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路径优化的若干思考

2016-05-14康泰然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5期
关键词:路径优化财务预算行政事业单位

康泰然

摘要:财务预算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的核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研究分析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路径优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深入,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对保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看,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觑,正视这些问题并认真研究解决,才能不断优化财务预案算管理体制,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预算管理意识亟待进一步加强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财务预算管理以其自身的性质与特点与单位内部每一个部门、科室的工作紧密相关,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不仅是单位的事情,也是每位员工的事情。但由于传统管理体制机制的影响,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很多人员认为,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我无关,这种意识的存在,客观上对财务预算管理带来的一定影响。财务预算管理作为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作,各部门只有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才能圆满实现财务预算年初各项目标任务。调查发现,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虽然编制了详细的预算方案,但在具体实施中没有真正落实财务预算编制计划,使得财务预算编制方案的意义大打折扣。

(二)财务预算编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财务预算编制工作是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确保财务预算有效执行的基础和前提,高质量的财务预算能够对财务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财务预算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作,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完成。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对做好预算编制工作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预算编制往往只成为财务部门的事情,同时由于单位内部财务部门日常工作繁杂,预算编制时间紧张,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限等,使得对财务预算编制的质量相对较低,内容较为简单,缺乏对全年财务收支状况的科学预判、详细规划与论证。

(三)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执行力度有待加大

经过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行政事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有了很大改进与提高,但财务预算计划和管理制度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财务工作中预算项目经费被挤占或预算支出超出计划编制的情况经常出现,与财务预算中的计划安排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此外,由于部分单位部门在在执行财务预算的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力度不够坚决,导致预算中的部分项目或资金安排的随意性加大,使得财务预算执行脱离正常轨道,财务预算目标责任制执行落实不到位,削弱了财务预算的控制作用。同时,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很多单位的财务预算安排往往落后于项目实施,没有真正发挥出财务预算对项目的控制能力。

(四)财务预算管理监督考核形式化现象突出

财务预算监督考核作为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最后一道屏障,对保证财务预算方案的顺利实施,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虽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推行了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对承担的各项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量化,但总体看,多数单位还停留在粗放式阶段,不能随着经济和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而与时俱进。预算监督管理流于形式,相关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在不同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种监管机制的不完善导致财务预算实际控制作用的发挥大大降低。制度执行不利、监督考核不严,财务管理混乱,对资金安排管理和项目实施都会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造成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对单位的整体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优化的路径选择

(一)加大宣传,提高财务预算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部门要把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的核心范围,单位管理层要采取会议贯彻、岗位培训、部门优化、学习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引导各级各类人员从思想重视起来,从行动上动起来,不断强化财务预算管理意识,并把做好财务预算管理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日常管理考核中。特别是要加大对单位中层以上干部的宣传教育,把做好财务预算管理转变为切实行动。另外,还要加大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形成相互合作,互相监督的密切关系,提升单位员工的整体素质,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二)讲求科学,提高财务预算编制的质量与水平

一是要为编制财务预算方案留足时间,抽调单位的专业技术骨干深入调研,对财务预算编制的数据指标、目标任务、具体规划等做出全面、细致、科学、合理的论证分析,同时,预算编制还要坚持历史信息与未来预测相结合,单位发展实际与国家赋予的财力相结合,提高财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二是坚持科学务实的方式方法,要结合单位实际采用适应新形势,符合单位实际的科学的零基预算法,强化预算编制的可操作性。三是把做好公有资产预算编制作为单位预算编制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要加大对国有资产分类、运行、维护等相关费用的核实规范,使国有资产更好衔接于单位部门整体财务预算编制体系内。

(三)严格监督,加大对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

只有财务预算执行到位,才能使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真正发挥出应有作用。一是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将财务预算指标进行细化量化,按照单位内部不同部门、科室应承担的责任将具体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人员,做到有人抓、有人管。二是建立健全各项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加大对相关制度和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使每项经费都能够按照原先制定的预算实施,保证财政资金效益发挥的最大化。三是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特别是对涉及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专项资金,要对每笔收支情况做好登记记录,建立台账,对项目进展,资金划拨安排投入及时做好跟踪督导,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每一分资金都得到合理有效运用。还要加大对新增国有资产加强监管,对违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程序的坚决不予分配经费,情节严重的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

(四)完善程序,健全财务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机制

一是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国的国情特点与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公益性质,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财务预算考核体系,在建立考核指标体系时应注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社会公益性,在考核对象选择上应以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社会公益项目作为重要指标,对项目实施的内容、程序、目标、推进进度、责任安排等都要做好详细记录,安排专人对项目推进进行跟踪。要根据项目实施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考核计量标准,确保考核的科学性与全面性。二是注重考核方法的科学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不同于企业或其他单位,考核中要坚持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综合实施与具体分析相结合,将考核指标具体分解落实到单位相关人员,并坚持与个人福利待遇、年终评先树优、职务晋升等相挂钩,激发员工的积极性。综合考核作为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考核方式,是指对单位内部各部门、科室、岗位根据实现分配的指标任务在规定时间内的完成状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动态考核主要是指根据单位财务预算事中情况,对财务预算目标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变化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使之与预算情况基本保持一致。三是做好对财务预算考核结果的运用工作。财务预算管理考核结果作为对全年财务预算管理情况与收支情况的总结,对于做好下一年度的财务预算编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财务人员可以结合上年度财务收支状况对其中的预算项目进行适当调整,使项目实施更加科学合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构成,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只有积极行动起来,把做好财务预算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优化财务预算管理结构和工作流程,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与执行度,对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水平,增进员工的财务预算意识,使有限的资源的社会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才能更好的顺应经济发展新要求,提高为民服务水平,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曲艺.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路[J].中国总会计师,2014(06).

[2]刘平.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思路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8).

[3]苑辉.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3).

(作者单位:绥中县财务会计核算中心)

猜你喜欢

路径优化财务预算行政事业单位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新形势下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当前时期下企业财务预算的重要性与对策研究
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办法探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流通体系路径优化策略探讨
山西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路径优化研究
CVRP物流配送路径优化及应用研究
基于意义建构视角的企业预算管理优化路径探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