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85例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2016-05-24唐家玉黄宙品何艳黎阳黄秀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临床检验感染

唐家玉+黄宙品+何艳+黎阳+黄秀红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不同临床检验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8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微生物培养法及血清学检验法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学检验1次检验阳性率为44.71%,明显低于2次检验阳性率(P<0.05);微生物培养检测中,咽拭子检验阳性率明显低于痰液检测阳性率(P<0.05);微生物培养检测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87.06%,明显高于血清学检验阳性率(P<0.05);<1岁患儿血清学检验支原体检出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患儿(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中,微生物培养法相对于血清学检验法诊断准确性更高。

【关键词】小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055-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ifferent clinical examination method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 infection in children and its results. Methods 85 cases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85 cases were examined by microbiological cultivation and serological test, and the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first serological test was 44.7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tested for the second time (P<0.05). In microbiological cultivation detection, the positive rate of throat swab tes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sputum detection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mycoplasma pneumonia by microbiological cultivation detection was 87.06%,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y serological test (P<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serological test for children less than one year old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age groups (P<0.05).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examination of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 the accuracy of microbiological cultivation method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erological test.

Keywords:Children;Mycoplasma Pneumonia;Infection;Clinical Examination

肺炎支原体(M.Pneumonia)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 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秋冬时节。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为常见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1],以头痛、咳痰、胸痛、浑身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感染后易引发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病情严重时可致脏器损伤或死亡。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肺部感染性疾病的一种,其临床症状与其他肺部感染并无明显差异,故诊断结果会存在误差。肺炎支原体是传染性、耐药性均强的一种致病菌,若未能及时治疗[2],后期病情很难控制,患儿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的进步,临床检验手段也在不断改进。为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不同临床检验方法对诊断结果的影响,笔者对8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分别给予微生物培养法及血清学检验法进行检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5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3]。分别给予微生物培养检测及血清学检验。其中男46例,女39例,年龄0.5~12岁,平均年龄(3.9±0.8)岁,病程5d至2个月,平均病程(16.24±2.5)d。所有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呼吸系统症状,主要以头痛、咳痰、胸痛、浑身无力等临床症状为主。

1.2方法微生物培养检测,方法如下:采用无菌棉拭子在患儿的口腔、咽喉等部位反复捻转采集标本,将标本放入已经融化处理后的肺炎支原体鉴定培养基中,痰液放置于无菌痰液收集器。将其置于恒温状态(37℃)下的培养箱中,连续培养约24h后,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变化。若颜色由红色转为清亮黄色,则为阳性;若颜色依旧为红色,则为阴性,若呈现浑浊或者絮状等黄色则为无效检测,应重新检测。

血清学检验,方法如下:在患儿入院后第2日早晨,在空腹条件下抽取2ml静脉血,进行离心处理,分离血清,并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M抗体,检测步骤严格依据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若检测值>1∶[KG-*3/5]160,则为阳性;若检测为阴性的患儿,则一周后进行复查。

1.3观察指标观察不同检测方法下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以及不同年龄患儿经血清学检验后肺炎支原体的阳性率差异。

1.4统计分析采用SPSS21.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取χ 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血清学检验下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比较血清学检验1次检验阳性率为44.71%;7d后再次检验时第1次检验为阴性的患儿又检出23例阳性。两次检验阳性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微生物培养检测下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比较微生物培养检测:咽拭子检验阳性率为72.94%;痰液检测阳性率为87.06%。咽拭子检验阳性率明显低于痰液检测阳性率,两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微生物培养检测与血清学检验下肺炎支原体阳性率比较微生物培养检测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87.06%,血清学检验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71.76%,微生物培养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学检验(P<0.05),见表3。

2.4 不同年龄患儿血清学检验结果比较 <1岁患儿血清学检验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患儿(P<0.05),见表4。

3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为儿科常见呼吸道感染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头痛、咳痰、胸痛、浑身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因其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4]。肺炎支原体感染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脑炎、肾炎等一些脏器损伤,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因此,对本病尽早做出准确诊断,可使患儿及时得到有效治疗,改善患儿预后。为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有效的检验、检测方法尤为重要[5]。

目前临床大多采用血清学检验,此方法主要是利用肺炎支原体抗原在固相状态下直接与被检测的患儿血清内肺炎支原体抗体发生反应。该检测方法只需抽取患儿2ml静脉血,故操作简单,对患儿的创伤小,更易于被患儿及患儿家属接受。目前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6]。微生物培养检测法主要在培养基内加入生长因子,加快其中病原微生物分解增殖速度,进而产生大量氢离子,促使培养基内PH值降低,指示剂颜色可随之发生变化,针对颜色变化即可对检验结果做出诊断。该方法也是肺炎支原体鉴定的一种有效检验方法。

本研究中,主要采取了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培养两种检验方法来检测两组患儿支原体阳性情况。其中微生物培养检测肺炎支原体阳性率为87.06%,明显高于血清学检验阳性率。表明,微生物培养检测方法相对于血清学检验准确性更高。这与沈锋等人研究结果相符[7]。此外,微生物培养检测所需时间较短,能有效减少临床确诊时间,使得患儿能尽早接受治疗[8]。

本研究中,通过对比不同年龄患儿血清学检验结果发现,<1岁的患儿支原体阳性率相比于其他年龄段较低,其原因多与1岁以下患儿免疫器官及组织功能发育不全有关[9],被感染后无明显症状、抗体的效价更低,故影响了检验结果[10]。

综上所述,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培养都可以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给予有效的诊断,通过对比显示,肺炎支原体培养具有方便、准确,且可以用于早期检测等优点, 所以微生物培养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准确性更高。

参考文献

[1] 李文松,韩玲芝,李玉,等.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5):53-55.

[2] 楼兰芳,李小兵,张兰青.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血清免疫球蛋白、红细胞免疫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30):385-387.

[3] 何澄,郭慧.不同髋关节置换方法治疗髋臼骨折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对比[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887-2889.

[4] 王敏,康云凯,郑业焕,等.微生物敏感性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25-27.

[5] 胡建国,谢于鹏.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关系的临床探讨[J].国际呼吸杂志. 2012, 32(21):1605-1606.

[6] 王晓斌.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血清学变化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6(36):32-33.

[7] 沈锋,邱辉,王锦霞,等.快速鉴定培养法及直接药敏试验检测小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临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35):350-351.

[8] 梁世业.Autobact全自动微生物分离培养仪在痰培养中的应用[J].临床军医杂志,2013, 41(11):1155-1157.

[9] 陈咏丽,严晓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消化系统损害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 2014, 43(7):863-866.

[10] 金春明,刘广勤,张华艳.ELISA法在检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4(22):3191-3192.

(收稿日期:2016.02.19)

猜你喜欢

肺炎支原体临床检验感染
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的临床检验及感染情况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经支气管镜注射布地奈德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299例临床分析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