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衡阳市乡镇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6-05-14伍彬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5期
关键词:衡阳创新

伍彬

摘要:乡镇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和稳定的关键。因此,乡镇工作历来十分重要。衡阳在如何做好乡镇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衡阳;乡镇工作;创新

乡镇是党和国家在农村最基层的一级政府,是党在农村开展全部工作和提高战斗力的基础,是上级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得到落实的重要组织之一。当前,正值经济转型、体制转轨、职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乡镇面临局面更加复杂,发展任务更加繁重,各类矛盾更加凸显,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做好乡镇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主要成效

2015年3月,衡阳市根据国、省有关文件精神并借鉴其他先进省市的成功经验,研究制定并出台了《中共衡阳市委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工作的意见》(衡发〔2015〕7号)。文件自下发以来,各县市区非常重视,组织专题学习,研究部署做好乡镇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

1. 土地流转扎实推进。通过加大奖励力度、培育新型主体、强化社会服务,着力推进“一流转五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启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共流转土地501.66万亩,其中耕地284.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1.83%,65%以上的农户参与了耕地流转,共签订流转合同80.6万份,有效遏制了抛荒。

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衡东县、雁峰区、耒阳市推动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重点扶持和发展种养大户。珠晖区通过“股田”制、集中租赁、企业带动等模式,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土地经营正在逐步由单一家庭经营向多元主体经营转变。

3.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目前耒阳市、常宁市、衡南县、南岳区等4家农信社成功改制组建农商行。石鼓区在城区率先成立“四中心一协会”,搭建了区级融资平台。金融服务“三农”力度不断加大,截止2015年10月底全市涉农村贷款余额达747.28亿元,增长13.04%,较年初净增加42.28亿元。

(二)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

1. 机构整合有试点。衡阳市已开始谋划“一办五中心”整合工作,并在衡阳县、耒阳市、常宁市、石鼓区启动了试点工作。

2. “四权”下放有动作。进一步简政放权,规范清理行政审批和非行政审批事项,把能委托给乡镇办理的事项下放到乡镇。如衡东县把办理低保户、农村补贴等20余项管理权限解绑下放。衡阳县逐步将38项便民服务事项下放到乡镇。南岳区把乡村规划许可审批权限全部委托给乡镇办理。

3. 村级管理有突破。狠抓基层民主建设,强化村级科学管理,在农村大力推行“135”治理模式,并积极建立完善以村级监督为重点的村务监督机制。如雁峰区、南岳区等大部分村已普及“村账乡代管”,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和党风廉政监督员,村级财务不断规范。

4. 合村并乡有推进。衡阳县率先启动和完成合村工作,由原来的892个村撤合并为现在的514个村,撤并率为42%,村干部精简率为37%。祁东县并乡(镇)工作进展顺利,合村工作同步进行。衡阳市将按照全省统一部署,2016年春节前完成合村并乡(镇)工作。

(三)干部管理进一步加强

1. 队伍结构逐步优化。通过公开招录选调生、乡镇公务员、大学生村官等方式,不断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结构,干部队伍结构得到有效改善。同时,“重视基层、注重实效”的用人导向进一步凸显,在调整直属单位主要领导职务时优先考虑具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

2. 干部素质不断提升。通过集中轮训、上派下挂、交流学习、远程教育、微信平台等教育模式,扩大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基层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如衡东县近两年先后选派24名乡镇干部赴浙江兰溪进行挂职锻炼。石鼓区今年组织52名乡、村干部赴常德、深圳、郴州等地学习考察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经验。

3. 干部作风明显好转。2014年以来,针对乡镇干部“走读”现象开展了专项督查。南岳区建立了区委巡查工作制度,对全区基层领导班子成员履职履责情况进行巡查。常宁市群众评议干部的做法已形成长效机制。珠晖区、雁峰区推行指纹打卡考勤制和村干部坐班制。石鼓区实行乡、村两级干部挂牌上岗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衡山东县通过《聚集政风》栏目对店门镇、福田铺乡两个乡镇进行了电视问政,推动乡镇干部作风明显好转。

(四)基层党建进一步的夯实

1. 大力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衡东县、衡山县、衡阳县、珠晖区等下发了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文件,对摸排出来的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每个软弱涣散村(社区)明确一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一名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进行挂点指导,并选派一名“第一书记”进行驻点帮扶。

2. 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对乡镇党委书记及村党支部书记实行党建工作“双述双评”制度,签订党建工作责任状,南岳区推行了“三簿三督一点评”工作模式;珠晖区制定了党建工作问题清单,明确党建任务书、时间表,层层传导压力,层层落实责任。

二、存在问题

在乡镇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构整合进展缓慢

1. 思想上有顾虑。对“一办五中心”的整合,上级部门没有出台可操作性的具体文件,没有统一的整合模式可复制,大部分县市区对机构的整合有畏难情绪,有的还担心与市县机构改革相冲突,都在观望等待。目前,全市除衡阳县渣江镇,常宁市塔山乡,耒阳市三都镇、上架乡,石鼓区松木乡、角山乡开展了“一办五中心”整合工作外,其他乡镇仍然是按2012年乡镇机构改革后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模式运行。

