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与容忍他人才有自己

2016-05-16理钊

民主与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性本善哈耶克海象

理钊

冬去春来的北极,海冰渐渐消融,北极熊觅食已越来越困难了。饥饿的它,向躺在海滩上的海象群发起进攻。可是,海象皮太厚、牙太砺,北极熊非但未能得手,反而为海象所伤。看到北极熊晃着笨拙受伤的身躯,无奈地离开,在海滩上刨了一个浅坑,伏身躺下喘息,不免对其生出一种莫名的同情。看纪录频道的这一节目时,我忽然在想,我为何会同情北极熊呢?是因为北极熊有着与大熊猫一样的憨态,有着可爱的笨拙么?而海象,臃肿的身躯、丑陋的外表、可怕的獠牙,那一近乎吨重的肉,就该是北熊的最好食物么?稍稍冷静下来,又在想,如果我站在海象立场上呢,那海象就该被北极熊吃掉么?海象为何就不能打败北极熊而生存下来?

生活中的一些事情,不认真去想便大多似行云流水、过眼烟云。可如果要细想,又对自己何以会这样想而莫名所以,比如熊与象的问题。现在想来,人可能不自知,或者无意识,但每个人却总是有一个识与行的立场的。比如我是拥北极熊的,但一定也会有拥海象者,倘使二者来一场辩论,一定是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在这里并没有“谁就应该是谁的食物”这个标准,这个“永恒的真理”,这个“绝对的是与非”,有的只是事实。事实是,海象与北极熊之间这场生存之争,只有体力、本能与运气的较量,结果只有或者海象保住自己的生命,或者北极熊填饱了肚子。它们都在为自己生命的存续而活着。它们所遵循的唯一法则是自然法则。

人,作为这个星球上具有最高智能的动物,是这个世界的命名者与能动者。人在自己生活中,总是要给自己所看到的事物一种判断,为自己要做的行动做一个决策。而这时,常常是你所持的立场决定了你怎样想,怎样做。所以,你的立场决定了你是谁,你何以是谁。

哈耶克主张每一个人在具体时间、地点,对具体事情由自己来决策。而人的一生,是由连续的“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和具体事情”构成的。所以,反过来,当你能够在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对具体事情都由自己来做决策时,你将会是一个完全具有自己决定自己命运权力的人。

对于“让每一个人的识与行都由自己来做决定”这件事,有很多人是不以为然的。因为他们觉得如此以来,这个社会必定糟透了,这样的社会将变得充满倾轧与欺瞒,将难有公平与正义可言。对此,其他地方如何我不敢议论,仅就中国而言似乎是过于悲观了,因为我们奉行了两千多年——现在正被一些学者不但在中国普及且努力地推向世界的儒家学说,是讲“人之初,性本善”的。一个人人“性本善”的社会里,让每一个人依自己立场决定自己的言语与行动,怎么会糟透了?相反应该是一个“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的世界”呀!

其实,这种“糟透了的”悲观论仍然是一个立场问题——所持的只是一种单向视角立场。倘以全面眼光看,即使人性是恶的,当每一个人都在依自己立场来决定自己的言行,所做出的决定即便全是自利的,那么他也会考虑这自利是否行得通,因为他身边每一个人也都在为自己谋。当人人都在为自己谋时,一如刺猬们偎在一起取暖,理智的人便会找到一种规则,即契约精神——在彼此的试探与谈判中,寻求利益平衡,并将这一精神约定为共守的法则。

去年夏天,与一位学者闲谈。我问他:“当今各种议论横飞,难道就不能找到一个共识么?”他说:“人类不能有共识,也不会有共识。”他解释说,一是人各为自利而存,原本就没有绝对的共识;二是如果人类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共识,那么,就必定会有人宣称自己找到了它,掌握了它,就会用一种方式驱动着人们自愿或不自愿地去奔向它。到头来,这个共识就会成为不容任何人质疑的真理,而那个宣称发现它并“掌握”了它的人就会成为人的“上帝”。他说,人类已为此吃了很多苦头了。

我明白也认同他的意思,每个人虽然都有自己立场,但你并不一定能像哈耶克所希望的那样,能够依据这个立场决策自己。可我又在想,造就一个能让每一个人完全依据自己立场决定自己的识与行的社会平台,岂不是也可以成为共识么?比如伏尔泰的“虽然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拼命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再比如胡适晚年曾多次说过的:“我现在才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所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当你能够使用你的立场时,你是否在想着用你的个人立场来“统一”别人立场呢?活跃的社会应当是,只有你尊重、容忍他人立场的存在与使用,你才能拥自己立场。否则,社会将是寂寞与失去活力的。这恐怕也是历史证明了的“共识”。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猜你喜欢

性本善哈耶克海象
浅析个人在哈耶克自生自发秩序中的地位
变色海象
海象的牙&彩雀
《通往奴役之路》
论哈耶克自由观的特征
“人之初,性本善”蕴含的教育管理思想刍议
美强力渲染杀人大兵“性本善”
人性善恶之我见
法治的理论基石:人性论
一切都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