尝试,积极练习,在教师提示引导下,很快掌握了动作。随后教师说:“同学们能不能做越过障碍物的前滚翻?方法是:四人一组,两块垫子展开纵向对接,另两块垫子折叠摞起放于对接垫子的四分之一处(后面练习可调整)。”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分组练习,有交流,有讨论,练习认真,学习效果较好。这样教学运用已有经验在新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并注意动作技能的关联性和结构化,引导学生运用已有运动技能解决新的学习问题,改变了学习方式,培养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这样的教学虽与以往不同,但是是教学科素养的教学,这种新变化在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时不可忽视。

三、导是否在指导学法

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方法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要求,要落实这一要求,体育教师需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主体。引导不仅要体现在学习运动技能上,而且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如初中学习蹲踞式跳远腾空步,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学习这样进行:“同学们,观察腾空步起跳腿一要看起跳腿怎样快速蹬伸,二要看起跳腾空后起跳腿怎样在体后保持伸直,三要看起跳腿在空中与摆动腿交换时怎样向前提拉,要想看清楚起跳腿动作,观察位置要选择起跳腿同侧。观察摆动腿一要看摆动腿如何积极前摆,二要看起跳腾空后摆动腿停滞的位置,三要看摆动腿在空中与起跳腿交换时如何下放,要想看清楚摆动腿动作,观察位置要选择摆动腿同侧;观察上肢动作一要看两臂怎样摆动与制动,二要看躯干怎样提肩拉腰:要想看清楚起跳腿同侧臂动作,观察位置选择在起跳腿同侧;要想看清楚起跳腿异侧臂动作,观察位置选择在摆动腿一侧,看清楚躯干动作两侧均可。”像这样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学习与教师示范学生盲目观察学习,区别点就在于学法指导,而这些细节问题,在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时都应予以关注。过去我们关注运动技能学习引导比较多,关注学法指导不够。体育教学千导万导,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等于白导。

四、学是否学的有层次

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随着对学生主体的高度重视,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行为表现已经得到了大家认同。但是学的层次如何?学活了吗?是否乐学?这些在学的层面更能彰显教学质量的地方需要在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时引起关注。大家知道,学与活学有差异。按部就班,听从指挥,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是学。激活思维,自主变化,活学活用也是学。但是学的层次不同,彰显出的能量也不同。如水平二学习8字跳长绳,教师讲解进绳时机,出绳动作,并示范,组织学生倾听、观察,然后组织学生分组练习。而同样是水平二学习8字跳长绳,教师引导学生两人一组自主复习一带一跳短绳,然后启发引导学生总结进绳时机与出绳动作,鼓励学生4人一组运用一带一跳短绳的经验,分组尝试进行跳长绳学习。在教师指导下,基本掌握后,教师再鼓励学生运用4人跳长绳的经验挑战8字跳长绳学习,此时学生跃跃欲试,各个小组争先恐后积极尝试,学习中有摇绳与进绳同学的交流与讨论,有其他同学的提示与鼓励,教师再适时地进行指导与帮助,很快学生在一种活而不乱、非常有活力与生命力的学习氛围中学会了8字跳长绳。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对象,两种不同的学习过程,体现出了不同的学习层次,这也正是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得不关注的问题。

五、练是否心也在出汗

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运动负荷是由体育课的性质所决定的,记得毛振明老师说“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要微汗、微喘”,这是适宜运动负荷的象征。但是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也不能忽视心理负荷。按照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学生进行体育学习不能没有压力,但是压力不要超过心理承受能力。体育课堂学习中要让学生心里紧张起来,让学生心热起来,让学生心也出微汗,这样,学练才更加有动力和热情。如果体育学习目标不经努力就能轻松达成,那么这样的学习学生心不会出汗,这样的教学质量也不会高。相反,如果教学目标确定的太高,教师期待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标准要求过高,远远超过学生最近发展区,那么给学生学习造成的心理负担就会过重,也会影响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影响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说,适宜的心理负荷也是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容忽视的问题。之所以提出练是否心也在出汗的问题,还有一个警示,那就是在现时期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重新重视运动负荷的同时,不要重蹈旧辙走极端,要始终用坚持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则去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六、评是否有互动交流

互评是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过去在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时,我们一般关注评价用没用,学生参与没参与,用的时机恰当不恰当,次数合理不合理。而评价是否有交流互动,是指对学习评价不是简单地给出诊断,而是学习的合作,理解的交流,认识的碰撞,心灵的沟通。如初中学习篮球运球过人,两人一组合作练习,其中一人消极防守,一人运球过人。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互评,教师建议学生边练习边评价交流。“你的步伐移动是不是再积极些,你的运球是不是再隐蔽些,我的上体护住球了吗?你抢球不要打手,过人要卡位,过人运球要换手。”这样互评,同学间既有合作又有交流,不是简单的评价作秀,而是给出评价建议进行分享。由关注评价的形式,到关注评价的内涵是评价的完善与进步,也是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完善与进步。因此,在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时,不要忽视评是否有互动交流的问题。

七、教学是否成为一体

当前,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好,这既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使然,也是师生在课堂中交往的应然。把体育课堂教学回归交往的实质,再回过头来看交往是否成为了真的教学一体,在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时,显得格外重要。因为现实中教学存在着虚假的成分,那些优质课大赛,尽管教师教得精彩,学生学得精彩,但是表演的成分或有存在。如教师言刚尽,学生行即果。教师问一,学生不仅答一,而且答一的拓展。这是真的教学一体吗?不敢肯定回答。体育课堂中教学一体,以学习问题为载体,师生之间互教互学,你启发我,我启发你,是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如九年级学习背越式跳高(过杆),在学生原地过杆练习教师指导时,由于教师急于为学生演示示范,因此起跳点离落地垫过远,此时学生提示老师,“老师你站的是不是远了”,教师发现果然起跳点远了,并说“谢谢”。而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起跳点离落地垫太近,容易碰掉横杆,提示学生调整,学生顺利完成动作,内心格外高兴。像这种状态下的学习才是真的教学一体的学习,而我们在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时,一定要对教学真假一体做出区分,不容忽视。

评价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仅要力求全面,而且要力求深刻。不仅要关注基本的问题,而且要关注特殊的问题。对于那些演绎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的教与学行为一定不要忽视。因为高质量的体育课堂教学,离不开新思想的指导、新理念的启发和新方法的助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2-27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