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科一教辅"机制下高中生物自编导引的开发初探
——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一节为例

2016-05-24陈温宇浙江省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浙江温州325000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教辅探究细胞

陈温宇(浙江省温州第二高级中学 浙江温州 325000)



"一科一教辅"机制下高中生物自编导引的开发初探
——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一节为例

陈温宇
(浙江省温州第二高级中学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学习导引的编制是生物教学中重要环节之一。"一科一教辅"制度下,教师应贯彻新课标,形成新型的作业观,努力提升自编导引设计的有效性。笔者在学习导引编制过程中,尝试将其分为学习目标、知识梳理、基础训练、巩固提升、实验探究五部分,整理、归纳疑难点,以点带面,有利于落实基础,减轻学习负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扩散思维、学习探究方法和形成实践能力。

关键词:一科一教辅高中生物自编导引有效策略

一、前言

2013年我国教育部针对教辅问题,要求建立完善中小学教辅材料“一科一教辅”管理机制,全面完成“一科一教辅”新机制的推荐和运行工作。伴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在此大环境中,作业设计应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和培育学生科学素养作为基本宗旨。自编学习导引的设计和使用旨在巩固知识、强化技能、培养能力,以达到学业水平提高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一科一教辅”机制下,高中生物自编导引设计的有效策略

为了改观高中生物存在现成教辅资料内容繁杂,针对性不强等缺点,确保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习惯。教师应按照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结合高中生物课程的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自编学习导引的设计和布置,重点关注功能、形式和要求。下面就“一科一教辅”制度下,以《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一节自编学习导引的开发策略,谈谈自己的想法。

1.依托教材研究,明确学习目标

“生物学科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考查考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程度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科学探究的方法、思维能力、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在认真研读教材、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联系生物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每个章节导引前向学生呈现明确的学习目标。笔者将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一节学习目标和作业要求确立为:

(1)解释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2)说明红细胞和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因。

(3)说明渗透、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4呑)描述细胞胞、胞吐的过程。

(5)尝试排除观察中各种无关因素的干扰,善于发现问题并积极参与讨论,探求新知,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自编导引具有“轻负高质”的明显优势,是课堂教学的巩固、补充和延伸,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来源。因此在开发自编导引时,应多研究教材、课程标准、指导意见,在选题、组题和编题过程中,围绕学习目标,充分结合高考常考主干知识及变化。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命题技巧和能力。

2.利用图表认知,构建知识体系

主要针对本节中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出问题,旨在鼓励学生通过预习解决简单的问题,增强学习信心。学生在自学和完成基础训练的前提下,带着预习的成果和问题有的放矢地进入课堂,以便掌握听课和学习的主动权。

通过完成示意图、概念图、表格等形式,对物质运输方式进行概括和梳理,学生能将预习所得的知识主动地去澄清概念的意义和概念间的关系,然后去建构自己的概念系统。形成纵向联系和横向比较,从而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

3.注重多元整合,突破学习难点

精选课后强化训练,突出核心内容,做到“减时增效”的效果。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设计出高质量多元化的习题,掌握基础知识,巩固基本技能,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图1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曲线图和物质分布示意图

以上例题通过曲线图、模式图的形式检测学生对被动转运、主动转运等知识间联系的理解、抽象知识与具体模式转换的训练,能有效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运用能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获得新知识,捕捉新信息,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使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原理更加形象和具体。

4.运用实验探究,扩大思维容量

在实验探究部分教师可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以及当前生物学发展的热点问题,引领学生在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多角度思考、全方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植物细胞外液的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时,选用水生植物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并作实验假设:如果将其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该小组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1)配制10%、20%、30%蔗糖溶液,分别盛于培养皿中。

(2)从黑藻茎上取下叶片,用吸水纸吸干叶片表面的水分,分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10分钟。

(3)取出叶片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选取3个细胞测量其A、B值(如图A为细胞的长度,B为原生质体长度)。在此基础上,请你参与设计、分析与讨论。

①请设计表格用于记录原始数据,去除最大值与最小值,计算并记录B/A(%)值。

②该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作曲线如右图。请你就该结果作分析并得出结论。

③讨论

a.该小组同学应选用记录表中哪组数据作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如果要说明上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于相应浓度的外界溶液引起,而非细胞本身的原因,你怎么处理实验?

该实验题将所学知识与实验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本质。题中对原始数据的处理采用B/A的值进行分析,启发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转化分析。并通过设计表格、分析曲线图、实验结果及数据,鼓励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此外根据教学进度适时设计和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要求实验方案要完整可行,设置对照组和选定准确的变量,遵循生物实验的基本原则。由封闭性学习转向开放型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反思和展望

学习导引是引领学生巩固知识,发展应用能力,形成问题解决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努力挖掘自编导引的内涵和外延,在减轻学习负担的同时,拓宽学生视野,培养解题的方法和技巧,真正做到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杨婷;关于高中生物作业设计有效策略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 (59).

[2]王俊芳;关于高中生物作业设计有效策略的思考[J];新课程(下); 2013,(08).

[3]耿璐璐;打造个性化课程呈现多样化课堂——例谈高中生物教材重构的几点原则[J];中学生物学;2013,(10).

猜你喜欢

教辅探究细胞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DANDY CELLS潮细胞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潮细胞
细胞知道你缺氧了
Dandy Cells潮细胞 Finding a home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待教辅如初恋
教辅虐我千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