2. 认识上有误区。基层大部分干部认为,如果要设立“一办五中心”,就必须改革财政体制,因为按照(衡发〔2015〕7号)文件的要求,“五中心”的“四权”即人、财、物、事由乡镇党委、政府管理,而乡镇各事业站所财政供养方式不同,若全部整合进来统发工资,财政保障难以到位,并且还会涉及到编制调整、人员定岗等方面的问题,工作难度很大。

(二)“四权”下放亟待规范

1. 省直部门条块干预。一些省直部门经常以项目、资金、考核等名义进行督查,要求县市区必须单设相对应的站所,如省卫计委把单设乡镇计生办作为考核的指标之一。

2. 城区政府无权下放。城区的工商、税务、规划、国土、质监、食药、环保、公安等部门由市直部门直接管辖,城区政府无权下放。

3. 县直部门不愿下放。部分县直部门由于种种原因,不愿下放相关审批权限。如办理结婚证目前仍必须到县区民政局办理,群众意见较大。另外,县直部门担心权力下放后会产生管理失序的问题。

(三)干部管理比较粗放

1. 管理机制亟待完善。各县市区都出台了加强基层干部管理的文件,部分乡镇也制定了相关落实措施,但还不够全面和具体,且在执行过程中流于形式。如大部分乡镇没有制定基层干部的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干多干少一个样。部分乡镇的值班考勤、民情走访等制度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实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三有两评”工作法也未完全落实到位,部分乡镇、村组干部的民情日记记录不详,敷衍应付。民主评议没有动真格,很少触及实质性问题。

2. 交流渠道亟待拓宽。纵向交流通道狭窄,只有乡镇“四大家”主要领导才有机会交流到县级部门工作,乡镇副职的干部交流比较困难。横向交流通道闭塞,县市区不成文地对乡镇按面积大少、交通区位、经济强弱划分为一、二、三类,干部的横向跨类流动除非是提拔重用,否则,基本上在同类的乡镇工作。

3. 作风建设亟待加强。部分乡镇的“走读”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县城周边乡镇的干部“上午上班下午回城”;一些偏远乡镇的干部“轮流上班”;部分乡镇干部的官僚作风比较严重,坐着车子到现场、隔着玻璃看群众;部分农户不认识驻村干部、困难户没见过扶贫队员的问题还存在。

(四)服务能力有待增强

1. 主动服务意识不强。一些乡镇干部久坐衙门当老爷,主动下乡少,主动为群众解决问题少,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上级部门要求的“六代”服务,即代访、代办、代购、代销、代管、代缴,真正做到的乡镇不多。

2. 服务群众的能力不足。部分乡镇、村干部理论政策水平不高,业务不精,能力不强,在处理复杂矛盾的问题上,点子不多,办法不新,导致问题上交,引发群众上访。

三、对策措施

(一)切实深化认识

乡镇处在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第一线,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是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党的组织和国家的政权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基础地位,担负着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推进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和谐、提高农民收入等重要责任。要充分认识做好乡镇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牢固树立重视基层、抓实基础的理念,切实解决当前乡镇工作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坚持问题导向

1. 明确任务。明确当前乡镇工作的主要任务,并结合工作实际,细化工作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制定具体措施。

2. 找准问题。认真对照当前乡镇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科学分析原因,找准关键环节,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3. 精准施策。做好乡镇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同一个问题不同乡镇之间情况可能不一样。要吃透上情、结合下情,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精准施策。

(三)狠抓工作落实

1. 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争取全面完成农信社改制任务,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

2. 加快机构整合。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消除顾虑,制定方案,整合乡镇内设机构和事业站所,整体推进“一办五中心”设置工作,实行“一站式”服务,着力提高乡镇办事效率。

3. 推进“四权”下放。加大行政审批与管理服务事项清理力度。由相应职能部门牵头,根据具体情况列出下放清单,将能下放给乡镇的事项全部下放,依法可委托给乡镇行使的行政权力尽量委托给乡镇,并做好衔接工作,加快“四权”下放工作进程。

4. 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拓宽乡镇干部交流渠道,积极有序推进乡镇之间、乡镇和县市区直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进一步优化工作环境,逐年加大对乡镇的投入,全面改善乡镇工作生活条件,确保乡镇“五小设施”全覆盖、全达标;合理提高乡镇福利待遇水平,严格落实乡镇干部工作补贴;进一步细化乡镇干部目标管理考核,让乡镇干部个个有岗位,人人有责任。

5. 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鼓励乡镇干部在职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乡镇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践工作能力。积极开展乡镇干部“学一技、联一户、解一难”活动,提高乡镇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

6. 加强党建工作。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三有两评”工作法,进一步完善“党建指导员”制度,强化乡镇党建工作考核,扎实推进农村党建工作。

(四)加强督查考评

加强对乡镇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建立定期督查考评机制,建立工作台账,对工作推进情况定期通报。开展对贯彻落实(衡发〔2015〕7号)文件的专项督查,对乡镇工作落实不力、工作滞后的要严肃问责。

参考文献:

[1]尚柏仁.对乡镇工作的几点思考[C].中国创新发展研究文库——走在时代的最前沿,2005.

[2]邓艳红.做好乡镇工作的几点思考[Z].湖南红网,2014-2-12.

(作者单位:中共衡阳市委党校;衡阳行政学院)

猜你喜欢

衡阳创新
衡阳首届茶油美食文化节圆满举行
朝雨闻雁感时
白皮丝瓜品种比较试验
抗战期间衡阻直接损失述要