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价值

2016-05-24鲍慧

课外语文·下 2016年3期
关键词:微博中学语文写作教学

【摘要】自2009年起,微博编织的巨网不可避免的覆盖了人们的生活,且因其独特性成为最受中学生青睐的新媒体之一,微博的众多技术优势亦对语文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探讨微博在中學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价值。

【关键词】微博;中学语文; 写作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是可以将所见所闻所想通过文字(140字以内)、图片、视频、音乐等形式发表,是传播分享信息,表达表情感的互动平台。微博的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的主要形式是文字,那么作为语文教育者就必须思考微博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价值所在。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注意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能够丰富表达形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作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1]

一、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应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2]就目前中学写作教学现状来看,中学写作教学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首先中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写作是老师布置的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其次中学生写作内容空泛,阅读量小素材积累不够;写作时难免会陷入无话可说的困境,长此以往,学生只能依赖“想象”“模板”开始编作文套作文,使得中学生的写作千人一面,毫无原创性个性可言。作文不是学生真实情感的展示,而是学生胡编乱造、无病呻吟的演练场。

(二)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对写作教学的定位不够合理;大多中学老师认为写作教学只为应对考试,导致写作教学功利化。只追求分数的写作教学使得学生写作思维僵化,写作情感失真。其次,教师对写作的指导流于形式;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更乐于强调写作技巧,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性的培养,忽略了激发学生主动写作的动机。最后教师对写作的评价方式单一;教师对学生作文的点评似乎有“万能模板”,从字迹工整到内容扣题再到语言优美通顺。在课堂点评时,也仅仅是优秀范文的阅读欣赏。

二、微博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价值

微博在中学生中的广泛使用为微博与教学的结合提供条件,而微博具有的关注、转发、话题、微群、私信和微订阅等功能以及简短精练性、及时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特点,使其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兴趣的丧失是学生写作困难的主要原因。首先,传统的写作教学,学生迫于老师的种种要求和规范,往往是畏头畏尾,言不由衷,使“假空套”成为主流。微博恰恰成为学生释放真情实感的广阔园地,学生可以随时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感,学生最真实的写作动机得以回归,思维空间得以打开,写作的自主性也随之提高。

其次,微博打破了老师是学生写作的唯一读者的现状,互粉的朋友,同学或者陌生人都有可能成为互相交流的对象。学生有了一定的读者群,他们在内心就会产生被真实的肯定及评价的需要。学生一旦有了需求,就有了写作动力,长此以往便会形成主动写作的态度。

再次,教师通过微博的组论坛功能建立起网络学习共同体,可论坛内发表相关的文字或者视频等引出写作话题,学生可以在微博上提前进行了解,并搜集写作素材,在这样相对轻松的氛围中,学生更乐于交流乐于讨论,这样学生写作时也就不会有无从下笔之感。

(二)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源头活水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3]写作离不开生活,离开生活的写作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素材匮乏是主要原因。写作素材不单单在课堂中书本上,更来源于生活。微博丰富了学生生活的世界,改变了学生只能从学校、家庭感知生活的现状,通过微博学生能及时获取各种资讯,将各种资讯筛选整合的过程则需要学生有辨别真假善恶的眼睛和思维,随着学生眼界的不断开阔和思维的不断开拓,脑海中的素材也会逐渐充沛起来。

微博拓展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微博是基于网络的学习平台,网络资源的丰富性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材料。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微博给学生推荐课外阅读资源,学生阅读时可在组建的微群中交流,发表自己感想以及提出问题等,教师也能及时进行阅读方法上的指导。这种以读促写的方式对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有重要作用。

(三)改善单一的评讲模式,实现了多方互动交流

单一的讲评模式只能给学生极其有限的反馈信息,甚至挫伤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微博为实现写作的多元评价和互动交流提供了新平台。一方面,教师可随时对学生作文进行修改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写作。其次,教师通过组建微群分享学生作文,形成学生互评,师生探讨的多方互动交流。微博架起了“作者”与“读者”之间互动的桥梁,实现了多方互动交流,为作文的多元评价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三、结语

微博为写作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将微博应用于写作教学对唤醒学生的写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其发展并未完全成熟,仍存在一些弊端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运用微博进行写作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发挥它的优势,使其能为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开辟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4]刘婵.微博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硕士,2014.

作者简介:鲍慧,女,1992年生,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

(编辑:李艳松)

猜你喜欢

微博中学语文写作教学
何以解忧?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睡眠健康公众叙事研究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