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

2016-05-24陈晓燕

课外语文·下 2016年3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方法语文

陈晓燕

【摘要】自语文设科以来,阅读始终在语文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些优秀的文章,无不有着丰富的地理、历史、经济、科学、教育、心理、生物等知识。这些综合性的知识,容易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吸取更多更好的知识,因此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界长期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教师旨在解决的难题。本人就如何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一、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可以避免盲目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概念阅读教学”强调:阅读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心,强调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首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就是把握作者的思路、脉搏、思想,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观点,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主旨是什么。读一篇文章,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把握主旨,按照整体——部分一整体进行。同时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在充分读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发挥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其次,教给学生用心去感受。用心灵感受是个感情问题,也是阅读技巧问题。只有用心灵去感受,让心灵入境,才能产生共鸣,与作者有同感,才能领悟作品的主旨,产生思维灵感的火花,享受到美的陶冶及读书后的喜悦。可以说,读书不入境,不用心灵去感悟,读的效果就不到位。再次,阅读就是为了积累,为了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及文化底蕴。因此阅读要不断地积累,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去积累。最后,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时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阅读不能一味地速读,不要因为限时限速而不求甚解,甚至囫囵吞枣,应该充分地细读、探究和品味,以求一成。

二、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信赖于兴趣。”兴趣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只有充满兴趣的课堂教学,才有滋有味,充满活力;只有充满兴趣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我提倡以读生趣,以读激趣,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一个“趣”字。教师要善于运用一些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或通过句式,或通过妙语,或设置悬念等……

新课程中的语文教材,有很多优秀的文章用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去读文章,教师要因势利导,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例如,在教学《小鹰学飞》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我们以前学习过几篇写小动物的文章,都是抓住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来写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小鹰学飞》这篇文章可不是从这几方面写的。那么它是怎样写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这样,同学们的思想一下子就集中起来,兴趣盎然,急于想弄明白,带着疑问去读,果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没有个性化的阅读,就没有创造性的阅读,阅读也就失去了鲜活的色彩。阅读教学应努力让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广阔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搭建探究和发现的平台,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去进行阅读。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积极营造生动活泼的、宽松自如的、民主协商的、主动探索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教师应让全体学生都真正“动”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鼓励学生有个性地学习和发现,尊重学生的想法和选择。如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通过让学生读,体会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这个过程的情感体验,然后引导学生谈谈:你如果是丑小鸭,你会怎样想?学生们各抒己见,都在自己的知识水平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思维,由此,感到他们真正做了“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自己的阅读水平。

四、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发现问题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要设计通篇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渴求心理。在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巧妙地将问题引向纵深拓展开去,点拨就很重要,往往一处精妙的点拨会成为学生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读中生疑、质疑、释疑,鼓励学生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创新。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以“无疑处见疑”,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开展合作交流、讨论,并在质疑中提取“课题”。教师要通过思维的创造、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阅读和思考。学生通过质疑思考,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究的精神。

五、进一步加强教师范读作用

教师的主导还要体现在范读方面。范读是教师以教材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理解作者的情感,把无声的语言文字通过有声的朗读来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精彩的范读,以声传情,形神兼备,不仅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感悟,还受到教师的感染,产生共鸣。叶圣陶先生讲:“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训练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迅速领悟的一种能力,培养感悟的一种方法。教师范读时,学生视其人,闻其声,感受着文章的语言,领略文章的气势、文法,并不断地思考着。出于教师的口,入学生的耳,领会于学生的心,学生的语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和训练。中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一些课文的理解有困难,对语言文字的感情也差,教师的范读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范读的优势,教师备课时,必须对课文反复朗读、体会,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認为,语文课堂教学应抓住这一系列有效的手段,培养、训练、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搭建阅读的平台。

(编辑:钟园)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方法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